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17歲離家,20歲就成為了一名單親爸爸。
那時,他不過是一名失意的街頭歌手,與剛滿四個月大的女兒相依為命,生活可謂是陷入極度困境。
而這一切,都是拜他的前妻楊娜所賜。
在遇到現任妻子朱梅之前,刀郎一直過著居無定所的流浪生活,邊走邊唱,他的歌聲就和他的經歷一樣滄桑。
年輕時候的刀郎,也有著太多的后悔。
01
羅林,即刀郎,其父身為文工團的舞美設計師,其母則是一位資深的舞蹈演員,此外,他還有一位表哥,在縣文化館專事音樂作品的創作。
刀郎尚在小學就讀期間,便時常協助表哥謄寫樂譜,并非無償,每完成一張便可得五毛報酬。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刀郎漸漸感到乏味,畢竟他對這些樂譜一竅不通。
表哥趁工作之余,向他傳授了如何解讀樂譜的方法。在掌握了其中的訣竅后,刀郎深感震驚,他未曾料到,這些看似簡單的音符串聯起來,竟能化作動聽的旋律。
當父親又一次帶他前往文工團游玩之際,他對那里的電子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纏著那里的演員請求指導他彈奏。然而,沒有人料到,刀郎在音樂領域擁有極高的天賦,別人只需稍加指點,他便能依據樂譜斷斷續續地彈奏出來。
隨后,在表哥的勸導之下,父親特意為他購置了一臺電子琴;在學習過程中,刀郎漸漸對流行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彼時的刀郎尚未養成戴帽子的習慣,他與眾多少年一般,叛逆之心極強,不聽從任何人的話語,尤其是對哥哥,兩人之間的關系已經變得如同水火不容。
那時,刀郎的兄長交了一位女友,他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這位女友身上,這導致刀郎感到極度的失落,因此他想出了給哥哥制造麻煩的計策。
他不知從何處得知,哥哥的女友曾有過眾多前任,于是便在父母面前有意散播她的是非,言辭之間,竟然添油加醋,繪聲繪色。
父母聞言勃然大怒,強迫哥哥與女友斷絕關系,與此同時,刀郎在一旁冷眼旁觀,幸災樂禍。
可緊接著,就出事了。
哥哥與父母爭執激烈,情緒激動地離家出走。母親欲外出尋找,卻被父親阻止。
“讓他走,有本事一輩子也別回來。”
母親無奈,只得每晚都將門敞開入眠,唯恐兒子深夜歸來,然而,哥哥離去后便再也沒有回來。
因為他出車禍去世了。
哥哥離世后,刀郎深感內疚,時常懊悔自己為何沒有對哥哥更加體貼,他們之間的矛盾與紛爭其實自幼便已埋下伏筆。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刀郎自小便隨哥哥生活。然而,哥哥僅比他年長五歲,根本不具備照顧人的能力。每當刀郎頑皮不遵時,哥哥所能想到的應對方式,唯有用力地揍他。
長久以來,哥哥逐漸成為了刀郎心中最難以接受的存在,無論哥哥做什么,他總是喜歡與哥哥唱反調。
直至哥哥離世,刀郎方才豁然開朗,他開始回憶哥哥對他所做的一切善舉,他年幼時不愿進食,哥哥便一勺勺地喂他,他行走困難時,哥哥步履維艱地背他回家,每次他在外面惹禍,父親揮動皮帶抽打他時,哥哥總是挺身而出擋在他的面前。
自那以后,刀郎對戴帽子的興趣日益濃厚,他總是將帽沿壓得極低,以此獲得更多的安全感;此外,他在家中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那就是在夜間入睡時,總是將門敞開。
02
刀郎懷揣著進入四川音樂學院的夢想,然而那時該校并未開設流行音樂演奏課程,這促使他萌生了外出深造的念頭。然而,失去了一個兒子的父母,又怎能忍心讓他孤身一人去遠方冒險呢?
