2025年全國節能宣傳周
定為6月23日至29日,
活動主題是“節能增效,
煥‘新’引領”。
全國低碳日定為6月25日,
活動主題是“碳路先鋒、綠動未來”。
今年是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五周年。五年來,成都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國家、省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系列決策部署,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探索公園城市與能源輸入型城市碳達峰路徑,深入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從頂層設計到具體落實,“雙碳”工作蹄疾步穩,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正加快形成。
01
工業領域節能降碳不斷深入
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累計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68家(占全省35%)、省級綠色工廠149家,入選國家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4年版)2項。實施園區、重點行業節能降碳重點工程,以“一企一畫像”完善電力負荷科學管控方式,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入選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強化源頭管控,做好存量治理,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上馬。
02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成效明顯
緩解城市電源空心化問題,建成投產川西氣田(彭州)項目,全力攻堅“蓉耀工程”專項行動,建成投運迎峰度夏電網重點工程17個,電網安全負荷提升至2040萬千瓦。優化電力系統調節能力,適度超前布局虛擬電廠,上線運行市級虛擬電廠管理平臺,接入子虛擬電廠10家。2023年全市清潔能源占比提升至62.6%,高于全國36.2個百分點。
03
交通運輸綠色低碳大力發展
推進“軌道+公交+慢行”融合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獲批,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增至672公里,中心城區綠色出行分擔率提升至71%,軌道800米覆蓋通勤比重達34%、居全國第二。全面推廣綠色交通工具,推進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105萬輛,建成充換電場站3569座、充電樁29.98萬個。
04
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積極推進
出臺實施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專項行動方案等,成功入選國家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城市。構建以“分揀中心為平臺、回收網點為支撐、現代運輸為紐帶”的回收網絡,2024年改造生活垃圾分類“兩網融合”便民交投點1600個,再生資源回收總量700萬噸。加快推動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產業發展,培育2家有資質的家電拆解企業和2家動力電池再生利用“白名單”企業,2024年全年回收報廢汽車6.4萬輛。推動17個省級及以上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
05
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
出臺美麗成都建設戰略規劃和年度行動計劃,興隆湖、東安湖、白河入選全國及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印發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保護修復大熊貓棲息地6.37萬畝,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增景7萬畝。實施天府綠道“結網成鏈”、城市公園“增量提質”、街道社區“增花添彩”行動,建成各類公園超1500個,天府綠道突破9000公里,成都“城市綠心計劃”獲世界綠色城市大獎。
06
節能降碳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持續開展世界環境日、全國生態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加強綠色低碳宣教。提升“碳惠天府”品牌影響力,注冊用戶突破313萬人,超50萬噸碳減排量實現價值轉化。鼓勵綠色消費,大力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截至今年5月,全市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超600萬件、補貼金額超40億元。積極推進近零碳項目建設,5個“雙碳”案例入選省“雙碳”典型案例,大邑縣探索川西林盤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做法在全國推廣。
下一步,
市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貫徹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
加快推進第二批
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建設,
推動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 來源 | 市發展改革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