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停火協議墨跡未干,特朗普的槍口已轉向盟友,當中國穩坐談判桌時,東京和布魯塞爾的官員們正徹夜難眠,美國的“交易藝術”,從來不分敵友。
變臉的藝術:從停火宣言到戰爭威脅
2025年6月22日,白宮戰情室內燈火通明,特朗普對著鏡頭宣布美軍已“徹底摧毀伊朗三處核設施”,稱這是“輝煌的軍事勝利”,并承諾將推動和平協議。
全球市場應聲反彈,油價暴跌9%,歐洲領導人紛紛致電祝賀這場“精準解危”,僅72小時后,在同一張講臺前。
特朗普在北約峰會上撕毀和平劇本:“伊朗敢重啟核計劃,美國分分鐘出手,我們還有一堆目標沒打!” 這記耳光抽懵了所有人,尤其是剛按美國要求簽署停火的伊朗。
德黑蘭街頭焚燒美國國旗的火焰尚未熄滅,外長阿拉格齊的控訴響徹聯合國:“美國的停火就是緩兵之計,我們在戰場上被欺騙了!”
變臉早有預兆,6月17日伊朗導彈襲擊剛趨緩,特朗普便提前逃離加拿大G7峰會,躲進戰情室密謀。
彼時30架KC-135加油機正掩護F-22機群撲向中東,烏代德空軍基地新增的2000名海軍陸戰隊員已完成戰備,所謂和平,不過是炮火裝填的間隙。
盟友的囚籠:當“美國優先”變成“盟友獻祭”
特朗普的槍口從不區分敵友,日本首相石破茂在6月30日收到“最后通牒”:“不買美國大米?等著關稅加碼!” 汽車關稅豁免更是癡心妄想。
此前一周,日本剛耗資數億為美軍建成“臺灣避難所”,如今這份“投名狀”淪為國際笑柄,歐盟的遭遇更具諷刺性。
法國總統馬克龍精心籌備的中東和平倡議,被特朗普一句“伊朗得先棄核”當場拍死。
當歐盟外長卡拉斯試圖通過中歐對話挽回影響力時,特朗普的貿易代表已起草好對歐洲鋼鋁關稅的復活方案,昔日盟友淪為待宰肥羊。
經濟絞索越收越緊,加拿大數字服務稅在特朗普“斷交式威脅”下被迫取消;韓國半導體巨頭因中國氖氣管制減產40%,特朗普卻追加警告“收拾韓國”;
印度火速轉向中國,財長西塔拉曼公開呼吁“接納中國投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預言正在應驗:“沒有國家愿加入排除中國的聯盟”。
當美國為短期利益撕碎盟友信任時,全球供應鏈早已悄然轉向東方。
中國特例:為何唯獨北京逃過“特朗普鐮刀”
6月26日,青島香格里拉酒店,中國國防部長面對上合組織各防長,發出直刺霸權的警告:“單邊主義與霸權行徑是國際動蕩的根源”。
全場掌聲雷動,唯獨美國代表面色鐵青,這場面揭示了中國破局的關鍵:不靠妥協求生,而以實力贏尊重。
特朗普對華“特殊待遇”充滿無奈,當美軍F-35戰機因稀土斷供面臨停產時,中國商務部只輕飄飄拋出“6個月出口許可”,軍用稀土仍絕對禁運。
更令白宮窒息的是中國連續18個月拋售美債,將持倉壓至7570億美元,16年最低點,直接助推穆迪剝奪美國AAA信用評級。
外交智慧更成鮮明對比,就在特朗普威脅轟炸德黑蘭時,中國海警放行菲律賓向坐灘軍艦運送補給;王毅穿梭調解巴以沖突,促成14個派別簽署《北京宣言》。
不脅迫、不站隊、促和解的“中國方案”,讓“美國優先”顯得愈發野蠻。
結語:全球棋局的新規則
特朗普的推特風暴仍在席卷世界,但鐮刀揮向的盟友越多,北京的外交籌碼就越厚重,當日本大米滯銷港口、歐盟鋼鋁業哀鴻遍野時,RCEP區域上半年對華貿易11.3%的增長數字熠熠生輝。
世界正在看清:美國的“交易”從不是合作,而是單方面的收割;中國的“談判桌”上,放的卻是共贏的藍圖。
白宮的關稅清單在打印機上沙沙作響,而北京的長安街已駛過又一趟沙特原油專列,當東京的官員數著庫存積壓的芯片時,德黑蘭的談判代表正飛往中國,有些座位,注定只為尊重規則的人保留。
參考資料:
“對等關稅”暫停期限將至,加日韓艱難推進與美關稅談判 2025-06-30 06:45·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