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又來寫老成都故事了,去年寫完,粉絲留言“期待一篇金河賓館”。
對大多數土生土長的老成都來說,金河賓館印象或多或少都與正對面努力餐屋頂上那只金光閃閃的大公雞有關,一段有趣的民間傳說,把兩個地標緊密的串聯在了一起。
以形勢觀之有如蜈蚣形狀,將軍帥府,居蜈蚣之頭;大街一條直達北門,如蜈蚣之身;各胡同左右排比,如蜈蚣之足。
——傅崇矩《成都通覽》
關于金河賓館,可能大家都聽過,在龍門陣里擺過,也在金河路上來來回回路過數次,但不一定走入過這個曾經充滿傳奇、帶點神秘的地標性建筑。
* 此文僅從一個普通觀眾的視角,記錄金河賓館的零星往事,如有您有更多關于金河的故事,還請文末補充。
1.
讓我們先穿越時空,回到1172年前的唐大中七年(853年),當時劍南西川節度使白敏中(當時劍南西川節度使相當于現在的省委書記和軍政一把手),白居易的堂弟,雖然文采名氣沒有白居易大,但他在蜀中五年還是做了不少利民安防的好事,尤其治水有功。
為了給成都提供生活用水、排出廢水,主持修建了一條從西到東橫貫全城的河,就是金河,又被稱為金水河。
圖/青羊地志辦
這條河大致經過今天的西較場、人民公園、西御街等地,從東門大橋匯入府河。
2.
時間如水,繼續流淌到了1971年,為了修建防空洞,成都市決定將金河斷流,將河道砌磚砌石,再在上面修建拱形頂蓋。
人防工程改建完工后,這條存在了1118年的金河就此從地圖上消失。
上世紀80年代 人民公園明信片
現在人民公園大門右側有一段約300米的小河,叫金水溪是金河的故道。另外還剩下的就是因她冠名的金河路、金河賓館。
攝影/ 徐紅
3.
金河賓館所在的位置,曾在200多年前的清乾隆年間是將軍衙門的所在地。
河水從門外蜿蜒而過,到了1958年這里改建為軍隊招待所,有一個三層高的小樓,周圍都是平房。
1985年—1988年底,歷時3年,17層高樓金河大酒店拔地而起,近看人民公園,遠眺天府廣場。
攝于1988年
圖/《四川省地方志》封面
4.
1988年底金河大酒店竣工,對19歲的成都女生小劉來說,這一年是命運的分水嶺。
當年只想當個公交車售票員的她,知道了岷山飯店的招聘,媽媽悄悄拿出戶口本陪著她去錦江大禮堂排隊,考岷山飯店至少有1000人報名,整整排了一個通宵。
筆試、資格審查、面試、形體考察,懵懵懂懂的小劉竟然拿到岷山錄取通知書,結果她猶豫了。
同一時間,她參加了金河賓館的面試,招聘同樣嚴格,報名2000多人,最后只招了19人。金河的門檻更高:學歷高中以上、成都市戶口、年齡不超過20歲,僅這個三個要求就刷掉了很多人。
小劉是拿著岷山的錄取通知書到了金河復試,當教師父母以經驗判斷“金河更有保障”,金河的面試官當場答應,她才放棄了岷山。
當年的服務員們,個個都氣質出眾
5.
1991年,在試運營兩年后,金河大酒店正式舉行了開業慶典。金河大酒店名字是由張愛萍題字。
進入大門最先感受到的是一個氣勢磅礴帶著彩燈的噴泉,這是90年代初重要地標的標配,當時成都能數出來的噴泉僅有:文化宮廣場略帶西式風格的噴泉、四川展覽館外的噴泉廣場、還有火車北站外的噴泉廣場。
步入大廳,巨大的水晶吊燈從超高的房頂垂下來相當閃耀,地面和墻面的大理石一反光,讓整個大廳都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金色。
正面上一幅巨大的仙鶴圖,讓人想到了宋徽宗趙佶的那幅《瑞鶴圖》氣韻流轉、飄逸靈秀。
當時作為準備申報星級的國際化涉外酒店,不管是裝修、還是設施在當時來看都是相當超前,有保齡球館、臺球廳、卡拉OK、健身房、洗衣房等。
6.
