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astland
頭圖|視覺中國
2025年6月22日,特斯拉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在德州指定區(qū)域啟動內(nèi)測。用于測試的20輛Model Y搭載FSD 13系統(tǒng)。但在馬斯克心目中,未來Robotaxi的核心載體是無方向盤和踏板的Cybercab,他希望2027年有百萬輛無人出盤車上路。
6月23日凌晨(周一),馬斯克通過社交媒體進行了官宣,股價當天白飆升8.23%。但隨后兩個交易日跌掉了所有漲幅。說明市場對馬斯克的故事有重重疑慮。
近年來,特斯拉核心業(yè)務(wù)疲軟,銷量上不去、新車出不來、利潤在縮水,F(xiàn)SD訂閱收入增長極為緩慢。至于人形機器人,Model 2/Q、Cybercab銷量不及預(yù)期、4680電池量產(chǎn)拖了幾年,投資人憑什么相信Optimus能迅速量產(chǎn)、撐起特斯拉的萬億估值?
Model Y和FSD 13都是現(xiàn)成的,拿來搞Robotaxi測試,喚起投資人對“打開萬億級出行市場”的憧憬,馬斯克貌似打出最后一張牌。
根據(jù)陸續(xù)傳出的消息,Robotaxi內(nèi)測狀況頻發(fā):誤入對向車道、突然急剎、在路口或六車道路中央讓乘客下車、打左轉(zhuǎn)向燈卻直行……由于坐副駕的安全員及時接管,沒有造成事故。
樂觀地說,Robotaxi打開“萬億級出行市場”是遠水不解近渴。悲觀地說,馬斯克已經(jīng)沒牌了!
銷量失速的根源是創(chuàng)新能力衰退
特斯拉交付量從快速增長到失速:
2017年,特斯拉交付首次突破10萬輛、同比增長36%; 2018年,交付24.6萬輛、同比增長138%; 2019年-2023年,增速持續(xù)回落,但保持在兩位數(shù)。2023年,交付181萬輛、同比增長37.7%; 2024年.交付179萬輛、同比下降1.1%;其中Q1、Q5銷量分別下降8.5%、4.8%; 2025年Q1,特斯拉約33.7萬輛、同比下降13%。
2025年4月,特斯拉在全球市場“敗退”——在中國下降6%、在德國下降46%、在英國下降62%……
特斯拉交付增長乏力的原因顯而易見:
第一,主打車型Model 3/Y迭代不及時、消費者審美視疲勞。2016年上市的Model 3,直到2023年才推出改款(不是換代);2019年發(fā)布的Model Y,直到2025年1月才推出改款(不是換代)。 第二,價格更親民、潛在市場更大的車型遲遲拿不出手。2020年9月,馬斯克聲稱“三年內(nèi)推出”比Model 3/Y定位更低的車型(尺寸縮小15%),但發(fā)布日期一推再推。
特斯拉創(chuàng)新能力已然大不如前。Model 3/Y升級換代都成問題,人形機器人有多少勝算?
2025年2、3月,多個信源聲稱Model Q將于6月25日正式發(fā)布。看來特斯拉打算用一款定價低于Model Y的SUV提振銷量。
2025年5月22日,小米發(fā)布對標Model Y的Yu 7。
6月23日,馬斯克發(fā)出Robotaxi內(nèi)測消息。效果不錯,沒人想起Model Q。
6月26日,公布了Yu 7售價:25.35萬(標準版)至32.99萬(Max版)。據(jù)小米官方透露,開放預(yù)定3分鐘,大定突破20萬臺。
特斯拉Model Q出不來,Model Y又被“抄了后路”。至少在中國市場,Model Y的好日子結(jié)束了。
盈利能力被碾壓
1)整車銷售毛利潤率跌破10%!
2017年,Model 3大規(guī)模交付前,特斯拉單車均價、成本分別為高達8.2萬美元/輛、6.5萬美元/輛;
隨著Model 3/Y放量,特斯拉單車均價一路下滑,但毛利潤率卻節(jié)節(jié)攀升,充分展現(xiàn)規(guī)模效應(yīng)。
到2021年,交付量是2017年的9倍。盡管單車價格降至4.7萬美元/輛,毛利潤率卻攀升到25.9%。
2023年、2024年,因銷量滯漲、價格戰(zhàn)影響,毛利潤率先后跌破20%、15%兩個重要關(guān)口。
2025年Q1,整車銷售收入129.3億美元、成本114.6億,毛利潤僅14.6億美元,毛利潤率11.3%。但實際情況更糟:
特斯拉將FSD(Full Self-Driveries)訂閱費列為“遞延收入”,在整車銷售中確認。例如2025年Q1,“整車銷售”收入中,包括2.58億美元FDS收入。
若剔除FDS影響,2024年及2025年Q1,特斯拉整車銷售毛利潤分別只有13.22%、9.5%!
