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于泊升
在泉城濟南的大街小巷,交通運輸的脈動正隨著城市發展的節拍跳動。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深入貫徹中央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將學習教育與交通事業發展深度融合,在“知行合一”中勇擔時代之責,書寫了以學習教育引領交通高質量發展的篇章。
機制筑基 問題導向
構建學習教育“全鏈條”
學習教育啟動之初,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黨組便吹響“集結號”,召開專題部署會議,層層壓實責任,加強分類指導,87個黨支部依托“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載體,第一時間完成學習教育啟動部署,讓學習熱潮在基層黨組織迅速升溫。
為確保學習教育有序推進,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印發《關于在全局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的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構建起“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基層黨組織協同抓的工作格局。工作專班通過定期調度、抽查學習情況,及時轉發上級學習提醒。
在學習領悟環節,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將學習教育納入理論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全年計劃,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良好氛圍。領導干部帶頭舉辦讀書班,黨員干部通過線上自學平臺,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實現學習“不斷線”“全覆蓋”。
數據是最好的印證: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學習活動,領導干部帶頭學、黨員干部全面學、廣大黨員緊跟學的格局已然形成,學習教育成為全體交通人的“必修課”與“常修課”。
找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充分運用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審計監督、市民服務熱線等“多棱鏡”,全方位掃描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深入剖析,形成9項問題清單,逐一明確問題表現與整改措施,并實行動態更新,確保問題查擺“不留死角”。
整改落實是學習教育的“試金石”。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堅持突出制度的剛性約束作用,針對“八小時以外”監督盲區,制定《“八小時以外”監督管理規定》《家屬聯系制度》,將黨員干部管理延伸至八小時以外;為根治形式主義頑疾,出臺《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方案》,讓工作人員輕裝上陣。
與此同時,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扎實開展“回頭看”,通過抽查文件傳達情況、檢查參學群體覆蓋度等方式,對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進行排查,確保不留盲區、不存死角,推動各項工作要求精準落地。
黨建賦能 民生為本
“雙輪驅動”解民憂提質效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堅持“開門辦交通”,將學習教育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緊密結合,聚焦出租車行業治理、“斷頭路”建設、道路挖掘管理、出行服務優化、交通擁堵治理五大領域,以“小切口”撬動“大變革”。
在出租車行業治理中,該局積極推進交通運輸部交通強國專項試點建設,完善“四站一場”協同監管執法機制,嚴厲打擊繞路、拒載、亂收費等亂象。數據顯示,網約車合規率從兩年前的70.3%躍升至96.3%,排名全省第一,出租車服務質量實現質的飛躍。
“斷頭路”“瓶頸路”是城市交通的“腸梗阻”。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加快推進奧體西路、開源路等項目建設,結合城市更新與交通需求,精心謀劃“十五五”期間道路打通計劃,讓“斷頭路”變“順心路”。
道路挖掘管理事關群眾出行體驗。該局創新“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工作機制,通過微信公眾號、新聞媒體等渠道,以科普動畫、對比效果圖等可視化方式,向市民講清道路挖掘的“前世今生”;同時推出“監督二維碼”,實現“市民隨手拍、后臺跟進管、現場立即改”,讓道路挖掘管理在陽光下運行。
在出行服務優化方面,建立城市公共交通融合發展工作機制,推動公交與高鐵站、汽車站、空港無縫銜接,構建“立體交通網”;在交通擁堵治理中,深入實施“十大行動”50項措施,年內治理擁堵點63處,讓城市交通“血脈暢通”。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以黨建品牌建設為突破口,構建“1+N”黨建品牌創建體系,按照“有組織、有體系、有品牌、有陣地、有載體、有典型、有實效”的“七有”標準,打造黨建品牌矩陣。打造了“紅色交通引領綠色出行”黨建主品牌,首批重點培育組織人事“青藍相濟 經緯致遠”、貨車領域“泉潤紅途 貨暢全城”、出租車行業“泉城流動風景線”、交通熱線“泉心在線”等子品牌,讓黨建工作在交通各領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在貨車、出租車、網約車司機群體黨建工作中,該局制定專項實施意見,實施品牌引領“十大行動”,完善行業系統黨組織覆蓋網絡,推出貨車從業資格證“一件事”辦理等便民舉措,相關經驗入選全國改革典型案例。同時,開展“黨旗映初心·一線當先鋒”活動,打造“一隊一崗一專員”,讓黨旗在交通一線高高飄揚。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是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的工作準則。該局通過“執法站所開放日”“市民接待日”等活動,主動傾聽群眾訴求,累計收集意見建議40余條;充分發揮12345熱線橋梁紐帶作用,制定熱線提質減量工作方案,從機制重建、流程改造等六個方面優化辦理流程。數據顯示,1-5月承辦熱線工單26840件,同比減少43.66%,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數據說話 藍圖鋪展
交通建設跑出“濟南速度”
“十四五”期間,濟南市交通建設按下“快進鍵”。全市計劃實施交通重點項目235個,計劃投資3500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3250.8億元,全省交通投資考核連續3年位居第一。一批標志性工程相繼落地:“米字型”高速鐵路網加速成型,市域內高鐵里程達446公里,居全省第一;公路通車總里程18425公里,“二環一聯十六射”高速公路網初步建成,六車道及以上高速公路里程占比全省領先;濟南機場二期工程全速推進,2026年底建成后將升級為4F最高等級,成為全省最大綜合交通樞紐;小清河航道正式通航,讓濟南圓了“沿海夢”;軌道交通二期建設提速,3號線二期已運營通車,4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和高新云巴將于年底通車,濟南昂首邁入“地鐵出行新時代”。
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濟南市中心城區公交線路達405條,線路長度6145公里,率先開通16條“小巷公交”,解決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難題;農村公路工作連續6年穩居省級考核第一梯隊,成功創建首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市,商河、章丘、萊蕪先后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作為全國首批15個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創建城市(群)之一,濟南市累計建成項目14個、在建13個,獲得中央和省獎補資金17億元,是唯一連續2年獲得足額獎補的城市(群),為構建“大交通、大物流”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展望未來,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將以系統思維統籌學習教育與熱線服務、黨建工作、年輕干部培養等重點任務,堅持立行立改、標本兼治,著力解決群眾和基層反映的突出問題,推動干部隊伍作風持續向好。
針對共享單車管理、駕駛員培訓退費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該局將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深刻吸取反面案例教訓,深入檢視查擺問題,確保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治理成效。
接下來,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將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完成學習教育各項任務,為交通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從學習教育的“深度”到民生服務的“溫度”,從交通建設的“速度”到行業治理的“力度”,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正以學習教育為支點,撬動交通事業發展的“杠桿”,為“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提供交通支撐。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