最提勁的還是16、17樓的旋轉餐廳。
提到旋轉餐廳,成都人都要說蜀都大廈旋轉餐廳最洋盤,那里有六本木、康樂、手扶電梯和觀光電梯。
殊不知西南地區最早的旋轉餐廳其實是在金河大酒店,它早在蜀都大廈修建完工的前2年1989年就進入了試營業,1991年正式舉行開業慶典。
開業慶典當天
7.
1991年10月,金河大酒店的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舒宜德,組織了一場相當轟動的活動“重陽登高會”,力邀了了眾多成都市文化界的名流:馬識途、何繼篤、朱佩君、張幼矩等。
1991年,中國現代作家、詩人、書法家馬識途
于金河旋轉餐廳
為什么要舉辦重陽登高會而不是其它會,因為成都人歷來一到金秋就有登高、賞菊的雅致。
在唐代,杜甫在成都期間曾兩次到新津修覺山登高,并留下詩作。到了清代成都的文人墨客重陽節會登望江樓,飲酒賦詩,市區的居民們,會去老成都的城墻上走一走。
1991年的成都還沒有那么多高層建筑,市區較高的建筑一個是岷山飯店,一個是正在修建的蜀都大廈,但都相距較遠。
金河大酒店特殊的地理位置,文藝界的名流們可以在此一邊回憶老將軍衙門的歷史故事,一邊在17層的旋轉餐廳欣賞一覽無余的風景,看看人民公園、寬窄巷子、永陵,一邊感受新穎的冷餐會,這場活動讓金河大酒店名聲大噪。
8.
從一個三層樓的招待所,轉變為一個現代化的涉外酒店,除了從觀念上的轉變、土壤的改造、制度的完善,都離不開人的革新。
同一時間16歲小尹也走入了金河大酒店,半個月前他從仁壽農村進城,在附近工地找了一個搬運水泥的工作,工頭欺負年輕人,讓他心生不爽。旋轉餐廳正好需要一個雜工,他因哥哥推薦,聽說“不用風吹日曬賣勞力”,立馬從工地走了。
進入金河大酒店的時候,他從未坐過電梯,也不知道酒店的馬桶該如何使用,一切對于一個農村孩子來說都是新奇而茫然。
小尹非常勤勞,相當能吃苦,什么臟活兒累活都搶著干也從不斤斤計較。
當傳菜員的時候,常常手端兩個大托盤,每個托盤上壘十幾樣菜,遇到宴會要在16、17樓之間跑上幾十上百趟。
做員工餐的師傅覺得小伙子不錯,就慢慢教他做飯,他悟性極高,隨后又跟著大廚學白案、紅案、面點等,全靠自學。
后來也因此在金河小尹改變了一家三兄弟的命運,此刻他在埃及紅海邊,是三家五星級酒店的行政總廚。
9.
在金河改變命運的年輕人有許多,王珂也是其中之一。當時的副總經理舒總善于舉薦人才,他認為要把金河打造成一個現代化的企業,必須有現代化的技術性人才。
舒總就從外引進了專業的管理人才——王珂,她懂管理、意識超前、能力突出。
右一黑色套裝王珂
當時王珂不到30歲,對市場經濟的“承包”二字毫無概念,但有十足的膽量和魄力,不過作為老教師的媽媽堅決反對“你要承包的話我們就斷絕關系”,認準了就絕不放棄的王珂說“如果你們阻攔我承包,我就從樓上跳下去。”
28歲承包旋轉餐廳后,29歲就扭虧為盈,在金河的餐飲上樹起了一面旗幟,成為金河大酒店一個亮點。
10.
