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集了宮廷建筑、江南園林、神話景觀、歐式建筑多種藝術風格,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有多美?
世界技能博物館將于今夏重磅推出《圓明園數字展·記憶中的技藝》,市民可以來上海楊浦濱江,在“數字真實”中走進“復活”的圓明園,圍觀匠人“技能點”,在數字人的講解中開啟一場時空穿梭之旅。
記者實測,在約20分鐘的體驗過程中,通過數字化效果、數字人的講解、行進式的體驗,有一種現代科技與古代科技的對話感。
宮殿園林+數字人講解,有一種古今對話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的技術亮點之一就是數字手段的運用,現場市民可以體驗“水法重現”互動游戲,修復十二獸首水利工程;圓明園的匠心畫卷上能查詢到古建筑行當里流行的“八大作”;還可以在“聯想·如果它還在”中體驗AI人臉融合與圖像生成技術的互動拍照,生成自己的清宮人物肖像。
記者感受到,最重磅的就是“重逢·夢回圓明園”的VR體驗項目,運用了先進的VR大空間技術,采用全球最先進的三位聲場+真實環境觸感+大空間追蹤技術LBSS,實現了1:1還原歷史古跡、真實行走探索和全感沉浸交互的豐富體驗形式。
在VR體驗項目中,記者體驗到圓明園鼎盛時期的宮殿、園林與生活場景,并能與虛擬場景中的各種元素進行互動,比如觸摸文物、打開門窗、翻閱書籍、與數字人郎世寧展開跨時空交談等。
遺址公園被數字手段“復活”了!
《圓明園數字展·記憶中的技藝》分為“朕的圓明園”“園林設計法”“建造的秘密”“如果它還在”“夢回圓明園”五大篇章。其中前四篇章為展覽展示區,第五篇章為VR體驗區。在“夢回圓明園”篇章,沉浸式大空間VR體驗將讓觀眾親眼目睹圓明園鼎盛時期的真實場景,以數字手段“復活”遺址公園,并面向公眾展示。
作為達到毫米級精度對圓明園的“復活”的展覽,如何確保虛擬場景與歷史真實性的高度吻合?上海風語筑數字文博研究院院長、總策展人黃自圓表示,
本次展覽整合了圓明園管理處與中央美術學院圓明園研究中心近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史料研讀、圖紙分析、專家協作,為數字手段“復活”圓明園提供了權威的史實參考。比如“重逢·夢回圓明園”篇章就結合了中央美術學院圓明園研究中心提供的3D建筑數據,進行1:1數字化復原;再如“探求·建造的秘密”篇章,結合《圓明園匠作則例》這部珍貴的典籍史料,對圓明園的建造過程與工匠檔案進行了細致的呈現。
聚焦“被歷史隱去的建造者”,展現匠人“技能點”
在全國各地的博物館中,不乏“圓明園”主題的相關展覽,那么本次《圓明園數字展·記憶中的技藝》有什么區別于同主題展覽的獨特之處?
世界技能博物館策展負責人屈佳楠表示,
這次展覽是我們“一技至臻”主題臨展品牌中的全新之作,對圓明園的展出,更多側重于對技能的傳承、弘揚和創新。圓明園作為集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其歷史分量舉足輕重,但在本次展覽中,我們邀請大家共同暢游的圓明園絕非簡單的歷史回顧,更是對其中所蘊藏的中華巔峰建造技藝的深度復原和創新詮釋。
記者了解到,此次展覽在視角上突破時間敘事順序,聚焦“被歷史隱去的建造者”,以工匠視角解碼建造秘密。觀眾可以通過一手史料、互動游戲、數字典籍等,從建筑過程、建筑材料、匠人工種等與“技藝”相關的獨特視角,例如藝術繪畫師、建筑屋面工程師、室內軟裝設計師、建筑結構工程師等,通過大屏互動,市民可以在看到其背后的“技能點”。
本次展覽于7月3日在世界技能博物館一樓正式開展,開放至10月12日,運營時間9:15-17: 00,每周一閉館,每日16:30 停止入場,市民可通過“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購票預約。VR體驗單人票98元,優惠票88元,每組最多4人,建議約上小伙伴一起穿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