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盛夏的仙源鎮清晨,當薄霧穿過層巒疊翠、綠意蔥蘢的山林間,帶著重慶方言的談笑聲在空氣中流淌,三五成群的游客身著輕便薄外套,踏著歡快的步伐,朝著云霧氤氳的民宿走去,就此開啟了他們在仙源鎮22℃的清涼盛夏之旅。
仙池納里。稅會靜攝
位于習水東部的仙源鎮,距重慶主城僅需兩個半小時車程。這里平均海拔1400米,夏季平均氣溫22℃,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其成為重慶、四川等高溫城市居民向往的天然清涼港灣。
步入饒家大院避暑山莊內,負責人饒建中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間。“接待高峰期馬上就到了,客房清潔、特色食材準備,每一項都不能馬虎。”饒建中一邊安排工作一邊介紹道。山莊擁有168個床位,老顧客的預訂電話已陸續打來,為了給游客提供更貼心的食宿體驗,山莊特意根據不同地區游客的飲食習慣,精心打造特色廚房,確保每一位客人都能品嘗到合心意的美味佳肴。
鵝卵石路面的休閑小徑。稅會靜攝
為了迎接旅游高峰,保障旅游季的良好秩序,仙源鎮提前謀劃,組建了服務提升、信訪維穩、交通保暢等8個工作專班。各專班分工明確又緊密配合,形成強大的監管服務合力,從點滴細節做起,全方位提升旅游軟硬件水平,只為給游客營造安心、舒心、放心的度假環境。
“我們聚焦游客需求,全力保障蔬菜、肉類、水產品等農特產品的市場供應。”仙源鎮人大主席宋仕濤介紹,“在集鎮和仙池納里新增了兩個農貿市場,還與縣供銷社合作打造農特產品交易市場,大力推廣習水醬酒、土城苕絲糖等特色產品。”
天泉。稅會靜攝
仙源鎮最有特色的當數成立的“候鳥”黨支部。通過“黨組織核心引領、黨員骨干帶動、游客共同參與”的社區化管理新模式,“候鳥”黨員們化身游客身邊的“貼心管家”,穿梭于林間民宿、溪畔涼亭,與本地社區干部、志愿者密切協作。他們主動收集游客需求,及時處理水電維修、醫療咨詢等日常事務,還精心策劃各類文娛活動,讓仙源鎮的每一個盛夏夜晚充滿歡聲笑語。
“我們推行領導干部帶隊包保地產項目和民宿的制度,幫助解決招客、證照辦理、食品安全等實際問題。”宋仕濤說,這種包保機制將責任明確到人,確保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
涼亭、噴泉與兒童設施兼具,是放松身心的寶藏地。稅會靜攝
引客來,更要留得住。為此,該鎮統籌兼顧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六要素”,依托天池、溶洞、石林等得天獨厚的自然奇觀,打造了AAA級天池濕地公園、兒童游樂園、生態療養基地等多元化旅游項目。同時,該鎮已建成8個避暑旅游地產項目,發展鄉村民宿325家,提供床位10046張,并新增4個停車場、約500個停車位。游客在享受清涼的同時,也能獲得優質便捷的服務,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這座充滿魅力的黔北小鎮,正以其獨特的清涼與熱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避暑度假。據預計,這個常住人口僅2.8萬的集鎮,今夏單日接待游客量最高峰將達12萬人次。(何小露、稅會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