高二那一年,刀郎對音樂的狂熱已經讓他無法自制,于是他給父母留下了一張字條,決定離家出走,在字條上他這樣寫道:
“我去追求音樂夢想了,不要找我。”
父親心情急躁,大兒子如此,小兒子亦然,他對刀郎能否成才并無過高期望,只祈求他能平安無事。
刀郎年紀輕輕,僅有17歲,他身負吉他,足跡遍布多個地方,諸如西安、西藏、重慶、成都等地,都見證了他的行走。然而,他年紀尚幼,維持生計對他來說,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為了維持生計,刀郎曾在建筑工地上辛勤勞作,又在餐館里擔任過服務員。只要能賺取收入,他愿意嘗試任何工作。他也曾多次去面試酒吧或歌廳,希望能成為那里的樂手,然而,卻遭到了拒絕。
最終,刀郎又回到了內江在一家娛樂場所打工,同時刻苦學習鍵盤演奏技藝。經過不懈努力,兩年時光的磨礪,他終于獲得了某歌舞廳的青睞。
刀郎在此結識了許多志趣相投的友人,并攜手打造了一支樂隊。彼時,他最大的愿望便是率領樂隊走遍祖國各地進行巡演。然而,這終究不過是青春歲月中的一場狂想。不久后,樂隊因缺乏觀眾、資金等問題而宣告解散。
樂隊雖已解散,然而刀郎卻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在歌舞廳的舞臺上,他被那里的經理發掘出了歌唱才能,經理覺得他的嗓音極具特色。自那時起,刀郎便開始了歌手生涯,并投身于音樂創作之中。
刀郎的歌聲帶有沙啞的質感,其中蘊含著歲月的痕跡與純真的氣息。他的歌曲風格與他的個性相呼應,既直接又樸實無華。聆聽他的演唱,仿佛是在聆聽一則故事,直抵人心,因而吸引了眾多粉絲的喜愛。
在這些粉絲中,就有剛剛離婚的楊娜。
楊娜,一位舞者,年齡上比刀郎高出整整八載。她開銷頗大,喜好在夜店中暢飲至醉。每當刀郎在舞臺上放聲歌唱,她便安靜地坐在下方,全神貫注地聆聽。
楊娜性格直率,情感表達坦率,不拘泥于小節,這樣的個性迅速吸引了刀郎的注意。她成為了刀郎音樂道路上的首位知音,兩人談論音樂時,刀郎驚訝地發現,她對音樂的領悟甚至超過了他自己。在這種背景下,刀郎對楊娜曾經離異的經歷也毫不在意。
為了取悅楊娜,刀郎將所有收入悉數用于購置禮物,邀請她共進餐食,并陪她外出游玩。即便身處熱戀之中,楊娜對刀郎僅是一名駐唱歌手、并無積蓄、更無房產的事實并不介意。
兩人確立關系后,刀郎將楊娜帶回家中向父母介紹,然而父母卻堅決反對他們的戀情,在他們眼中,兒子怎能選擇一個比自己年長8歲且有過婚姻經歷的女性呢?