成為餐廳經理后,她首先去廣州把每人每火鍋引進成都“當時就覺得這樣每人一鍋,感覺很干凈衛生”。
毛阿敏和王珂一起吃小火鍋
自制飲料也是亮點,濃縮果汁加冰調制成雞尾酒,相當新潮,都過了幾年之后健力寶才真正打入西南市場。
新穎的菜品、特別的用餐體驗也讓人記憶猶勝,當時的基圍蝦算是相當高檔的菜,桌上放一盆撒了菊花的水,用來剝蝦后洗手祛味,那二年辰大家還沒有過這樣的用餐體驗,常常有人現場當茶先舀來喝。
餐廳的拿手菜,連來住過的幾位歌唱家都記得,比如魏師傅的松鼠魚、陶師傅的冬瓜盅。
王珂除了用領先的思維推陳出新,還非常懂得抓住員工心。當經理的第一年春節,她把所有服務員的家長請來聚餐吃每人每火鍋。
王珂和服務員們
當時有位服務員是學建筑的,到餐廳工作時她媽媽很不理解,極力反對。直到春節吃完這頓“家宴”,家長很感動,才明白為什么女兒在這工作,再累都很快樂。
王珂雖然在旋轉餐廳僅工作了兩年,但因此與眾多名人相處成為了朋友。
閻維文、王珂、郁鈞劍
葛優、王珂、侯耀華
王珂、葛優
11.
在那個年代對于普通人來說,金河大酒店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地方,旋轉餐廳開業之后,這里來過一位盲人,盲人聽說這里是成都第一個旋轉餐廳,想來感受一下。
接待他的服務員為他搬了個凳子放到了旋轉餐廳環形旋轉帶的邊緣,又把他的手放到欄桿上,旋轉帶一啟動手微微握在欄桿上,身體未動但已跟著底盤轉起來,手慢慢的跟著欄桿滑動向前,這個細節讓盲人很詫異也很震動。
旋轉餐廳帶來的不僅是一個新風景,而是讓很多人感受到現代化的東西。
12.
當時旋轉餐廳轉一圈約1小時,旋轉的快慢還能調整,如遇到糖酒會等大型活動,人一多就沒法轉動。
全國糖酒會首次在成都舉辦是1987年,當時的新聞報道:“據不完全統計,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已大大超過5萬人,代表自帶宣傳車2000多輛。”
幾年之后作為市中心黃金地帶金河大酒店,糖酒會一開自然是被為圍得水泄不通,前門后門路邊都是商家,沿街為市,最夸張的是為了爭奪在旋轉餐廳開發布會,兩個著名企業幾乎爭得“你死我活”,要打起來。
一家是健力寶,還有一家是已經消失的奧林。
五糧液、劍南春、九里春等品牌也都爭相來開發布會。
13.
金河大酒店在90年代初,相當于各地文工團到蓉的必住酒店,所以這里經常能見到明星,那二年辰的明星毫無架子,相當親切。
黃老師記得,有一次領導讓她接待毛阿敏和另一位歌手,她在門口等了很久,領導一直催促,當時也沒有手機,無法聯系。
她正要火燒眉毛的時候,看著毛阿敏和同事坐著三輪車,翹著二郎腿,大包小包的回來了,原來是去春熙路掃貨去了。
第二天毛阿敏來吃早飯,黃老師:我昨天才看了你在中央電視臺唱歌。毛阿敏馬上問:我漂不漂亮?
14.
徐老師印象最盛的是遇到《話說長江》的陳鐸和虹云,當時《話說長江》這個紀錄片非常火爆。
它采用了一種全新的節目形式主持人出場“話說”的形式,把自己對長江的環境、歷史、文化以及變遷的感受傳遞給觀眾,創下了高達40%的收視奇跡。
陳鐸和虹云住在金河,陳鐸很有意思,他找金河的員工借了一輛自行車,就在成都大街小巷到處轉,三十多年前就Citybike了。
每天轉完就把自行車停在酒店保安部的辦公室門口。那時的他穿了一件紅毛衣滿頭白發,他很早就滿頭白發了。
徐老師“我看到他就打招呼噻,我說陳老師咋騎車呢?”,他說“唉,我就是喜歡騎個自行車到處逛逛,很方便。市井小巷里面逛起很舒服。”他從北京來成都出差做節目都是住金河,常常借員工的自行車到逛。
那個時候哪怕是普通的員工,都可以和名人們交流都非常親切自然,就像街坊領居一樣。
15.
