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A股市場為了保護股民利益收緊,這兩年來港交所這次撿了不少漏,尤其對現金流較差早期融資節奏太快的企業,因為資金鏈和盈利性問題,只能選擇跑到港股上市,這使得A股錯失不少機器人企業。
為了搶救市場,6月18日,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創業板正式啟用第三套標準,支持優質未盈利創新企業上市。將繼續充分發揮科創板示范效應,加力推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且市場認可度高的企業,在無盈利情況下以預計市值40億元門檻上市)上市。
證監會表示在持續抓好“科創板八條”落地實施的基礎上,以設置專門層次為抓手,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推出一攬子更具包容性、適應性的制度改革,著力打通支持優質科技型企業發展的堵點難點,同時進一步加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一方面,設置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在科創成長層的定位、企業入層和調出條件、強化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增加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明確具體要求。另一方面,圍繞增強優質科技型企業的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推出6項改革舉措。
選擇在A股上市,目前以及未來無疑意味著更多可能性,拭目以待第一家借此新政沖擊上市的機器人企業出現。
▍時隔3年重啟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第五套標準在2022年7月后出現實質性暫停,截至目前已經3年時間。
在科創板自2019年設立以來,第五套上市標準(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且市場認可度高的企業,在無盈利情況下以預計市值40億元門檻上市)一直是未盈利硬科技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重要路徑。
第五套上市標準作為科創板制度創新亮點被推出,早期吸引了多家生物醫藥產業公司的使用。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4日共計有39家企業選擇使用第五套標準申報上市。其中,20家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采用第五套標準先后上市。而這20家公司都是在2022年7月之前被受理的。2023年6月20日智翔金泰上市后,采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的未盈利企業的IPO進程進入實質性暫停。特別是監管對“關鍵核心技術”的認定更嚴格,要求企業提供國家級科研背書或產業鏈驗證;同時,強化問詢,聚焦技術商業化路徑和持續經營能力。但在智翔金泰上市后,第五套上市標準進入實質性暫停階段。
今年以來,證監會先后多次發聲表示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
2月1日,證監會主席吳清主席在《求是》雜志刊發《奮力開創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一文,明確提出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之后,又一次重要表態。3月11日,中國證監會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會議指出,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發行上市,穩妥恢復科創板第五套標準適用,盡快推出具有示范意義的典型案例,更好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5月22日,證監會發行監管司司長嚴伯進5月2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用好用足現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積極穩妥實施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推動新的典型案例落地。
如今,在時隔3年之后重啟未盈利企業第五套上市標準。
▍科創板科創成長層是什么
科創板科創成長層是一種對企業更為包容,也能為投資者提示風險的舉措。
(一)科創成長層的定位。科創成長層重點服務技術有較大突破、商業前景廣闊、持續研發投入大,但目前仍處于未盈利階段的科技型企業。
(二)企業入層和調出條件。未盈利科技型企業全部納入科創成長層,調出條件實施新老劃斷。其中,新注冊的未盈利科技型企業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調出科創成長層:(1)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或(2)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存量未盈利科技型企業符合現行取消特殊標識條件的,調出科創成長層。
(三)強化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苿摮砷L層企業股票簡稱后添加“U”(Unprofitable),作為特殊標識??苿摮砷L層企業應當定期披露尚未盈利的原因及對公司的影響,并在公告首頁的顯著位置,對企業尚未盈利的相關風險作出提示聲明。
(四)增加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成長層股票交易,應當滿足科創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其中,投資新注冊的未盈利科技型企業的投資者還應當簽署科創成長層企業股票投資專門風險揭示書,風險揭示書應當充分揭示未盈利企業經營風險及相應的股票投資風險、股價波動風險等事項。
▍科創板6項改革舉措
(一)對于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企業,試點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將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入股達到一定年限、數量、比例等因素,作為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企業審核注冊時的參考,進一步健全市場化精準識別優質科技型企業的制度機制。上海證券交易所建立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認定標準,健全信息披露要求,完善行為規范,加強動態管理,建立“黑名單”制度,嚴厲打擊利益輸送、商業腐敗等違法違規行為。
(二)面向優質科技型企業試點IPO預先審閱機制,進一步提升證券交易所預溝通服務質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或符合其他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業可以在正式申報IPO前,申請證券交易所對申報文件開展預先審閱。相應的,預先審閱過程、結果不公開。完成預先審閱的科技型企業正式提交IPO申報,加快推進審核注冊程序。
