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第五輪,揚州跟蘇州踢了個0:3,出師未捷,人稱“太湖水淹瘦西湖”。但“十三太保”之間,服氣是不可能的,揚州也有話說:畢竟遠征昆山,我方人困馬乏,彼方以逸待勞,若“瘦西湖”主場,豈容“太湖”興風作浪。
這不,兩湖之戰,烽煙再起。7月5日,第六輪,揚州又對上了“太湖明珠”無錫:“太湖”千里奔襲,“瘦西湖”堅壁清野,大戰一觸即發。而這場比賽的戰場,揚州體育公園主體育場,正靜待新一輪的沸騰。
揚州體育公園地處揚州市新城西區,占地約1007畝,是一座以體育為主題,集訓練、比賽、健身、休閑于一體的公園。因流暢的圓弧造型與溫潤的白色外表,其主體育場也被親切地稱為“揚州碗”,坐穩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新地標的“交椅”。
“碗口開闊”,可容納3萬觀眾,是省運會開閉幕式的榮耀殿堂;“碗身精巧”,公園依四分之一橢圓狀丘陵地形而建,北高南低的地勢特征與“山巒積雪”設計理念相融合;“碗下有洞天”,除了體育場之外,這里還可見體育館、訓練館、游泳跳水館、室外全民健身場地、體育運動學校、綜合球類館、室內田徑訓練館等。
揚州人為何對這個“碗”情有獨鐘?或許,“碗”的意象,既呼應揚州“早上皮包水”的閑適生活哲學,也寓意著體育公園作為城市活力“容器”的功能。“揚州碗”更深的價值,在于向每一位普通市民敞開懷抱:清晨,“碗”邊漫步,生態草坡看臺是市民慢跑、打太極的天然氧吧;夜幕,“碗”盛星光,納涼的人們聚到這里,點亮“夜經濟”。
東亞U20田徑錦標賽、全國羽毛球團體冠軍賽、中國大學生游泳錦標賽……揚州體育公園當然“高大上”,作為普通觀眾,可在這里欣賞世界水準的頂級競技。但另一面,這里各種各樣的“村級”比賽不斷,作為“草根”運動者,你完全可以體驗賽事的下沉狂歡,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當蘇超的哨聲在“揚州碗”內響起,我們看見了一只“碗”里盛放的多維生活圖景:競技的熾熱、健身的汗水、孩童的笑語、古城的從容,都在此和諧共釀。從瘦西湖的瀲滟到“揚州碗”的流光,不變的是揚州人對美好生活的細膩品味。這只“碗”,盛著的不僅是運動,更是千年文脈在新時代泡出的一盞清香四溢的“健身茶”。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王子揚 莊劍翔 顧瀟 韓秋/文 顧瀟/攝 莊劍翔/后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