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育率又雙叒叕跌了,據聯合國最新報告,全球生育率從1990年的3.31下降到2024年的2.3,平均每位女性生育的孩子降了一個多,55%國家和地區的生育率已經低于代際更替水平,全球人類陷入了空前危機!
人口減少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為什么經濟越來越發達,人們卻普遍的不愿生孩子了呢?
孩子都去哪兒了?
韓國絕對是人口下降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雖然前總統尹錫悅制定了一系列獎勵政策,讓韓國生育率最近有所回頭,但是韓國2024年新生兒數量依然跌破了70萬大關,比預期提前了整整14年。
日本也沒好到哪里去,2024年新生兒數量只有約68.6萬,創下歷史新低,作為歐洲發達國家的德國,情況依然不容樂觀,目前每名女性平均生育1.35個孩子,生育率也是創下了新低,就連高福利的瑞典,也在面臨著生育率下降的難題。
看來經濟發達水平和人口生育意愿是成反比的,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生育率都在以驚人的速度下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現在各國明明已經擺脫吃飯的問題了,按道理來說大家都應該崇尚多子多福,可為什么人們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不生孩子了呢?
真相在這里!
如果對生育率降低這個事情有疑問,其實忽略了發達國家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雖然現代社會的經濟越來越發達,人們早就已經擺脫了溫飽的困擾,但是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卻越來越大了。
根據聯合國的調查,經濟壓力是影響生育決策的重要因素,韓國有58%的受訪者表示經濟原因是他們不愿生育的主要理由,現在的韓國,養育孩子成本高昂,不管是奶粉、尿布還是教育費用,將一個孩子撫養成人是最貴的一種消費方式。
這就是各大城市的住房壓力,城市越大土地越稀有,房價自然也越來越貴,很多年輕人為了買一套房子都要背負沉重的房貸。
人的抗壓能力是有限的,掙的錢也是有限的,如果非要給這些事情的重要性排個名的話,養孩子自然會排在購房之后,再加上現在世界經濟環境比較復雜,很多年輕人的工作不穩定,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保障,更別提養育下一代了。
很多亞洲國家還存在性別不平等的問題,這種現象在韓國和日本表現的特別明顯,雖然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日韓女性走出家門,踏上了工作崗位,但她們在家庭生活的分工依然是比較重的。
現在日韓女性認為家務分工不平等的占比幾乎是男性的兩倍,很多女性已經到了談孩色變的程度,她們不愿意承擔過多的家務和育兒責任,也不愿意自己的青春就這么浪費在養育孩子上面。
雖然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但女性在這方面還是有主導權的,但越來越多的女性產生恐懼癥孩子的心理之后,生育率自然就越來越低了。
而且經濟越發達的國家,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也跟之前變得越來越不一樣,現在的年輕人追求的是自由和個人發展,結婚和生育早就不再是人生中的必選項了,與其花費大量時間養孩子,還不如養個萌寵,快樂度過青春多美好!
可從國家和整個人類發展的角度來講,生育率按照現階段的情況持續走低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往大點說甚至關乎到整個人類的延續問題。
雖然現在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國家依然保持著較高的生育率,但是人類的科技和知識的精華往往都集中在發達國家,如果這些精英群體后繼無人,那整個人類文明將會開歷史的倒車。
好在現在不少國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各種各樣的政策已經開始實施,雖然現在還看不出明顯的結果,但至少有解決問題的態度,就會有解決問題的希望。
生育率下降,我們的未來會怎樣?
