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上午,一場聚焦“投資自貿港 共享新機遇”的高規格簽約座談會在海投會會議室(秀英區保利中央海岸海境廣場20層)順利舉行。世界華商聯合總會(簡稱“華商總會”)與海南省投資商會(簡稱“海投會”)與正式簽署合作協議,以“務實對接、項目落地”為核心,開啟雙方資源互通、協同發展的新里程。
簽約:從框架到落地的雙向賦能
此次簽約,以“項目與資本精準對接”為導向,瞄準兩大核心目標:
“引進來”:依托華商總會覆蓋180+國家的全球華商網絡、雄厚資本與人脈資源,推動國際華商資本落地海南自貿港;
“走出去”:借助海投會深耕海南的本地項目資源與自貿港政策優勢,助力海南企業通過華商全球網絡拓展國際市場。
最終目標,搭建“資源?政策”、“資本?項目”、“資源?品牌”等高效流通的國際化對接平臺,建立常態化、可持續的合作機制。
核心機制:“雙向互認認證”破解合作壁壘
為實現深度綁定與資源共享,雙方創新推出“雙向互認認證”機制(簡稱“雙會認證”),從“身份互認”到“資源共享”,為合作落地提供“硬支撐”。
▲專屬機構:成立“海投會世界華商合作委員會”
由海投會牽頭設立常設執行與協調機構——“海投會世界華商合作委員會”,作為雙方合作的“指揮部”,負責項目篩選、信息共享、活動組織及問題協調,確保合作常態化推進。
▲認證權益:身份背書+資源優先
?華商認證入“會”:經華商總會推薦的核心華商成員,自動獲得合作委員會成員資格(如委員、副主席等),并納入海投會戰略合作資源庫/高端人才庫;
?海投會認證入“會”:海投會副會長及以上成員,自動獲得世界華商合作委員會成員資格,并納入華商總會重點合作伙伴網絡/海南聯絡名錄。
通過這一機制,雙方成員將享有身份互認、資源共享、通道優先、信任背書四大權益,提升合作效率。
簽約即落地:首批項目與資源已“對表”
此次簽約不僅是一紙協議,更是“馬上干”的行動宣言:
? 機制落地:正式簽署協議,確立“雙向互認認證”機制,并宣布合作委員會籌備成立;
? 首批對接:啟動經“雙會認證”的成員資源與項目、資本對接活動,力爭達成若干具體合作意向或簽約項目;
?常態化基礎:以合作委員會為載體,明確后續項目篩選、信息共享等長期工作機制;
?平臺宣言:雙方共同聲明,致力于打造“資源與渠道對接、項目與資本對接、人才與平臺對接”的國際化、常態化平臺。
?會議共識:雙方同步明確將于2025年10月20-24日啟動“2025首屆華商投資自貿港(國際郵輪)高峰論壇——投資自貿港·鏈接世界華商”,以國際郵輪為移動載體,推動全球華商與海南自貿港政策、項目、資本的深度互動,為合作機制落地提供首個“實戰場景”。
從發言看“務實”:項目驅動、資源精準匹配是關鍵
座談會上,雙方核心成員的發言緊扣“務實”主題,用“項目”“落地”“效率”等關鍵詞傳遞合作信心——
▲海投會王佳會長:本土優勢與全球視野的雙向錨定
海南省政協委員、民盟海南省委會常委、海投會會長王佳在會上以戰略視角指出:“海南自貿港正以‘世界華商投資新熱土’的姿態,成為鏈接中國與世界的‘超級窗口’——這里實際利用外資連續保持高速增長,既是全球資本的價值洼地,更是華商共享中國開放紅利的戰略樞紐。”
她強調,今日的簽約絕非簡單的合作儀式,而是海投會“立足海南,面向世界”25年發展目標的關鍵跨越——“這是我們邁向國際化的‘快捷鍵’,更是海投會從‘本土服務者’升級為‘全球資源配置者’的重要里程碑。”“未來,海南將以‘中國開放窗口’的身份擁抱世界,而海投會將以此次合作為支點,搭建起會員企業與國際資源、全球市場的直接對話平臺。”王佳最后堅定表示,“我們要讓每一位會員站在國際視野的高地上,抓住自貿港建設的黃金窗口期,實現從‘本土發展’到‘全球躍升’的發展飛躍!”
▲華商總會韓健光主席:用“落地邏輯”兌現全球資源承諾
世界華商聯合總會主席、世界關公文化協會會長韓健光以“實戰案例”開場,“我們曾用78億資金對接推動泰國曼谷鱷魚公園、海南五指山文旅景區落地,靠的不是‘資源清單’,而是‘需求-供給’的精準匹配。今天與海投會的合作,我們同樣以‘落地邏輯’為核心。
第一,做實‘世界華商自貿港服務中心’,系統梳理全球華商的資本、技術、產業需求‘三張清單’,與海南的政策、項目、場景‘三張地圖’逐一對標,通過雙方合作平臺,讓‘引進來’的每一筆投資都精準匹配;
第二,搭建‘海南企業國際拓展聯盟’,依托186國的僑商網絡,為海南貿易、海洋經濟、數字經濟等優勢產業開通‘門對門’出海通道。
第三,立下‘三年之約’,通過‘項目路演+資金對接+政府報備’的閉環機制,未來3年必推動一批標桿項目在瓊簽約落地,用‘項目實景’為自貿港建設注入華商動力。
▲海投會劉吉國主任:用“實體項目”說話,合作空間已打開
海投會常務副會長、運營管理中心主任劉吉國介紹了海投會品牌“消展匯”、美賽爾生科、“牛先聲”供應鏈等近期重點工作。
▲華商總會陳志峰秘書長:執行層“從框架到落地”的關鍵舉措
作為合作執行層代表,華商控股集團首席執行官(CEO)、華商總會駐會常務秘書長陳志峰提出“身份互認+模式創新”雙輪驅動,為兩會合作奠定基礎。
▲海投會常務副會長張大磊:國際金融港定位下的區塊鏈與跨境金融創新思路
海投會常務副會長、金融投資委員會執行主席、京港澳(海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大磊結合海南“國際金融港”定位,探索區塊鏈、跨境金融等創新業務提出自己思路。
會員聲音:“務實賦能”是選擇海投會的核心理由
海投會副會長、海南美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顏凡譯分享道。海投會通過“為企業找通道,為項目找路徑”的模式,讓會員因“項目價值”主動參與,形成“眾人拾柴”的協作生態。
未來已來:共赴自貿港“機遇之約”
此次簽約,是華商總會與海投會合作的起點,更是海南自貿港企業擁抱全球資源的新契機。正如座談會最后達成的共識:雙方將以“雙向互認認證”為紐帶,以“項目與資本精準對接”為抓手,讓會員企業在“有組織、有機制”的體系中獲得安全感與發展機遇,共同書寫“投資自貿港 共享新機遇”的新篇章。
自貿港的機遇,正等待每一個行動者!
參加本次簽約座談的還有華商總會中國區副會長/海投會副會長/海南春輝樂玩旅游服務有限公司CEO奉文桂、世界華商聯合總會海南分會常務副會長劉卓、 海投會會長助理冼可菲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