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近期,中美這頭才簽完那份關鍵礦產出口的"諒解協議",特朗普那邊就按捺不住計劃著要訪華了,還要帶上一票美國商界大佬們來談筆大生意。
可協議墨跡都還沒干透呢,特朗普這次為何急的和火燒屁股一樣呢?
雖然6月初,中美的確在倫敦舉行了為期兩天的談判,為解決日內瓦談判的分歧。但6月27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卻單方面表態,中美已就實施《日內瓦關鍵礦產框架》達成補充諒解,對14類中國輸美稀土產品啟動“快速通關通道”,涉及永磁材料、鏑鋱氧化物等高附加值產品,但強調“需中方同步解除半導體原材料出口核查”。
這份所謂的“諒解協議”,聽著好像中美要展開什么大合作,但實際上主要還是圍繞著美國取消對中國的貿易反制,中國同意向美國出口稀土展開。
而對于這份“諒解協議”,中方一直突出的是臨時性、雙向約束性,就連商務部通稿都強調“需雙方共同落實”,僅同意合規企業優先審批,堅持“技術限制與礦產貿易脫鉤”。
但是呢,美國白宮記者會時,卻單方面營造“已完成交易”的輿論氛圍,要求稀土直通美國企業。這誰更著急,一眼就能看出。
其實這操作的好,本來是個雙贏的局面,畢竟協議剛爆出,股市就跟著有所回轉,上周四道瓊斯指數漲了2%,我們的A股也跳到了3%。而美國稀土加工商Molycorp的股價甚至一周暴漲40%,因為市場都以為中國要回放寬稀土出。
但誰承想協議墨跡還沒干透,特朗普就按捺不住,并且還被爆出要帶數十名美國企業的高管來中國,想必到時高通、蘋果這些深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的巨頭估計也不會缺席。而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事出反常必有妖。
美國為什么這么急呢?還不是因為美國內部的經濟已經有點遭不住了。
畢竟看數據,特朗普上臺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6月的報告就點破防了,2025年頭幾個月,中美貿易戰火重啟,互加關稅鬧得人心惶惶,1到5月期間,中美貿易額暴跌22%,全球GDP被拖了0.5%的后腿。而如今美國通脹率更是反彈至4.1%,國債飆到35萬億美元了,失業率還卡在4.2%不動彈。
此外,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6月份的報告,美國98%的稀土永磁依賴中國,特斯拉4680電池量產因釹鐵硼短缺被迫延期。并且,對等關稅的90天暫停期,7月9日就要到期了。
對此,特朗普能不著急嘛?這些他挖的坑得填啊!2024大選,特朗普是贏了,但根據皮尤研究中心6月民調,支持率現在才52%,趕在2026年中期選舉前,特朗普要是不搞點亮眼成績,后面這位子坐不坐的穩就另說了。
但不管美國說的怎么天花亂墜,我們都要記住,中美只是達成了臨時的“諒解協議”,并不算正式的。而且關鍵爭議點并沒有解決,美對華加征的301條款關稅還是維持原狀,涉及芯片等尖端技術出口禁令也依舊沒有被取消。所以美國急美國的,我們只要按兵不動就行,畢竟我們手里王牌可不少。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我國稀土及相關產業鏈,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上的,要怎么出口我們說了算;其次,我們從螺絲釘到衛星的核心產業鏈全在中國自己手里捏著,不怕誰突然斷供,新能源產業鏈我我們從電池原料到整車制造也全打通了,歐洲車企追著簽單,美國想繞過中國發展新能源,看看特斯拉新廠推進的速度就懂了;最后就是全球最大消費金礦,我國 十幾億人的巨大消費市場擺在這兒。
而美國這番操作無非就是營造他們已打通中國稀土瓶頸氛圍,安撫國內汽車與軍工巨頭,挽救越來越差的經濟。順便試探試探中國態度,為談判加籌碼,若想讓美方放寬高科技限制,中國就必要需在稀土上加碼讓步。
但不好意思,這出戲,中國不陪你們演,除非美國能拿出實實在在的誠意和行動。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美方正擬特朗普訪華計劃,帶上數十名CEO” 環球網:中方依法審批管制物項出口,美方相應取消對華限制措施,中美確認倫敦框架細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