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常運中
河南地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流域,地理位置處于南北氣候和山區向平原的兩個過渡帶,歷來水旱災害頻繁。從規律上看,河南“七下八上”的防汛關鍵期是強降水天氣集中多發的時間段,暴雨引發的山洪、區域性甚至流域性洪水隨時可能發生。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河南氣候狀況總體偏差,降水偏多,強降水階段性特征明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多發頻發重發態勢。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省內降水分布不均,旱澇風險疊加;第二,流域性洪澇威脅突出,發生流域性洪澇風險高,整體汛情較重;第三,全省氣溫普遍偏高,高溫日數偏多,出現高溫熱浪的風險較高。
未雨綢繆防大汛
據預測,今年汛期,黃河流域中下游、海河流域以及淮河流域北部降水明顯偏多,階段性洪澇災害顯著,發生流域性洪澇風險高,整體汛情較重。各級各部門要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針對當前防汛薄弱環節和重點部位系統部署、精準施策,全面推進各項安全度汛措施。
河南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兼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任汝成表示,經過多年系統治理,特別是近年來持續補短板、強弱項,河南四大流域已形成了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防洪體系,減災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目前,全省已建成水庫2540座,總庫容達438.68億立方米,5級及以上堤防長度1.67萬公里,大中型水閘321座,設有15處蓄滯洪區。通過日常維修養護和除險加固,全省水利工程運行狀況總體良好,能夠發揮應有的防洪功能和減災效益。另外,對46座病險水庫主汛期一律空庫運行,176座病險水閘主汛期期間一律吊起閘門,在建工程均制定了度汛方案和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對主要防洪河道上326處險工險段逐一制定搶險預案,不斷強化各類工程防汛要素保障,提升響應能力,確保萬無一失。
近日,省水利廳先后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汛前準備工作的通知》《河南省水利廳重大水旱災害事件調度指揮機制》等,完善責任落實、決策支持、調度指揮“三位一體”的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體系,落實全省蓄滯洪區、河道、水庫、水閘、橡膠壩、淤地壩、南水北調中線等各類防洪工程防汛責任人9.6萬多人的更新和對外公布。另外,我省還聚焦水庫大壩、溢洪道、堤防險工險段、淤地壩、在建涉河建設項目等關鍵部位,組織開展風險隱患排查,重點清除水庫、河道行洪障礙,最大程度降低度汛風險。
強化雨水情監測預報預警
目前,我省正在推進14部水利測雨雷達建設,已完成8部,3部預計8月底完成,另外3部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同時,完成史灌河、漳衛河、伊洛河、唐白河等4條河流防洪“四預”能力提升建設。完成增發國債181條山洪溝治理,調試完善監測預警系統,全面落實山洪災害“叫應”機制,指導基層政府不斷健全群測群防體系,細化縣鄉村三級山洪災害防御預案、設立宣傳欄和警示標牌、完善簡易預警設施等。
密切監測雨、水、汛、工情變化,緊盯關鍵斷面和重要站點,堅持滾動預測預報,汛情緊張時調動人員開展應急加密監測,為防汛應對提供數據支撐。及時分析研判水情汛情,適時啟動調整水旱災害防御(防汛)應急響應。同時,全省各級水利部門共儲備5個類別60個品種總價值4.59億防汛抗旱物資。在河道險工險段、水庫大壩、蓄滯洪區等731處重要防洪工程現場,存放砂石料14.24萬方、塊石23.02萬方。組建119支、10394人的行業搶險隊伍。目前全省水利部門已累計開展各類防汛搶險培訓920次、4.88萬人,演練2671次、11.51萬人。
守牢防汛抗旱安全底線
針對我省旱澇交替、旱澇急轉的氣候特點,全省水利系統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統籌考慮抗旱用水需求,汛末時,緊密結合天氣預報和汛期降雨分布情況,因地制宜調度水庫維持在汛限水位附近,采取預蓄預泄的調度方式,不過多壓低水位,盡量蓄好最后一庫水,盡可能實現洪水資源化,避免汛期棄水、汛后缺水,保障抗旱用水需求。
當前,我省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防汛抗洪到了攻堅階段,全省要落實落細各項防御措施,通過狠抓隱患排查整改、強化監測預報、水工程調度、做好山洪防御、加強值班值守等措施,堅決守住防汛抗旱安全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