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初夏時節,在寬敞明亮的開源路南延大道附近,平頂山市湛河區委政法委工作人員正在走訪一家科技型民營企業,這樣的場景,正是該區創新實施“一員一團一隊一訂單”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工程的生動縮影。
“法律服務員”織密護企服務網
“企業發展到哪里,法律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痹谡亢訁^政法委會議室,“5+2+1”聯系機制示意圖格外醒目——政法系統“一把手”每人聯系2家企業與1個項目,全區36名政法干警化身“法律服務員”結對89家企業。區法院干警岳華峰的工作日志里記錄著這樣的故事:某科技企業因合同糾紛陷入經營困境,他聯動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法律體檢”,僅用15天就促成調解,幫助企業追回貨款200余萬元。
“專業服務團”精準滴灌解企憂
在湛河區檢察院營商環境服務團辦公室,墻上的“問題銷號圖”實時更新著企業訴求辦理進度。這支由公檢法司業務骨干組成的“智囊團”,創新推出“現場辦公+會商研判”雙軌機制。
在今年年初,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檢察官郭艷紅接到工頭老劉的感謝電話,一起涉及235名農民工400多萬元的欠薪案有了進展。
為盡快解決問題,湛河區檢察院牽頭與區法院、湛河公安分局、區人社局現場辦公,組織此案發包方、承包方、農民工代表召開協調會,商討解決方案。
湛河區檢察院邀請人民監督員、聽證員和各方代表對該案進行公開聽證。聽證會現場,各方代表就欠薪清償方案進行了確認并達成和解協議。協議明確發包方河南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先支付160萬元用于保障工資發放,其余部分以當前項目完工的部分商鋪及相關財產作擔保,以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
“專項打擊隊”雷霆出鞘保平安
“叮鈴鈴……”湛河公安分局“涉企犯罪打擊隊”的熱線突然響起。某公司報警稱發現書籍被盜版,打擊隊接到警情后,第一時間收集證據實施抓捕,為涉案企業挽回了近百萬損失。
這是該區常態化開展“護企風暴”專項行動的縮影:今年以來,該區累計偵破涉企案件3起,挽回經濟損失近200萬元,特別是對強迫交易、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保持“零容忍”,讓企業安心“筑巢”。
“定制服務單”打通最后一公里
“建議設立涉企案件綠色窗口”“希望增加知識產權保護專題培訓”……在湛河區政法委營商環境意見箱里,這些來自企業的“點單”正轉化為具體行動。
該區創新推出“需求收集-分類辦理-反饋評價”閉環機制,僅4月就通過熱線、郵箱收集意見37條,針對性開展法律培訓5場,優化審批流程8項。某民營企業負責人展示著剛收到的“服務反饋卡”:“每個問題都有回音,這種被重視的感覺真好?!?/p>
從“點對點”護航到“全周期”守護,湛河區正以政法“硬舉措”打造營商“軟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們將繼續把企業的‘需求清單’轉化為政法的‘責任清單’?!痹搮^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亞鋒表示,下一步將全面深化“政法服務進企業”活動,讓法治成為湛河區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記者手記:走訪中,多家企業負責人不約而同提到“安全感”“獲得感”兩個關鍵詞。湛河區的實踐證明,法治化營商環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體現在每一次糾紛調解、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項政策創新中。當政法干警成為企業“發展合伙人”,法治便真正成為了生產力的“護航者”、市場主體的“貼心人”。這種將宏觀政策轉化為微觀服務的“繡花功夫”,正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