1992年,有一臺《新時期電視歌曲演唱會》會務組設在金河,邀請了很多歌手關牧村、劉歡、張暴默、柳石明、王潔實、謝莉斯……還有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馬蘭。
演員們都入住金河大酒店,在金河排練,宛姐的朋友是策劃,宛姐當時是會務組成員,參加了歌手們接待工作。
@宛姐90年代初和朋友們在金河大酒店內
《新時期電視歌曲演唱會》的曲目都是上世紀80年代當紅影視劇主題曲,那個年代電視劇中的主題曲都是風靡全國。
比如關牧春在1982年電視劇《蹉跎歲月》中演唱的主題曲《一支難忘的歌》,張暴默在1983年中央電視臺新年晚會演唱歌曲《鼓浪嶼之波》,還有她在1986年首唱了電視劇《西游記》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可在B站上聽到,第11集后由蔣大為演唱)。
柳石明在1985年電視劇《木魚石的傳說》中演唱的同名歌曲《一個美麗的傳說》,劉歡在1987年電視劇《便衣警察》中演唱的《少年壯志不言愁》、在1988年上映的電視劇《雪城》的主題曲《心中的太陽》。
白天她們就在酒店排練,排練完宛姐和朋友就帶大家從金河后門出去,下午就去東勝街與長順街交叉口的吞之乎吃火鍋、晚上夜宵就去半邊街吃老媽蹄花。
當時這群人對吞之乎簡直贊不絕口,因為老板羅亨長不僅有文化還十分有趣,他在店里時,經常會跟客人們擺龍門陣,還經常教客人燙火鍋。
吞之乎的名字來源于資深美食家車輻老先生,有次在自貢燈會,羅亨長問:“車老,你吃飯沒有?”車老答:“我已經吞之乎。” 所以這個火鍋店取名吞之乎。
火鍋店的各個菜名很有意思,毛肚叫“愛情的抹桌布”、鴨腸叫“九曲黃河”、藕叫“貴妃斷臂”、血旺叫“通往上清宮的路”、紅薯卷粉叫“李清照的發簪”、金針菇叫“水中芭蕾”、冬瓜叫“宮廷玉扇”.......
就是因為這些有趣的叫法,加上老板有意思,所以時隔三十多年宛姐都記得,歌手們都相當喜歡成都和成都的美食,所以那次在體育館的演唱會很成功。
@宛姐90年代初和朋友們在金河大酒店內
16.
最后一定要說說這兩株比金河賓館歷史還要久的銀杏,每一位在此工作過的人對這對“夫婦”應該都有印象,銀杏分雌雄這兩株剛好是一對,在古代,講究的大戶人家都有種一對銀杏樹的傳統。
位于金河賓館大停車場的銀杏是以前成都將軍衙門的。
將軍衙門的這個“將軍”,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對高級軍官的尊稱,而是一種專門而特別的官職,叫“成都將軍”。
前面說過金河賓館目前的所在地在清代是成都將軍衙門,在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就有了,這兩株銀杏也就是那個時候種下的,目前兩株銀杏樹高超過了6層樓。
兩株銀杏黃了又綠,綠了又黃,不算今年已經經歷了357次四季的流轉,對城市的變遷、街巷的變化、人們的來去“夫婦”倆默不作聲,盡收眼底。
時代飛速,沒有人可以瞞過時間,好在歲月轟隆向前,還有人記得這個坐標里那些長長短短的故事,特別鳴謝:舒總、王珂、徐老師、黃老師、劉老師、鄧健、宛姐、言姐等對本文提供的往事。
對于30多年歷史的金河賓館來說,以上這篇小文只是她非常零星的往事,一個細小的切面,如你也有關金河賓館的故事,請在文末留言分享。
今日編輯 | 土豆兒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金河老照片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