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的東西固定了,不長了!"2024年4月26日,在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舉辦的抗癌明星交流會上,來自黑龍江的劉阿姨激動地分享著自己的抗癌經歷。這位手捧自制手工花的東北阿姨,用四年時間書寫了一個關于堅持與希望的抗癌故事。
術后晴天霹靂:多發結節出現
時間回到2018年5月,劉阿姨被確診為右肺腺癌。當月9日,她接受了右肺中葉切除術。術后病理確診為腺癌,但好在定期復查一直未見異常。然而,命運的考驗在兩年后降臨——2020年5月29日的CT檢查顯示:左肺下葉出現13mm結節,左肺上葉有12mm磨玻璃結節。更令人擔憂的是,9月3日的復查又發現右肺下葉結節灶,縱膈肺門還有三個淋巴結腫大。
"那個時候感覺特別渺小無助,好像天都塌了。"回憶起當時的心情,劉阿姨仍心有余悸。面對這個情況,家人帶著她遠赴北京求醫。專家給出的建議是:"可以考慮放化療,但要評估身體承受能力。"
艱難抉擇:放棄化療選擇中藥
身高雖高但體型消瘦的劉阿姨,身體狀況并不樂觀。常年手腳冰涼、食欲不振,讓家人對放化療的副作用充滿顧慮。"我們擔心她的身體承受不住。"經過慎重考慮,家人決定嘗試中醫治療,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專家的認同。
在了解到中醫腫瘤專家袁希福的治療案例后,劉阿姨一家看到了希望。"看到那么多患者被治好的病例,我們就下定決心試一試。"2020年9月8日,劉阿姨來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開始了中藥調理之路。當時的她渾身無力,說話稍多就會胸部疼痛、氣短,還伴有夜間咳嗽等癥狀。
中藥調理見奇效:結節"固定"不再增長
令人驚喜的是,服用中藥一個月后,劉阿姨的食欲明顯改善,飯量增加,飲水也多了。隨著持續用藥,咳嗽咳痰癥狀逐漸消失,大便變得規律,體力也明顯增強。最讓她自豪的是,有一天她連續步行四小時后,回家還能做飯。
2020年12月4日的復查結果令人欣慰:右肺上葉磨玻璃影無變化,肺門淋巴結有所縮小,左肺鈣化點也見縮小。醫生特別指出某些結節"不用管",這個結論讓劉阿姨一家松了一口氣。到2021年3月復查時,醫生更是告知病灶穩定,建議將復查間隔延長至四五個月一次。
四年堅持終獲回報
四年來,劉阿姨始終堅持中藥調理,醫院的主管醫生也會根據她的身體狀況及時調整藥方。2024年春天,她特意從黑龍江趕到河南,帶著親手制作的手工花參加抗癌明星交流活動。"頭半年到一年左右復查時,就發現里面的東西固定了,不再變化。"劉阿姨在分享會上動情地說,"身體狀態、精神狀態越來越好,這給了我特別大的信心。"
如今,劉阿姨的案例不僅給了其他患者希望,也印證了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中的獨特價值。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在抗癌道路上,有時候需要另辟蹊徑,而堅持與信心往往能創造奇跡。正如劉阿姨所說:"只要不放棄,就一定有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