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晚,統聯精密(688210.SH)發布可轉債公告,擬募資不超5.95億元,用于“新型智能終端零組件(輕質材料)智能制造中心項目”和補流償債。
細看募投項目,統聯精密有著將重注壓向鈦合金、鎂鋁合金、碳纖維等輕質材料,在折疊屏手機精密轉軸、智能眼鏡等前沿高端消費電子應用的計劃。但這對于市值40億元的統聯精密來說,近6億元的投資無疑存著“豪賭”意味 。
與此同時,公司盈利能力階段性承壓,IPO募投項目延期兩年尚未達產的現實,又與這場瞄準消費電子風口的押注形成鮮明對比。面對未來充滿想象空間的折疊屏手機、智能眼鏡等行業風口,統聯精密能否憑募投項目完成翻身,仍充滿諸多變數。
募投項目瞄準行業風口
根據可轉債預案,統聯精密擬募集資金不超5.95億元,4.65億元用于新型智能終端零組件(輕質材料)智能制造中心項目;1.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總投資6.21億元,不足部分公司通過自籌方式解決。
從募資規模來看,對于當前市值僅約40億的統聯精密而言,這筆投資堪稱“重注”。其中,近八成資金將投向新型智能終端零組件(輕質材料)智能制造中心項目。
公司專項說明中指出,該項目核心聚焦鈦合金、鎂鋁合金、碳纖維三大高性能輕質材料。其目標應用場景指向消費電子領域的大熱領域:折疊屏手機精密轉軸、AI PC高端外殼,以及當下最炙手可熱的AI眼鏡核心結構件。
在消費電子領域,手機在歷經卷性能、卷相機后,卷折疊成為近年來手機廠商的主要方向。根據IDC數據,2023年中國市場折疊屏出貨量達到680萬臺,同比增長114%。盡管2024年折疊屏的出貨量有所降低,但依舊是手機廠商持續發力的領域。
而AI眼鏡則是折疊屏手機后又一市場追逐的熱點。根據中信證券研報,自2024年上半年以來,全球AI眼鏡出貨量增勢明顯,預計2024年全球AI眼鏡出貨量約為300萬臺,2025年或達到1000萬臺。
因此,在投資者平臺上有不少投資者持續追問公司智能眼鏡布局。公司方面表示,“公司持續看好智能眼鏡的市場發展前景,也在積極拓展相關的業務機會。目前,公司在智能眼鏡領域已經儲備了一些客戶資源。公司在能力范圍內已經布局的工藝包括MIM、CNC、激光加工、線切割、精密注塑等,都可以應用在智能眼鏡上,后續將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進行工藝匹配。”
不可否認的是,統聯精密押注的行業方向,均是未來想象力足夠大的行業。但對于市值40億的統聯精密來說,此次6.21億元的重金投向輕質材料技術,有著豪賭的意味,能否成功仍需觀察。
IPO募投項目延期兩年仍未達產
公開資料顯示,統聯精密主營業務是高精度、高密度、形狀復雜、外觀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是MIM產品、其他金屬工藝制品及塑膠產品、模治具及其他。
近年來,公司營收表現亮眼。數據顯示,2022年-2024年間,公司營收為5.09億元、5.62億元、8.14億元,增長明顯。不過,凈利潤和毛利率卻表現呈現波動,近三年凈利潤分別為9490萬元、5877萬元、7463萬元。毛利率三年間下滑4個百分點(42.3%降至38.3%)。
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頹勢漸顯。盡管營收同比增長33.93%至1.74億元,但歸母凈利潤驟降81.31%至274萬元,毛利率進一步下探至31.05%。公司解釋為“客戶需求季節性影響,產能與訂單節奏錯配。”
統聯精密于2021年12月登陸科創板,原計劃募資8.98億元,實際募得8.55億元,凈額僅7.73億元。上市以后,募投項目推進速度較慢。其核心IPO募投項目——“湖南長沙MIM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原定2023年12月建設完畢,延期兩年至2025年12月底。目前,公司已經使用募投資金5.60億元,仍有1.05億元未使用。
對于延期的原因,公司方面表示,該項目整體建筑工程已經竣工驗收完成,尚有部分房屋建筑工程尾款未進行結算,房屋已達到可使用狀態。為保障募投項目實施質量及募投資金使用效率,公司基于謹慎原則,結合市場情況及客戶訂單需求,采取分批采購設備方式,目前處于試運行階段。
IPO項目進度滯后、產能釋放緩慢,這無疑也將為新募資項目的執行力打上問號。(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周健,編輯 | 曹晟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