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玥湖之畔書香裊裊。6月29日,江門鶴山市舉辦“書香五邑 江門讀書日”暨鶴山市“玫瑰書香”讀書分享會,浙江省作協副主席、浙江傳媒學院教授魯引弓做客鶴山,與300余名職工一起探討閱讀與寫作如何成為成長的雙翼。
魯引弓,中國著名作家、資深媒體人,曾用20年記者生涯深耕社會紀實,從《小別離》到《小歡喜2》,他始終以手術刀般的筆觸解剖教育迷思,作為“中國教育四重奏”系列的核心創作者,他擅長將新聞現場的銳度與文學敘事的溫度熔于一爐。
閱讀:以他人經驗滋養自我內心
“我們為什么要看小說?”魯引弓開場便拋出了一個問題。他指出,看小說實際上就是“代入”,看看不同的人都在以哪種邏輯思維在思考,自己的思維就多了一個維度,就不會太“我執”,碰到生活中的困境,會多一點智慧。
閱讀能給大家帶來什么?“閱讀首先能讓自己安靜下來。”魯引弓說,現在大家都太忙了,生活節奏太快了,無形中有無數的KPI壓迫著大家,“這種時候閱讀會讓你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你會讓自己安靜片刻。”
“閱讀還會讓你心里多一念溫柔。”魯引弓舉例道,比如管孩子做作業時釋放心靈魔鬼的媽媽,她看過《小舍得》這個電視劇后,她在管孩子做作業的那一刻,可能便不會對自己的孩子釋放心里的魔鬼。
在如今這個充斥著大量碎片化信息的時代,閱讀能幫助讀者過濾碎片、養成邏輯。魯引弓表示,邏輯需要一個生成的過程,每天接受碎片化的信息,影響了一代中國人邏輯的生成,“要閱讀一定量、有長度的東西,讓我們生成邏輯。”
“選擇創業這條路,我覺得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我每寫一段故事,我就魂穿到別人身上,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魯引弓指出,閱讀能以他人的經驗滋養自我的內心。每個人只能過一種人生,但是閱讀的過程中,大家會“魂穿”到另一個人身上,代入他們的思維去看待、去破解社會問題,來豐富、滋養自己的內心。
創作:介入當下,提煉生活
如何寫好一個故事?魯引弓指出,真正打動人心的故事必須兼具對現實的深刻介入和對人性的精準把握。從“大趨勢中的人”到“關系糾結中的人”,好故事總能捕捉時代痛點,成為社會情緒的晴雨表。在創作技巧上,他認為寫好故事的核心攻略是對當下的介入感、對生活的提煉感、對彼岸的穿透力、慧眼和表達技術,寫作需要在獨到視點、精準判斷和溫暖表達之間找到平衡,讓文字既富有思想深度,又能引發讀者共鳴。
創作“中國教育四重奏”系列時,魯引弓深度介入當下,高度提煉生活。他在采風中發現“沉默的共謀”,超過60%的受訪家庭存在“餐桌冷戰”——父母與孩子每日對話不超過10句,且70%內容與學習有關。他認為,“教育要對孩子的幸福負責”是一句空話,因為家長所有決定的理由都是為了孩子的幸福,然而許多孩子都是作業堆里的留守兒童,家長只關心考第幾名,可能意識不到什么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所有家庭問題都源于不傾聽。
教育的內核實際上是親子關系。高中生涯如同題海中的幻影,其不真實性在步入大學后特別突出,當分數不再是唯一標尺,多元差異逐一顯現,當“你只是個平凡人”成了事實,該怎么辦?父母得接受孩子成長并非一步到位,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只有一點小歡喜,那就是一家人在經營親子關系之路上攜手并進。他提出“覺悟,是一條成長路”。
魯引弓強調,快樂與自由比黃金更珍貴,讀書本該隨心而行,“書中自有黃金屋,每本書都是通往不同人生的門徑,讓我們得以汲取他人的智慧,滋養心靈,從而增強內在的力量。”而寫作則是閱讀的延伸,通過“一個意象、一個理念”的構思,到“寫寫寫”的堅持,最終完成思想的淬煉,“無論是作為讀者還是寫作者,我們都能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成長的方向和力量。”
互動交流:
零敲碎打難以完成創作
“在工作、成家之后,您是怎么擠出時間進行創作的?在以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創作方面,您有沒有什么好的經驗?”在活動最后的交流互動環節,有讀者向魯引弓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工作之余如何擠出碎片時間來創作,其實我一開始沒有這樣的覺悟。”魯引弓回憶起自己創作第一本小說《姐是大叔》時的經歷,他說,那時候忙于媒體工作,沒有時間創作,“但是在那一刻,我擋不住地想表達對生活中一個問題的自己的見解,所以便試著寫了這本小說。”魯引弓說,對他而言,寫這樣的小說如果把時間拖得很長,可能寫一半就不寫了,“所以我寫《姐是大叔》的時候,連續了幾個晚上就把它寫完了。”
魯引弓指出,生活中很多朋友也是這樣,擠時間去寫一個作品,其實是寫不完的、寫不了的,必須下定決心盡快把它寫完,才有可能完成。魯引弓表示,作品的完成度是很重要的,“對于很多日常生活中有一份工作的作者、寫作愛好者來說,如果你是零敲碎打地去填補一個故事或作品,有時候恰恰沒有很好的完成度。”
“所以在座各位如果想要進行創作,無論是創作作品,或是創作短視頻、小紅書,零敲碎打有時候不一定做得成。”魯引弓建議,要完成一個作品,要追求完成度,最好迅速把它做成,越快越好。
分享會現場,讀者們紛紛在微信推文下分享參與活動的感想,其中10位優秀留言讀者獲得了魯引弓親筆簽名的新書《小歡喜2》。一位年僅4歲的小讀者獲得了特別準備的“小小書友”獎。
余韻悠長書不盡,暗香浮動月黃昏。分享會最后,魯引弓寄語所有文學愛好者:“寫作就像種花,需要耐心澆灌,更需要用心感受。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文字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小歡喜。”
此次活動由中共鶴山市委宣傳部、鶴山市總工會、鶴山教育工會、沙坪街道總工會主辦。據了解,近年來鶴山市總工會加強對玫瑰書香讀書會的指導,舉辦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努力讓職工感受到閱讀的力量,激發職工的閱讀興趣和自我提升的動力,讓書香成為職工的精神底色。
采寫:南都記者 劉繼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