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引用相關銷售數據為媒體公開披露數據,數據真實性不是本文討論話題。米粉看了如有不適,可直接劃走。小米公關團隊如看了不爽,敬請諒解。
當小米YU7在1小時內斬獲28.9萬張訂單的消息刷屏時,整個汽車圈倒吸一口冷氣——這個數字相當于特斯拉Model Y去年在華銷量的半壁江山,更是傳統豪華品牌單月銷量的20倍以上。在傳統車企還在為月銷破萬開香檳時,雷軍已經用一場定價發布會,把汽車營銷變成了“情緒魔術秀”。
一、人設經濟學:從“雷布斯”到“自己人”的精準定位
雷軍深諳示弱即吸粉的流量密碼。他沒有喬布斯的“神格化”光環,也不屑于馬斯克的“外星人”人設,而是把自己包裝成“穿牛仔褲的逆襲者”:
自曝創業血淚史:“在金山16年沒賺到錢”“小米初期被嘲笑為山寨機”
成功時把功勞“甩鍋”團隊和用戶:“小米的成功是米粉的勝利”
這招讓年輕用戶集體顱內高潮:原來千億富豪也曾是打工人! 當雷軍凌晨五點半在武大櫻花樹下給YU7當車模時,網友笑瘋:“雷總,您這身價上千億的CEO,怎么連車模的活都搶?”——殊不知,這種“不端著”的親近感,正是瓦解用戶心理防線的致命武器。
二、定價心理學:讓消費者感覺自己在“薅羊毛”
雷軍的定價策略堪稱消費心理學的黑暗藝術。YU7標準版25.35萬起售,精準卡在Model Y煥新版下方1萬元,卻全系標配激光雷達+800V平臺。更狠的是限時權益組合拳:
7月31日前下單送價值6.6萬元的NAPPA真皮座椅+終身智駕服務
實際成本不到權益標稱值一半,但制造出“現在不買就虧6.6萬”的緊迫感
這復刻了SU7 Ultra的經典操作:先用81.49萬預售價錨定心理預期,再以52.99萬實際價制造“省下一輛寶馬3系”的幻覺。年輕人捧著計算器狂按后瞳孔地震:這不叫買車,叫理財!
三、故事重構術:把參數表變成英雄史詩
雷氏發布會從不是枯燥的產品說明書,而是好萊塢式英雄之旅:
1. 立反派:痛批行業痛點(如“電動車溢價黑洞”)
2. 秀神裝:用可視化實驗吊打對手(YU7冬季續航620公里暴擊Model Y)
3. 撒雞湯:金句升華——“讓每個人享受科技的樂趣”
當他把YU7的充電速度類比成“比武大櫻花花期還短”,把電機噪音控制在“櫻花飄落的25分貝”時,冰冷參數瞬間化作詩意敘事。用戶還沒試駕,情緒CPU已燒到冒煙。
假象下,假如雷軍想推銷一碗刀削面,他參照他之前的話術,他大約會這么演講:
老鐵們!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一碗「顛覆認知」的刀削面?。〒]手)你們知道嗎?為了這碗面,我們找了非遺傳承人老師傅,光和面就研究了 18 種比例!看這面條 —— 刀削如飛,根根三棱分明,嚼起來比智能手機屏幕還順滑 Q 彈?。ㄅe起筷子演示)湯底?我們用牛棒骨 + 老母雞熬足 8 小時,開蓋那刻香到鄰居拍門問鏈接!(笑)更狠的是配料:現炒澆頭、山西老陳醋、脆爽豆芽,成本比外賣貴 3 倍,但我們堅持賣 15 塊?。ㄎ杖┻@不是生意,是讓每個人都能吃到「手工溫度」的執念!現在下單,再送溏心蛋 ——Are you OK?(振臂)這碗面,就是面食界的性價比之王!
想象一下:寒冬深夜,一碗熱氣騰騰、面香撲鼻、牛肉顫巍巍的刀削面擺在面前...是不是,口水都下來了?
我們不做普通的面!我們做的是:一碗有態度、有溫度、有功夫的刀削面!
這碗面,厚道!今晚,就吃它!沖就完了!...
四、饑餓游戲:神秘感是最強春藥
當傳統車企在車展跪求觀眾摸車時,小米給YU7套上“結界”——車門緊鎖+1.5米警戒線,美其名曰“功能未發布”。結果如何?
北京門店凌晨直播擠爆,觀眾盯著打不開的車門如鑒賞藝術品
內翻門把手設計引發全網解構,話題小米門把手猜猜樂閱讀量破億
留資用戶達SU7同期的3倍,看得見摸不著的稀缺性成了最佳引流器
這波操作完美復刻奢侈品櫥窗邏輯,把看車儀式變成身份認同的宗教現場——畢竟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五、情感植入:把科技營銷出溫度
雷軍把武大櫻花烙進YU7的基因鏈:
- 前燈組嵌入武大圖書館窗欞圖案的“米”字燈
- 車內氛圍燈專屬“櫻花粉”模式,模擬陽光穿透花瓣的光影
- 車機系統每年四月自動播放櫻花飄落動畫
更“變態”的是,工程師為匹配櫻花季的反光效果,測試217種金屬漆配方。當同行還在卷真皮縫線時,小米用這種理工男的浪漫直擊用戶情感G點——科技不再是工具,而是裝載青春記憶的時光機。
六、社群宗教:從用戶到“教徒”的終極轉化
小米真正的護城河是把消費者變成傳教士:
- 創建“SU7 Ultra Club”,雷軍宴請車主打造領袖圈層
- 黃牛加價萬元倒賣訂單,反向認證社群價值
- 用戶參與產品定義(YU7空氣動力學融入了粉絲建議
當年輕人曬出YU7訂單配文“加入米粉宇宙”,買的早已不是車,而是通往理想人設的船票。傳統4S店銷售還在遞名片時,小米用戶已自發成為行走的廣告牌。
雷軍的營銷核彈本質是情緒價值規?;a:用“自己人”人設瓦解信任壁壘,用定價魔術制造占便宜快感,用故事重構技術價值,再用社群綁定身份認同。當BBA還在研究真皮縫線時,小米已看透新世代的宣言:不為車標跪著買單,只為情緒站著刷卡。
不過狂歡背后暗藏隱憂——28.9萬訂單背后,年產能僅30萬的工廠正兩周休一天趕工,而高通消費級芯片上車能否扛住極溫考驗仍是未知數。
雷軍的魔法能否挺過交付大考?
這場“情緒營銷”的終極戰報,才剛剛開始書寫。
大師姐最后聲明,不可否認,小米和雷軍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完全是靠營銷,還有相對過硬的產品內核。本文僅是對雷軍團隊的營銷策略進行剖析,希望能夠對其他企業的產品推廣有所參考。
致敬每一個努力前行的中國科技企業和企業家!
點個在看支持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