03
刀郎與楊娜結緣不久,楊娜便傳來了喜訊,懷上了孩子。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好消息,刀郎的父母也只能接受這門親事。
楊娜懷孕后便暫時擱置了工作,家庭的經濟來源便全靠刀郎獨自支撐。然而,刀郎僅是一名駐唱歌手,每月的收入頗為有限,遠遠不足以支撐楊娜的日常開銷。
刀郎對楊娜的關愛無以言表,他甚至愿意犧牲自己的飲食,只為了攢錢給楊娜購買美味佳肴,幫助她補充所需營養。起初,楊娜對此心存感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漸漸對刀郎的收入水平產生了不滿。
十個月后,楊娜迎來了一個女兒的誕生,家中因此增添了額外的經濟負擔。刀郎不得不緊縮開支,過起了節儉的生活。然而,楊娜向來花錢如流水,對于這種苦日子實在難以忍受。她曾勸說過刀郎放棄音樂事業,轉而尋找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但刀郎對此并未采納。
刀郎正愈發賣力地歌唱,他全心全意地渴望為妻子和女兒營造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然而楊娜卻在內心深處開始策劃,思考著如何擺脫刀郎的束縛,去追尋她心中所向往的生活。
女兒僅四個月大之際,楊娜毅然決然地作出了決定。她利用女兒與刀郎沉睡的時機,輕手輕腳地起身穿上衣物,隨即將一張事先寫好的便條放置于桌面上。
“我走了,不要找我,你給不了我想要的生活。”
拂曉時分,刀郎被女兒的啼哭聲驚醒,睜開眼的一剎那,他察覺到楊娜已不在身邊,緊接著,他看到了桌面上那張紙條。望著饑餓中啼哭的孩子,刀郎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在出租屋的門口,眾人目睹了這一不常見的場景:一個年僅二十歲的年輕人正手忙腳亂地安撫著孩子。刀郎注意到了周圍人投來的奇異目光,于是他再次將帽檐向下壓低。
刀郎動員了所有親朋好友,共同協助搜尋楊娜。經過三個月的不懈努力,終于傳來了楊娜的消息。她通過信件向刀郎傳達了一個信息,請求他耐心等待八日,并承諾屆時會給刀郎一個明確的答復。
此刻,刀郎對楊娜的情感依舊深沉,他堅信既然楊娜讓他等待,那么必然存有重圓的可能。然而,僅僅8天之后,楊娜再次失去了聯系。
經過一段時日的等待,楊娜終于再次露面,她遞給刀郎的,竟是一份離婚訴訟的協議書。她心中清楚,刀郎斷不會與她離婚,因此才選擇了這種方式。
自與楊娜解除婚姻關系后,刀郎的情緒愈發脆弱,音樂成了他生命中的唯一慰藉。他日復一日地將自己封閉在房間內創作歌曲,凝視著女兒,靈感迸發,寫下了《孩子她媽》這首歌曲。在吟唱之際,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孩子她媽,你且聽我言,那回你離去后,我內心充滿了恐懼,淚水止不住地流淌,你知道嗎?
你若能歸來,便是晴天,我們便無需再分離。不論他人情面如何,只緣于我們的小寶貝,孩子已長大成人,甚至能喚一聲“媽媽”。
可刀郎一聲聲的呼喚,并沒有讓楊娜心軟。
04
1993年,刀郎將女兒托付給了父母照料,自己則扛起吉他,重新踏上了漂泊的征程。他邊走邊歌,歌聲中既有自己的故事,也有他人的故事。在這座無人相識的城市中,刀郎體驗到了久違的輕松與愉悅。
1994年,刀郎踏足海南海口,很快便在一家小酒館開始了駐唱生涯。在那短短數日之間,他被這座四季如春、風景秀麗的城市深深吸引,萌生了在此長久居住的念頭。
刀郎在此地結識了眾多人士,并交到了不少志趣相投的友人,然而,與他最為投緣的,無疑是朱梅。
朱梅,這位來自新疆的歌手,與刀郎有著相似的經歷,同樣是流浪在音樂道路上的藝人。巧合的是,她們在同一家酒吧擔任駐唱,相隔數桌而坐,相互凝視。當刀郎放聲歌唱時,朱梅便會閉上雙眼,沉浸在音樂之中;而當她上臺表演時,刀郎則會目光如炬,默默注視著她。在刀郎的眼中,朱梅的身影顯得格外溫柔,令人陶醉。
在朋友的促成下,他們確立了戀愛關系。當時,兩人的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約會時,他們要么漫步沙灘,觀賞日出的美景,要么攀登山頂,仰望繁星閃爍的夜空。刀郎不善言辭,拿起吉他便即興演唱。朱梅從他的歌聲中,不僅感受到了深情,還體會到了歲月的沉淀。
刀郎坦言:“我曾經歷過婚姻的破裂,撫養著一個女兒,我一無所有,無法為你提供優渥的生活,你真的愿意繼續與我相伴嗎?”