可千萬不要覺得生育率下降這個事跟我們普通老百姓沒有關系,其實它對整個社會、經濟和養老體系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旦社會結構發生變化,那現有的經濟體系也將會跟著發生完全的逆轉,隨著生育率下降,年輕人口減少,老齡人口增加,社會結構就會變得頭重腳輕。
勞動力短缺將會成為未來的常態,這種人口結構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非常不利的,這個社會向前進步靠的是年輕勞動力進入市場,如果社會缺乏年輕勞動力,創新和生產力都會受到限制。
那些需要年輕力量的崗位會出現用工荒,現在的人類處于科技時代,不管是高科技行業還是制造業都需要新鮮血液的加入,但生育率下降已經讓這些行業面臨人才斷層的風險了。
未來的養老金壓力也將會越來越重,很多國家的養老金體系都是現收現付制,用現在年輕人的繳費去養活老年人。
可問題是現在的生育率越來越低,未來年輕人會必然的越來越少,繳費的人越來越少,領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多,現有養老金制度的模式就變得不可持續了。
如果政府的財政再面臨巨大的壓力,那未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也將從何而來呢?或許唯一的辦法是提高稅收,可那就又給年輕人增加了許多壓力,本來壓力大就是年輕人不愿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此以往不就惡性循環了嘛!
再或者只能延遲退休年齡來填補養老金的缺口,可老年人在工作崗位上的創造力和勞動效率本來就比不上年輕人,這樣也會拖累整個社會的進步。
現在很多國家已經開始承受低生育率的影響了,教育體系首當其沖,現在韓國和日本很多學校都因招不到足夠的學生而關閉。
這是整個經濟鏈條受影響的開始,學生少了教師崗位自然會因此減少,教育資源的分配就會變得更加不均衡,這種現象在農村地區表現的尤為明顯,教育質量可能會因為學生數量減少而下降。
醫療體系也會因老齡化而承受巨大壓力,老年人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遠高于年輕人,老年人越來越多,醫院的負擔也就會越來越重,為了各國的醫療資源都有可能變得更加緊張,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國家可能會面臨醫療體系崩潰的風險。
面對這些問題,各國應該怎么辦呢?我倒覺得經濟支持是關鍵,我們前面也說了,很多年輕人不愿意生孩子的主要原因就是養育成本太高。
既然是涉及到錢的事,那一切就好解決了,各國可以想準爸爸準媽媽們提供育兒補貼,還可以在稅收上進行相關的優惠,為孩子提供免費的托育和教育,這些都可以很好的減輕年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瑞典在這方面做的就比較好,雖然現在瑞典也面臨生育率下降的危機,但至少瑞典政府頒布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政策。
瑞典允許父母分享育兒假,父親休育兒假還能獲得額外獎勵,這樣下來不僅解決了父親在育兒過程中不動如山的難題,還讓母親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發展自己的事業。
很多亞洲國家都可以借鑒這種方式,特別是日本和韓國,男性基本上很少參與家庭勞作,將家務和養育孩子的重擔統統壓在女人身上,這種政策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觀念。
瑞典還規定幫助子女帶孫子的祖父母可以領取從政府領取相應報酬,這是個很好的創新,不光給老年人更多的成就感,還減輕了年輕父母的育兒負擔。
國家還要盡最大可能的解決年輕人的住房問題,買不起房是很多年輕人推遲生育計劃的原因之一,政府可以提供廉租房,同時增加購房補貼和降低房貸利率,這些舉措都可以幫助年輕人解決住房問題,有了容身之所的年輕人,下一步估計就會考慮如何生兒育女了。
韓國在這方面做的很不錯,推出了多種住房支持政策,政府為新婚夫婦提供住房補貼,很多年輕人已經享受到了政策的紅利,現在韓國部分地區的生育率已經有所抬頭,這種政策居功至偉。
解決完了如何生的問題,剩下的就是要解決如何養的困境了,要從國家層面出手打造高質量的育兒服務體系,很多年輕父母不愿意生孩子是因為找不到合適和可負擔的育兒服務。
政府可以通過補貼和監管提高育兒服務的質量和可及性,日本這些方面就做得不錯,政府補貼建立了大量高質量的托兒所和幼兒園,這樣就解決了年輕父母沒有精力照顧孩子的困擾。
在這方面各國是應該互通有無的,生育率下降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各國需要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
結語
解決生育問題是需要多管齊下的,只要各國根據自己的國慶制定相應的政策,應該會逐步提升生育率,為社會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
生育率下降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但只要各國政府和社會共同努力,我覺得還是可以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的,生育率問題不僅關乎個人幸福,更關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