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實在話,最近中國女排的各級隊伍,真是“哪哪都忙。聯賽的主力們還在北京咬牙備戰世界女排聯賽第三周,另一邊,U19、U21、U16這幾撥小姑娘也沒閑著,分頭訓練、出國打比賽,連家門都顧不上回。再加上這次爆出來的德國大學生運動會名單,說白了,就是一批“看著熟、其實還挺新的年輕人,要去德國試試身手。
說真的,像仲慧、許曉婷這兩個上海出來的“雙子星,球迷再熟不過了,這兩年也沒少被提起。可她們在國家隊里,說是“邊緣人也不算過分,訓練名單里總有,真想在大賽正兒八經亮個相,總差那么點機會。這次大運會能被點名帶隊,多少還是個信號——教練組還沒徹底放棄她們,想看看在國際賽場上,能不能再整出點新東西。別小看這次機會,女排圈子就這么大,能在大舞臺露臉,比你在聯賽里怎么拼都更管用。
再說李盈瑩的師妹王藝竹,這姑娘其實挺讓人惋惜。天津隊里位置都保不住了,更別說國家隊。她這次去大運會,說難聽點,是“最后一哆嗦,要是還沒打出點名堂,日后恐怕連球迷都記不住她。其實,像她這種“夾縫球員,中國排球每年都能看見一波,新老交替的尷尬、隊內競爭的殘酷,現實擺在那兒,沒什么好遮掩的。
名單里還能看到幾個有國家隊經歷的,比如劉雨、王文涵、繆伊雯,這些人就屬于“在體系里熬著的類型,沒大紅,也不算被淘汰。更有意思的是,像戴思聰、高雅、姚欣悅、孔巍燃這些,在大學生聯賽里混得風生水起,可一到國字號就沒啥存在感。大運會對她們來說,就是個試金石——你要真有兩把刷子,這種場合就該露出來。
其實這撥人,嚴格意義上講并不是中國女排的“未來核心,但也不是“陪練。說到底,這就是中國排球現階段的真實寫照:頂級資源和關注度全往一線隊傾斜,二線、三線只能靠比賽機會自己爭。大賽分流,梯隊循環,能不能熬出來,全看你自己爭不爭氣。今年大運會,央視不直播,關注度肯定不高,真要想讓外界記住,得靠你自己把球打明白點。
再說說小組對手吧——蒙古、阿根廷、德國,說實話,難度不大。小組出線沒啥懸念,關鍵還是看淘汰賽能不能頂住。其實,這種級別的比賽,對于中國這種“體系型大國來說,最大的意義不是拿冠軍,而是給年輕人試錯、試膽的機會。你打得好點,教練組也能多點人可選,隊伍的厚度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撥人里沒啥大明星,贏了也沒啥光環,輸了更沒人關注。但我始終覺得,女排這個項目說到底就得“養人,不是一兩場勝負的事。仲慧、許曉婷、王藝竹這些人,哪怕最后沒能在國家隊站穩腳跟,她們一路拼下來,也是在為中國排球這個體系添磚加瓦。別看她們現在機會渺茫,將來進教練組、搞青訓、帶小隊,全是寶貴的經驗。
最后多說一句,中國排球一直就這樣,臺前風光的永遠是那幾個,幕后默默付出的更多。別指望這一撥人能一夜刷出奇跡,但也別輕易給她們判死刑。年輕球員走出去見世面,輸贏都正常,關鍵是別光想著成績,能把自己打明白、把體系跑順了,這路才走得遠。誰能熬出頭,誰能帶出下一個新人,這才是中國女排真正的底氣。
球迷們要是有空,網上蹲一蹲,給姑娘們加加油。畢竟,職業體育這條路,誰都不容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