(三)擴大第五套標準適用范圍。根據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支持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加大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支持力度。
(四)支持在審未盈利科技型企業面向老股東開展增資擴股等活動。允許在審未盈利企業或其子公司基于持續研發等合理發展需求面向老股東開展股權融資,專款專用。建立不同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與保護機制。
(五)健全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發展的制度機制。提升再融資便利度,優化戰略投資者認定標準。支持上市公司聚焦做優做強主業,吸收合并上市不滿3年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同時嚴格落實限售期相關監管要求。
(六)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市場功能。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品類,將科創板ETF納入基金投顧配置范圍,促進更多中長期資金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研究推出更多科創板ETF期權和期貨期權,為中長期資金提供風險管理工具。
▍證監會回應
至于為何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證監會表示本次改革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重點服務技術有較大突破、商業前景廣闊、持續研發投入大,但目前仍處于未盈利階段的科技型企業,機器人類型企業無疑囊括其中。
設置科創成長層后,現有和新注冊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將全部納入其中。從全球實踐看,科技型企業往往經營業績不確定性大、轉盈利周期長,資本市場服務能不能覆蓋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是市場各方判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標識性因素。
證監會提到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一是有利于進一步彰顯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導向,穩定市場預期;二是有利于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更可控的“試驗空間”,可以試點一些更具包容性的政策舉措;三是有利于對未盈利科技型企業集中管理,便于投資者更好識別風險,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對于在科創板推出以下6項改革措施政策考慮,證監會也予以了回應。
證監會表示第一項是對于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企業,試點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有效識別優質科技型企業,對于提升A股資源配置的精準性,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設立科創板以來,證監會及交易所積極探索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的途徑,開展了不少有益嘗試。本次改革,我們擬借鑒境外市場有關做法,在科創板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希望借助這些機構投資者的專業判斷、真金白銀投入,幫助審核機構、投資者增強對企業科創屬性、商業前景的判斷。為穩妥起步,本項制度僅針對第五套標準企業開展小范圍試點,同時有別于境外市場,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入股情況只作為審核注冊的參考,不構成新的上市條件。
后續,交易所將抓緊細化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的認定標準,明確作為審核參考的具體方式,加強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的行為監管,嚴厲打擊可能出現的利益輸送、商業腐敗等違法違規行為。
第二項是面向優質科技型企業試點IPO預先審閱機制,進一步提升證券交易所預溝通服務質效。調研中,部分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科技型企業提出,為適應外部形勢變化,希望減少在發行上市階段的“曝光”時間,更好保護企業信息安全、技術安全。我們借鑒境外成熟市場的“秘密遞交”制度,并將其作為IPO預溝通服務的一項內容。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在正式申報IPO前,申請交易所對申報文件開展預先審閱。預先審閱階段相關信息不公開,完成預先審閱的科技型企業正式提交IPO申報并公告,證監會及交易所將加快推進審核注冊工作。需要說明的是,企業正式提交IPO申報并公告時,將一并披露預先審閱階段的問詢回復文件。應該說,投資者獲取發行人披露的信息在內容、質量及時間上都是有保證的。
第三項是擴大第五套標準適用范圍,支持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苿摪宓谖逄咨鲜袠藴手饕m用于產品技術復雜、資金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的企業,目前已在生物醫藥領域落地,取得了積極成效。近來,一些在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領域的企業也提出了適用第五套標準上市的訴求。我們將在借鑒生物醫藥領域落地實施經驗基礎上,擴大這套標準適用范圍,更好滿足這些企業的現實需求。
另外,還有三項政策分別圍繞支持在審未盈利科技型企業面向老股東開展增資擴股等活動、健全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發展的制度機制、健全科創板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市場功能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這些舉措主要是著眼于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創新,圍繞調研中各方反映的問題,在融資、并購、投資端等方面,為科技創新提供更高質量的資本市場服務,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對于下一步,證監會表示將組織上海證券交易所及市場有關各方扎實推進各項改革舉措和示范案例落實落地,加強宣傳引導和政策解讀,不斷增強制度吸引力、競爭力,持續提升市場獲得感,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