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鎮安縣科技和經濟貿易局會議室座無虛席。家福樂超市的優選運營主管王經理在筆記本上疾速圈出“絕對化用語禁用清單”——這場由鎮安縣司法局組織的培訓,將晦澀的法律條文轉化為電商運營的實操指南。同一時刻,國投天運建設公司的工地圍擋旁,新安裝的法律風險提示欄反射著陽光,上面清晰標注著安全生產環節的“刑事風險邊界”。
三天前的國企法治講座上,縣司法局分管負責人的宣示在會議室回響:“敬畏之心不可缺,作風建設不止步,國企擔當做表率!”建筑行業五大刑事風險防線的剖析,讓在座的項目經理們繃緊了神經。
當法治成為可操作的工作手冊,這座秦嶺腹地的小城正悄然生長出更富韌性的市場生態。
2025年,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攻堅年”的號角聲中,這個陜南山區的縣城交出了一份創新答卷:通過監督、普法、服務三維聯動,讓法治從抽象原則變為企業看得見的生產力。
精準把脈監督:“四個聚焦”破解企業痛點
翻開鎮安縣司法局的工作日志,一組數據揭示著涉企行政執法監督的攻堅力度:41份涉企案卷深度評查,揪出12項程序瑕疵;7件有效執法投訴移交督辦;1件案件線索移交紀委,16件免罰輕罰案件為企業減負近60萬元。
這些數字背后,是司法局2025年推出的 “四個聚焦”行政執法監督專項行動,直指企業最急最難的問題。
在陜西帝辰建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會議室,一場特殊“問診體檢”正在進行。司法局工作人員與企業代表圍坐長桌,逐條梳理合同糾紛處理困境。“以前遇到工程款拖欠只能干著急,現在有了法律顧問團支招,我們維權有了底氣。”企業負責人感慨道。這樣的場景在15家走訪企業中反復上演,300余份調查問卷化作精準普法的導航圖。
行政執法監督的“瞭望哨”設在12345熱線后臺。司法局工作人員定期篩查涉企投訴關鍵詞,一條反映“多頭重復檢查”的工單引發追蹤。經核查,某加油站短期內竟迎接了6個部門的安全檢查。司法局立即啟動行政執法協調機制,推動建立“綜合查一次”清單。
“案卷是執法質量的鏡子。”司法局執法監督負責人班股長指著評查報告解釋。在對應急、林業等5個部門的案卷抽查中,7份適用法律錯誤的處罰決定書被當場“揪出”,9份整改意見書隨即發出,要求執法單位建立自由裁量權實施細則。
系統布局普法:法治護航的立體網絡
走進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五員”法律服務團的展板格外醒目。這支由律師、調解員、公證員等組成的專業隊伍,今年已接待企業咨詢150人次,辦理公證67件,其中13件通過“容缺受理”機制為企業搶回商機。
“法治防護網”在縣鎮村三級鋪開。在云蓋寺鎮法律服務工作站,調解員老張剛成功化解一起茶廠合同糾紛。“雙方僵持半年,我們厘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違約責任條款,當天促成和解。”他翻開的登記簿顯示,涉企矛盾調解成功率達92%。
制度環境的優化更為關鍵。司法局牽頭清理規范性文件時,某部門“限制外地建筑企業投標”的條款被廢止;在合法性審查的23份政府合同中,10余條有違公平競爭的內容被修訂。“每個條款都關系企業生死。”負責審查的徐股長舉例說明,“曾有一份園區協議約定‘稅收不達標收回土地’,經修正調整為梯度扶持措施”。
執法溫度在細節中彰顯。某食品廠因標簽印刷瑕疵錯誤面臨處罰,市場監管部門啟動“輕微速罰”程序:企業立即召回產品,員工參加法規培訓,最終適用首違不罰條款。“這減負不僅是經濟賬,更是信任賬。”司法局張忠賢局長表示。
按需滴灌服務:量身定制的法治套餐
六月的鎮安,兩場特色法治活動勾勒出普法供給側改革的軌跡。
在縣屬國企天運公司的“法治強基”行動現場,法律專家孔祥龍律師用腳手架坍塌案解析重大責任事故、“物資采購拿回扣觸刑律”的警示案例,讓采購部人員倒吸涼氣。司法局分管負責人提出的“三條鐵律”,被制成卡片壓在員工辦公桌玻璃下。
相隔兩條街的電商培訓則充滿“實戰”氣息。抖音特產店主小陳展示著新學的證據鏈管理術:“現在發貨全程錄像,簽收單增設雙人驗貨欄。”他手機里存著剛領取的《廣告禁用詞手冊》,“‘鎮安最低價、最好吃的板栗’這種話術再不敢用了”。培訓的隨堂測試卷上,90%參訓者答對了“全網最低價”的違法性判定。
普法形式在田間地頭煥發新生命。在達仁鎮茶園,普法員用茶農方言解讀《象園茶地理標志保護規定》;快遞網點里,漫畫版《快遞暫行條例》貼在分揀區醒目位置。“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已覆蓋85%行政村,童話磨石溝民宿經營者老劉通過考核后,主動為6間客房補辦了公共衛生許可證。
在物流冷鏈中心的新版簽收單投入使用首日,負責檢驗流程的李主管特意觀察操作流程。當快遞員與收件人共同在“外包裝無破損”欄簽字,并用手機上傳視頻存證時,他長舒一口氣——這組動作將商品損耗爭議率壓降了七成。縣司法局法律服務大廳的電子屏滾動顯示著實時數據:企業法律咨詢熱點從“如何應訴”轉向“怎樣合規”。縣公證處副主任方銘浩指著曲線圖分析:“去年合同公證咨詢量30%,今年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公證咨詢量同比翻番,說明企業開始專注創新賽道。”
秦嶺山間的云霧漸漸散去,鎮安縣政務服務中心的法治營商指標監測屏亮起綠燈。在縣司法局會議室內,新一批涉企執法監督員聘書正在封裝,將送往電商協會和建筑行業協會。(通訊員 辛恒衛 徐光明 侯興華)
責任編輯:任行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