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吃老貢祥,實惠大碗,契合消費降級時代的心理預期
小企9999:
先跟大家掰扯掰扯拼音打字容易跳出“傻差(X)面”的那個沙茶面。
沙茶是福建閩南和廣東潮汕地區流行的特色調味料,字面源自東南亞的“沙嗲”(Satay),經華僑改良后形成本土化的醬料和應用方式。其核心基礎的“沙茶粉”或“沙茶醬“,由蝦干、魚干、蔥蒜、花生、芝麻、辣椒,以及各式各樣的香料混合制成,味道咸鮮微辣,帶有濃郁的復雜香氣。
用沙茶調和而成的湯自然就被命名為“沙茶湯”,常用于沙茶面、沙茶火鍋,湯底濃厚,可能會加入骨湯或魚骨湯熬制,口感醇香,略帶甜辣。
閩南吃沙茶最普遍的地方是廈門和漳州。兩地口味略有不同,廈門沙茶面湯底偏甜,漳州則更突出蒜香和辣味。
老貢祥是一家從漳州開來廈門的小吃店,主打沙茶面,兼售五香卷,漳州鹵面,牛腩飯等適合管飽的快餐型小吃店。
在廈門,每一條街都可能有好幾間沙茶面店,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老貢祥作為近年來新進的外來品牌,知名度可能略遜于本地頭部名店(如烏糖、四里、月華等名店),但因風味地道仍吸引著不少食客。
湯底:沿用漳州傳統配方,蒜末和辣椒比例較高,湯色較深,味道辛辣濃郁(只是相對而言,跟吃辣大省的那種辣度是沒法比的),尾調帶花生醬而微有回甘。
配料建議:除了自帶的雪花肉和炸豆干,可選內容很多,但是個人建議不要加太多,否則喧賓奪主就不是吃面而像是吃單人份的火鍋啦。建議從肉筋(里脊肉的膜),大腸、肉筋,豬肝等里選1-2款即可,感受下南方烹飪對各種內臟的口感追求。
相對于廈門其他沙茶面店,來自漳州的老貢祥則更咸香辛辣,除了口味稍微偏重之外,配料也明顯不側重于海鮮(魷魚、蝦、海蠣等);突出豬肉和內臟。
小結:在廈門星光熠熠的沙茶面海洋中,老貢祥作為“漳州派”的代表之一,與本地甜鮮風格形成一定的差異,較有辨識度,雖非大熱門,但憑借傳統口味仍有一席之地。若想體驗閩南沙茶的多元性,值得一試。
除了沙茶面,老貢祥的五香卷和漳州鹵面也是可圈可點,具有非常明顯的漳州特色和極高的性價比。
大塊的肉和洋蔥片稱重后被綠豆皮包裹起來,油鍋現炸出的最好吃,這時的五香卷豆皮酥脆,豬肉鮮嫩,洋蔥噴香,再蘸點兒廈門特有的甜辣醬,相當好吃。必須重點說明,這里的五香卷明顯比第八市場的那些分量足,而價格僅是4元,非常實惠。
漳州鹵面,我個人非常偏愛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
一碗地道的漳州鹵面,關鍵在于鹵湯的熬制。湯底極為豐富,通常包括豬肉、蝦仁、魷魚、香菇、筍片等,講究葷素搭配、口感多元,營養均衡。文火慢燉,湯汁濃郁鮮美,最后勾芡講究掛得住面條,吃起來爽滑美妙。
這里一碗只要6元,搭配一條4元的五香卷,只要10元。完全可以實現吃得飽吃得很滿足的追求。
牛腩飯:一碗慰藉心靈的溫暖料理
早年間聽過一個故事,曾經的困難時期,人們對實現共產主義的想象就是,人人能吃得上牛肉燜土豆。可想而知這種經典的飯菜搭配是多么深入人心。這里的牛腩肥瘦相間,燉至軟嫩,肉塊夠大,咸香可口,一碗下肚非常滿足。
說到這里,我還想提一句,這是家很有愛心的小店,可以為暫時窘迫的人提供免費的可口飯食。這種精神,妥妥的也是共產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的表現。
總而言之,老貢祥,是間值得推薦的社區小吃店,口味地道,價格合理,性價比杠杠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