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悍然轟炸伊朗核設施之后,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奔赴莫斯科,與俄總統(tǒng)普京展開會晤。
如今,美國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已經出現(xiàn),普京當面表示愿為伊朗提供協(xié)助。媒體指出,下一站,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可能要來中國。
6月23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宮當面告知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美以對伊朗核設施的襲擊是毫無根據且無正當理由的侵略,俄方承諾愿為伊朗人民提供協(xié)助”。
這一表態(tài)相當于戰(zhàn)略級背書,尤其當俄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放風,“多國愿向伊提供核彈頭支持”后,俄伊“準軍事同盟”關系浮出水面,美國不由地感到慌張。
如果俄羅斯開始出手,伊朗將能得到多方面的協(xié)助。在武器方面,俄羅斯若能提供進攻型導彈和導彈攔截系統(tǒng),將會讓伊朗在對抗美以時更加堅定。對于伊朗向以色列發(fā)射的導彈,西方國家已經開始懷疑,伊朗的這些先進導彈到底是從哪里來的;
在核領域,只要普京愿意,伊朗完全可以重新構建起一整套核設施,屆時以色列和中東美軍的噩夢將會到來;
在經濟和能源領域,俄羅斯若能夠從里海方向向伊朗提供協(xié)助,確保伊朗油氣還能經過里海出口,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伊朗的經濟壓力。
不過,盡管普京高調表示協(xié)助,俄羅斯自身卻也正遭遇著多重制約。受西方國家制裁的影響,俄羅斯能源出口銳減,在石油出口領域和伊朗堪稱“難兄難弟”;
在俄烏沖突持續(xù)白熱化的背景下,俄羅斯也需要大量的武器,有著不小的軍工缺口。就算俄羅斯有心幫助伊朗,其能提供的支持也相對有限。
值得關注的是,阿拉格齊直言:“美以行動已徹底撕毀核不擴散協(xié)議合法性。”按照最壞的預測,這暗示伊朗或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開啟核武裝,伊朗已經在考慮停止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
就在普京強硬表態(tài)同日,伊朗議會已經同意了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相關事項。我國外交部對伊朗議會“關閉海峽”動議作出關鍵回應。
發(fā)言人郭嘉昆強調,“波斯灣是重要國際貨物能源通道”,中方呼吁“國際社會加大努力,推動沖突降級,防止地區(qū)動蕩沖擊全球經濟”。
當記者追問“阿拉格齊訪俄后是否訪華”,郭嘉昆回復了一句話,中方愿同伊方及有關各方繼續(xù)保持溝通,為推動局勢的緩和發(fā)揮建設性的作用。
可以看到,我國和伊朗之間的交流聯(lián)系不會暫停,如果阿拉格齊隨后到達我國,將不會是多么令人意外的事情。
美國務卿魯比奧已經呼吁我國“勸阻伊朗”,稱中國是波斯灣石油的最大買家。但顯而易見的是,在當前的局勢下,美國作為以伊沖突的當事人,才是最慌張的那個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