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國內不少地方發生了蛇咬人的事件。
2025年6月27日是,深圳羅湖幾個孩子準備騎自行車時,一條竹葉青纏繞在車上。他們以為是有人惡作劇,用假蛇嚇唬他們,一名男孩伸手想弄走它時,被毒蛇咬上,手部腫起。
幸運的是送醫及時,用抗蛇毒血清處理后,問題不大。
相比之下,前段時間在三亞被毒蛇咬中的付女士要不幸得多。正正常常地在酒店附近散個步而已,沒招誰熱誰,莫名其其妙就被蛇咬了。
蛇這種動物,反應和速度極快,出擊的套路異乎尋常,常常在暗處暴起突襲,赤手空拳的普通人,根本就不是它們的敵手。許多品類還帶有劇毒,隨隨便便一口,就能把人毒死。
付女士被蛇咬中之后,馬上去了三亞中心醫院,但即使是醫生,也無法立即做出正確的判斷。僅僅七八個小時之后,就不幸毒發喪命。
這件事給大家的刺激特別深,有幾個星期里,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到處都在轉發各個城市哪些醫院配備有抗毒血清,幾乎人人自危。
這并不是大家反應過度,而是事實上,毒蛇離我們的生活并沒有特別遙遠。
6月30日,重慶的趙女士,在小區里,剛出電梯時,就被一條黑色的毒蛇咬中,小腿和膝蓋立即發麻。
如果說這些毒蛇是藏身在荒郊野外,深山老林,那它們再毒再可怕,大家也不覺得有啥。問題是它們就棲息在我們的身邊,已經侵犯到了我們家門口。在自己家門口,大家通常都處于放松、無戒備的狀態,哪里能想到會突然竄出一條毒蛇來?我們又不是生活在印度。
如果一出電梯就被蛇咬的是孩子呢?
這種情況遠不是孤例,隨隨便便一搜,發生的頻度是很高的。下面這兩張表,是深圳新聞網整理的,光是深圳這座城市5月1號到6月9日之間,蛇咬人的案例,一共有18宗,其中大部分是有毒的竹葉青。
這些毒蛇,往往還是瀕危物種,即使有時候提早發現,由消防部門專業的人員上門捕捉,也不會對它們進行無害化處理,而是放歸大自然,讓它們繼續生存。
咬死付女士的,大概率是銀環蛇。銀環蛇的毒液,能夠迅速地損害神經系統,導致癱瘓或死亡。這種極度危險的動物,在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清單之內,捕殺是違法的。在災難發生之后,人們也不能夠設法除掉當地的蛇害,以避免悲劇重演。
為什么要保護這些危險而劇毒的動物?保護動物本質上不是出于愛心,人類的愛心再大,也不應該愛這種隨時能致自己于死地的毒物。保護這些危險的動物,是為了更長遠的利益考慮。一些物種一旦滅絕,可能會給整個生態系統構成嚴重的損害,最終也危及人類的處境。
問題在于,這條底層原則,在實踐上常常被人們遺忘。為了更方便地宣傳教育,人們常常用“愛護動物”來代替保護生態系統,尤其在教育下一代孩子時。我認為這是不小的錯誤,是在給孩子傳導錯誤的觀念。
事實上,動物并不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與他們真實的關系,是大自然循環相食的關系。我們的祖先,很長的時期里,都是各種動物的口糧。這種關系,現在也并無本質改變,盡管人類因為文明發展,在向食物鏈頂端靠近。
毒蛇猛獸,蛻變成狗的狼沒再拿我們當口糧,不是因為覺得我們長得可愛不忍下口,只不過是做不到而已。
我們保護動物,一定不能忘了根本的初心。只有人類才能夠作為人類的朋友,動物不能夠,人獸有別。
三有保護動物的名單,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時時更新。就如同泛濫成災的野豬,被移出三有保護動物名錄一樣,毒蛇們如果已經繁榮到可以爬到人類家門口了,是不是實際上已經不瀕危了,是不是也應該削一削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