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的戚夫人和她的兒子
——新視角讀《漢書》之十五
文/宋玉山
在封建社會,宮廷斗爭十分激烈,而且殘酷無情,很多嬪妃和皇子,下場都很悲慘。歷史上最悲慘的,莫過于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劉如意。
《漢書》記載,戚夫人是山東定陶人,定陶今屬菏澤市管轄,呂后與戚夫人算是老鄉。戚夫人是在劉邦被封為漢王、與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來到劉邦身邊的,那時,呂后正在項羽營中做人質。劉邦對戚夫人一見傾心,十分寵愛,日夜不離,很快生了一個兒子。
劉邦經常把兒子抱在懷里,越看越“類我”,十分滿意,取名劉如意。劉邦無論走到哪里,總是把戚夫人帶在身邊,如漆似膠。后來呂后被放回來了,卻總是留守京城,很長時間見不到劉邦一面,感情日漸疏遠。戚夫人有什么魅力,能得到劉邦長期寵愛呢?固然,年輕貌美是基本條件,但在后宮之中,這樣的美女太多了,戚夫人肯定還有其他過人之處。在這方面,《漢書》沒有說,《西京雜記》卻有記載。
《西京雜記》記載,戚夫人歌唱得好,她唱的《出塞》《入塞》《望歸》等歌曲,委婉動人,如泣如訴,使人久久不能忘懷,有數百名侍婢都跟著學唱。有時宮中舉辦大合唱,戚夫人領唱,眾人齊聲高歌,歌聲響徹云霄。戚夫人舞也跳得好,她特別擅長跳甩袖和折腰的舞蹈,花樣繁多,舞姿優美。戚夫人還會各種樂器,經常撥瑟擊筑,節奏分明,音律悠長。看來,戚夫人具有文藝天賦,這是呂后遠不能及的。
偏巧,劉邦也喜好音樂,會唱歌跳舞和擊筑。戚夫人歌舞時,劉邦經常隨聲唱和,唱到高興時,兩人開懷大笑;唱到憂傷處,兩人愴然淚下。劉邦與戚夫人,是一對情投意合的情侶,而與呂后,更多的是政治伙伴。所以,戚夫人能夠得到劉邦的長期寵愛,就不足為奇了。
能得到皇帝寵愛,是嬪妃們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如果把握不好,也會因福得禍,戚夫人就是這樣。
戚夫人犯的最大錯誤,是公然挑戰太子之位。她利用劉邦對她的寵愛,日夜哭泣,促使劉邦早下決心,廢了劉盈,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戚夫人具有文藝才能,但在政治上卻十分幼稚和天真,遠不是呂后的對手。她不知道,挑戰太子之位,實際上是對封建繼承制度的挑戰。封建繼承制度的原則是立嫡立長,而廢長立幼,是違背祖制的倒行逆施。大臣們反對廢立,并不完全是覺得劉盈賢能,而是要維護傳統的封建繼承制度。
戚夫人也不清楚自己和呂后力量的對比,呂后在朝中勢力很大,而她卻是孤身一人。她依靠的唯一力量,是皇帝,所以,當劉邦改變了主意,她就徹底沒戲了。戚夫人挑戰太子之位不成,反而引發了殺身之禍,而她對這殺身之禍,也缺乏清醒的認識。
劉邦去世,呂后做了皇太后,大權在握,就把戚夫人囚禁起來,剃去頭發,頸束鐵圈,讓她舂米做苦役。此時,戚夫人的性命捏在呂后手中,危在旦夕,戚夫人卻不知利害,反而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兒子身上。她一邊舂米,一邊唱道:“兒子當王,母親為奴,一天到晚舂米,常與死亡相伴。相隔三千里,誰能告訴你?”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此時在趙國為王,但他只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能有什么作為?這是戚夫人犯下的最致命的錯誤,不僅使自己的處境更加危險,而且把禍水引到兒子身上。
果然,呂后聽說后,勃然大怒,惡狠狠地說:“她還想靠她的兒子嗎?那就先把她兒子殺了。”呂后下詔,讓劉如意進京。此時,趙國的相國是周昌。周昌素有耿直之名,又有恩于呂后,所以,劉邦臨終時,派周昌去趙國為相,意圖保護自己的愛子。周昌知道,劉如意一旦進京,必定兇多吉少,便不讓去。呂后派了三次使者,都被周昌攔住了。
呂后怒不可遏,干脆下詔調周昌進京。周昌作為臣子,不能不來。呂后指著周昌的鼻子大罵:“你不知道我恨戚氏嗎?你竟敢不把趙王送來!”面對呂后的淫威,周昌只是磕頭請罪,一句話也不敢說。呂后排除了周昌這個障礙,把趙王順利召進京來,毒死了他。周昌不敢對抗呂后,沒有完成劉邦的重托,心情郁悶,稱病不上朝,三年之后就死了。
呂后殺了劉如意,就對戚夫人下手了,而且慘無人道地把戚夫人制成“人彘”。彘就是豬,人彘,是把人變成豬的一種酷刑,就是剁掉四肢,挖出眼睛,割去舌頭,熏聾耳朵,剃光頭發,劃破臉面,真是殘忍至極,令人發指。遭受此刑的人,一般不會隨即死去,還要在萬分痛苦之中活上幾天。由于此刑太過恐怖殘忍,歷史上有記載的只有兩例,呂后是第一個,另一個是武則天。難怪漢惠帝見到“人彘”后,精神崩潰,斥責他母親說:“這不是人干的事情!”
戚夫人和劉如意被慘殺,呂后固然是元兇,但劉邦也難辭其咎。戚夫人天真幼稚,劉邦可是老狐貍,他什么不懂?劉邦明明知道廢長立幼有失常倫,仍然動了念頭,但又沒辦成,這明顯是把戚夫人母子置于危險境地。劉邦明明知道宮廷斗爭之殘酷,卻對戚夫人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對愛子的保護也沒管用,以至于他死以后,母子倆就像羔羊一樣,任人宰割。
看來,劉邦是愛美人,但更愛江山。后人有詩諷刺劉邦:“誰教玉體兩橫陳,粉黛香消馬上塵。劉項看來稱敵手,虞美人后戚夫人。”意思是說,劉邦和項羽真是對手啊,項羽的愛妃虞美人死了,劉邦的愛妃戚夫人也沒有保住。
戚夫人爭奪太子之位,本身有取死之道,如果一刀殺了她,也不為過。但呂后用如此殘忍的手段虐殺她,這就泯滅了人性,太過分了。所以,呂后在歷史上留下千古惡名。其實,呂后在執政期間,是做過許多好事的,但人們只記住了她的殘暴和狠毒。呂后在慘害戚夫人的同時,也把自己永遠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
這表明: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做絕,不能太過分,否則,自己也同樣會遭受損傷。
【作者簡介】宋玉山,山東沂南人,1956年生,曲阜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中共黨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歷任茌平縣委宣傳部新聞干事,農工部副部長,王老鄉鄉長,縣委辦公室副主任,聊城市委組織部科長,聊城市委辦公室科長,茌平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縣委副書記,聊城市統計局長,聊城市教育局長,甘肅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主任,山東省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省委新聞發言人,山東省人大常委等職。獲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高校特聘教授。2019年退休后,撰寫《新視角讀二十六史叢書》,共13冊、300萬字,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喜馬拉雅平臺將該書以“精讀中國歷史”為題播出,目前聽眾達2.1億人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