2022年,比亞迪汽車銷售毛利潤率20.4%,比特斯拉低5.8個百分點。2024年,比亞迪汽車銷售毛利潤率22.3%,反超特斯拉高9.1個百分點。
下圖以特斯拉、比亞迪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為基準,計算單車價格指數(shù)、單車成本指數(shù)和單車利潤指數(shù),清晰原還了兩家公司盈利能力的“南轅北轍”(以2022年為基準是因為比亞迪在這年3月停產(chǎn)燃油車,此前的數(shù)據(jù)意義不大):
特斯拉
2022年,特斯拉銷售單價5.12萬美元、單車成本3.78萬美元、單車毛利潤1.34萬美元;
2024年,特斯拉銷售單價4.05萬美元,價格指數(shù)79.1,也就是說售價降了20.8%;但成本指數(shù)高達91.6,只降9.4%;售價降得多、成本降得小,2024年單車毛利潤5930美元、毛利潤指數(shù)44.2。
與2022年相比,2024年售價降1.06萬美元、成本只降3200美元。時隔僅兩年,特斯拉每賣一輛車就少賺7470美元毛利潤,約合人民幣5.3萬元。
比亞迪
2022年,比亞迪銷售單價18.2萬元、單車成本14.5萬元、單車毛利潤3.7萬元;
2024年,比亞迪銷售單價14.5萬美元,價格指數(shù)79.6,降幅20.4%與特斯拉“神同步”;成本指數(shù)77.7,降了22.3%;單車毛利潤3.2萬元、毛利潤指數(shù)87.1;
與2022年相比,2024年比亞迪銷售單價降3.7萬元、成本降3.2萬元、毛利潤減少5000元。因分母(2020年9月,馬斯克聲稱“三年內(nèi)推出” Model 2。再三推遲后,計劃用2025年上半年推出)降更多,毛利潤率反而提高到22.3%。
2024年,特斯拉交付數(shù)僅比2022年增長36.2%,單車毛利潤卻下降了56%(毛利潤指數(shù)44)。最終,整車銷售毛利潤總額下降近40%。即從2022年的176億美元降至2024年的106億美元(約合756億人民幣)。
2024年,比亞迪交付數(shù)比2022年增長139%,單車毛利潤下降12.9%。最終,整車銷售毛利潤總額增長108%。即從2022年的662億增至2024年的1377億。
2022年,特斯拉整車銷量毛利潤是比亞迪的1.8倍,2024年僅為比亞迪的55%,從遙遙領(lǐng)先到被碾壓,間隔只有兩年!
2)再度成為“賣碳翁”
2020年,特斯拉首次扭虧為盈,凈利潤達8.6億美元。但這一年出售碳排放配額收入達15.8億美元,相當于凈利潤的183%。扭虧全靠賣碳,說特斯拉是“賣碳翁”很貼切。
2021年-2023年,特斯拉盈利能力爆棚。“賣碳”收入雖然微漲,占凈利潤的比例卻一路降至2023年的12%。
2024年,凈利潤同比下降51.7%,賣碳收入占比提高到38.6%。
2025年Q1,凈利潤4.2億美元、賣碳收入5.95億美元,相當于凈利潤的141.7%。特斯拉再度成為“賣碳翁”。
特朗普再次上臺后,美國能源政策出現(xiàn)重大變故,特斯拉的“賣碳生意”存在變數(shù)。
FSD想象空間遠沒有想象得大
如果給特斯拉的擁躉分層,看中銷量的早已離去,重視盈利能力的正在猶豫。對銷量、利潤都不甚敏感、堅信“特斯拉未來靠智駕賺錢”的是核心層。
前面講過,特斯拉取得FSD訂閱收入后先計為資產(chǎn)負債表中的“遞延收入”(Deferred revenue),屬流動負債。
2021年,特斯拉交付93.6萬輛,期內(nèi)FSD遞延收入增加8.47億美元;確認FSD收入3.66億美元、占整車銷售收入的0.8%、相當于整車銷售毛利潤的3.1%;
2022年,特斯拉交付131萬輛,期內(nèi)FSD遞延收入增加11.8億美元;確認FSD收入5.8億美元、占整車銷售收入的0.9%、相當于整車銷售毛利潤的3.3%;
2023年,特斯拉交付181萬輛,期內(nèi)FSD遞延收入增加12億美元;確認FSD收入6億美元、占整車銷售收入的0.8%、相當于整車銷售毛利潤的4,4%;
2024年6月,特斯拉宣布將美國市場FSD選裝價格從1.2萬美元降至8000美元。在此之前,訂閱價格已經(jīng)從每月199美元降至99美元。
大幅降價后,全年智駕訂閱增加13.4億美元;確認FSD收入11.9億美元、占整車銷售收入的1.6%、相當于整車銷售毛利潤的11.2%。
訂閱收入已經(jīng)到手,只需按規(guī)則逐季從“遞延收入”中確認營收即可,所以財報中對未來12個月FSD收入的預(yù)測相當準確。
FSD用戶從特斯拉車主中轉(zhuǎn)化,保有量越大,訂閱量就越大,未來可從“遞延收入”中確認的營收越多。
2023年之前賣出的不算,我們從2023年Q1年起:
2023年Q1,季度交付42.3萬輛,未來12個月可確認FSD收入為6.79億美元; 2023年共交付181萬輛,未來12個月可確認FSD收入為9.26億美元; 2024年Q1,季度交付38.7萬輛,加上2023年銷量,五個季度累計交付近220萬輛,但未來12個月可確認FSD收入?yún)s降至8.48億美元; 2025年Q1,季度交付33.7萬輛,加上2023、2024年銷量,九個季度累計交付393萬輛,未來12個月可確認FSD收入進一步降至7.8億美元。
2024年,特斯拉確認FSD收入不到12億美元。研發(fā)費用45.4億美元,假設(shè)30%用于智駕,那么FSD收入連研發(fā)費都賺不回來。
2025年可確認FSD收入只有區(qū)區(qū)8.4億美元。即便在規(guī)則允許的限度內(nèi)多確認,F(xiàn)SD收入也很難超過2024年。
400萬輛保有量不少了,轉(zhuǎn)化10億美元FSD收入都難,連研發(fā)費都賺不回來。特斯拉萬億美元估值有一半是FSD撐起來的,泡沫很大。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構(gòu)成任何投資建議!
你對當前的投資市場有哪些疑惑?
目前作者Eastland的粉絲群正在招募中,他可謂是財報解讀方面的專家,本篇是他第1066篇上市公司的分析文章,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加入彤師粉絲群,與他直接溝通~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20073.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