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截至收盤,滬指漲0.37%,報收3516.83點;深成指漲1.43%,報收10873.62點;創業板指漲1.76%,報收3516.83點。半導體材料ETF(562590)漲0.46%。科創半導體ETF(588170)漲幅0.2%。
隔夜外盤: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0.52%;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漲0.5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75%。費城半導體指數漲0.73%,美光科技跌2.72%,ARM漲2.13%,恩智浦半導體漲1.78%,微芯科技跌0.17%,應用材料跌1.18%。
行業資訊:
1、繼7月15日英偉達宣布對華特供版H20算力芯片恢復供應,另一家算力巨頭AMD(超微半導體)也計劃重啟向中國出口MI308芯片。7月16日,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在第三屆中國供應鏈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表示英偉達的產品正在為當下一大批中國的創新企業和產品提供動力。
2. 據集邦咨詢稱, 2024年中國AI服務器市場外購芯片占比約63%,但到2025年,這一比例預計下降至42%,而中國本土芯片供應商在國有AI芯片政策支持下,預期2025年占比將提升至40%,有望與外購芯片比例平分秋色。
3. 7月17日,英國《自然》雜志網站16日發表文章說,中國人工智能(AI)模型Kimi K2發布后引發轟動,世界迎來“又一個DeepSeek時刻”。中國在6個月內推出第二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表明這一成功并非偶然。Kimi K2在編程方面的表現尤其出色,在LiveCodeBench(一個專門用于評估大型語言模型編碼能力的數據集)等測試中取得了高分。此外,Kimi K2似乎還頗具寫作天賦,在一些專業測試中名列前茅。目前,包括硅谷的開源社區等在內的AI開發者都在熱議Kimi K2。官方數據顯示,其總參數規模達到了萬億級別(1T),不過由于采用混合專家架構,每次任務僅動態激活320億參數,只需調用模型中相關模塊,從而有助于控制所需算力。
首創證券認為,我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仍有提升空間,建議關注半導體設備板塊。在政策支持下,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有望通過橫向品類擴張和縱向技術互補的雙軌整合,加速行業集中度提升與全產業鏈競爭力重構,龍頭企業有望憑借資金規模優勢和產業鏈主導權實現強者恒強。
相關ETF:
公開信息顯示,科創半導體ETF(588170)跟蹤上證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指數,囊括科創板中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細分領域的硬科技公司。半導體設備和材料行業是重要的國產替代領域,具備國產化率較低、國產替代天花板較高屬性,受益于人工智能革命下的半導體需求擴張、科技重組并購浪潮、光刻機技術進展。
半導體材料ETF(562590)及其聯接基金(A類:020356、C類:020357),指數中半導體設備(58.6%)、半導體材料(24.1%)占比靠前,合計權重超82%,充分聚焦半導體上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