朱梅深情地嘆道:“無論貧窮還是困苦,只要能與你相伴,我便覺得幸福無比。若你不介意,我甘愿成為你女兒的母親,將那份久違的母愛重新歸還給她。”
刀郎,年方二十有六,淚水奪眶而出,宛如孩童般無助。他緊緊地擁抱著朱梅,口中不斷吐露著感激之情,對朱梅給予他的庇護之家,表達由衷的謝意。
若刀郎能擁有一個溫馨的歸宿,又有誰會心甘情愿地踏上漂泊之路呢?刀郎之所以選擇流浪,不過是為了尋得一處安放心靈的港灣,而如今,他終于找到了那片歸宿之地。
與朱梅確立關系后,刀郎打算帶她返回四川的家鄉,然而朱梅卻陷入了遲疑。原因在于,那時她的母親不幸患病,朱梅既擔憂母親的安危,又難以割舍與刀郎的深厚感情。
刀郎洞察了朱梅的遲疑,于是堅定地選擇與她一同遷往新疆安家。那壯麗的長河落日、遼闊無邊的草原、雪峰倒映的天池,這等波瀾壯闊的自然景觀,令刀郎深受觸動,他心中的雜念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初入新疆,刀郎與朱梅的生活頗為艱辛,他們棲身于僅十幾平方米的陋室,日常飲水則是每瓶五元。“下崗大曲”,可他們一起吟唱著的,卻是最美麗的風景,和最浪漫的情歌。
重拾信心后,刀郎立志在此地開創一番新天地,于是著手創建個人工作室;眾多好友也紛紛伸出援手,朱梅更是不惜降低身份,向親戚借款相助;在朱梅的大力支持下,刀郎的事業逐漸步入正軌。
05
1997年,刀郎與朱梅喜結連理。婚后,朱梅便安排刀郎返回四川故鄉,將女兒接至身邊。多年之后,刀郎如愿以償,與女兒重聚。更令他欣喜的是,不久后朱梅又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盡管刀郎在事業上并未取得顯著成就,但他的生活卻愈發美滿幸福。
在2002年的那個冬天,刀郎與朱梅攜手,領著她們的兩個女兒,踏著紛飛的雪花漫步,盡情地沐浴在大自然的恩賜之中。行人們絡繹不絕,不知是誰,在人群中輕聲說道:
“這是今年的第一場大雪。”
這句言語觸動了他,刀郎歷經多地,目睹過無數場大雪,然而與心愛的人共同經歷“共沐雪霜,白首不離”卻是頭一回。于是,他不顧一切,急忙返回工作室,一口氣創作出了《2002年的第一場雪》。
歷經兩年的精心雕琢,刀郎在2004年成功推出了個人首張音樂大碟。在這張專輯中,不僅收錄了《2002年的第一場雪》這首歌曲,還有眾多其他精彩作品。《情人》等歌曲,而且還有《沖動的懲罰》,
成名之際,眾多粉絲紛紛猜測,這首歌或許是刀郎為前妻楊娜所作,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對于刀郎而言,楊娜早已成為過往云煙。
2013年,刀郎在舉辦完“謝謝你”全球巡演落幕之后,他便從公眾視野中完全消失,將所有的關注力都轉移到了音樂創作以及家庭生活之中。
刀郎如今早已擺脫了往昔的困境,他不僅為妻子和女兒購置了寬敞的別墅,還擁有了豪車,使得整個家庭享受到了更加美滿的生活。
盡管生活中出現了一些變動,但他與朱梅之間的情感卻始終如一;在他品味那每瓶僅售五元的廉價酒時,朱梅總是默默地在一旁支持著他;而今,他事業蒸蒸日上,朱梅依舊不離不棄,默默守護在他的身旁。
如果沒有朱梅的陪伴,或許就沒有刀郎的今天。
今年7月,刀郎以一首《羅剎海市》強勢歸來,時隔十年,誰還敢輕蔑地嘲諷,認為刀郎的歌曲缺乏審美價值,那些歌曲原本是為農民所創作的。
刀郎聲名鵲起之際,傳聞其前妻楊娜試圖與他重修舊好,尋求復合,然而卻被刀郎婉拒。至于此事的真偽,暫且不表。
然而時至今日,楊娜目睹了刀郎現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恐怕內心深處早已悔恨不已,她曾辜負了一個如此優秀的好男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