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民有所呼、我有所為
成都殘聯【便民直通車】專欄
重點圍繞
惠殘助殘民生政策、辦事指南進行解讀
讓涉殘事務辦理
更通暢、更明了
兒童期是康復的黃金時期
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
多數殘疾兒童都能顯著改善功能
康復是生命的重建
是殘疾人最迫切的需求
對于殘疾兒童更是如此
那么,哪些殘疾兒童可以申請康復救助?
殘疾兒童康復補貼包含哪些內容?
救助補貼分別都是什么標準?
一起了解
哪些殘疾兒童可以申請康復救助?
符合以下救助條件的0~15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可以申請康復救助:
①具有成都市戶籍;
②持有殘疾人證;
③區(市)縣以上殘疾等級評定機構、三級以上資質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
④有康復需求,且經專業醫療康復機構明確診斷具有相應康復適應指征。
注:須同時具備①②④或①③④。
沒有成都市戶籍,只有成都市居住證的殘疾兒童可以在成都申請康復救助嗎?
符合條件的對象可以申請,具體為:
(一)非四川省戶籍,持有成都市居住證,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二)具有四川省戶籍,持有成都市居住證,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其中腦癱兒童救助年齡放寬至12歲);在非特殊教育學校隨班就讀的聽障兒童申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救助的年齡放寬至12歲,肢體殘疾兒童申請矯治手術救助的年齡放寬至14歲。
殘疾兒童康復補貼包含哪些內容?
成都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補貼包括康復手術補貼、康復訓練補貼、輔具適配補貼。
除了康復補貼外,還有其他補貼嗎?
有送訓補貼。送訓補貼對象為到定點康復服務機構持續接受康復訓練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脫貧戶家庭殘疾兒童。
救助補貼分別都是什么標準?
不同補貼類別有相應的限額補貼標準,具體為:
康復手術補貼
1.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補貼每人每次最高3萬元(含植入手術費、調機費以及1次醫學評估費最高0.4萬元、1次教育評估費最高0.05萬元)、電子耳蝸設備費每人每套最高8萬元(其中納入國家和省級人工耳蝸救助項目的植入手術不再補貼設備費)。
2.肢體殘疾兒童矯治手術費補貼每人每年最高3萬元(包括手術前后外固定的調整、拆卸)。
康復訓練補貼
對接受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補貼康復訓練費,每人每月累計最高補貼0.35萬元(每月訓練日日均不超過300元/人),每人全年累計補貼最高3萬元。
輔具適配補貼
補貼各類殘疾兒童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費每人最高1萬元,補貼聽力殘疾兒童助聽器購置、驗配及調試費每人最高1.5萬元(含 6 次調試費),補貼肢體殘疾兒童假肢安裝費每具最高1萬元。
適配輔助器具后,除因康復訓練或矯治需要進行動態適配外,兩年內不再補貼同一種輔助器具。
送訓補貼
每月送訓不少于12次(每個訓練日計一次),按每人每月500元標準給予送訓補貼,每年最高可補貼12個月。
以上補貼對象實際產生康復費用低于補貼標準的,按照實際產生康復費用給予補貼;實際產生康復費用超過補貼標準的,超過部分由個人承擔。
如何申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殘疾兒童監護人向兒童戶籍所在地殘聯提交救助申請材料,填報《成都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申請審批表》。
申請康復救助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兒童身份證或家庭戶口簿;
2.《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區(市)縣以上殘疾等級評定機構、三級以上資質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
3.康復需求評估結論原件。
救助補貼對象如何接受康復服務?
經區(市)縣殘聯審批確定為救助對象的殘疾兒童,由其監護人自主選擇定點康復機構(定點康復機構名單可在兒童戶籍所在地殘聯查詢)。康復機構選定后,持殘聯發放的《轉介服務卡》到康復機構辦理注冊登記,接受康復服務。
可以選擇戶籍所在地之外的定點康復機構嗎?
經兒童戶籍所在地區(市)縣殘聯同意后,可以選擇其他地區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
定點康復機構可以更換嗎?
為了保證兒童有一個穩定、連續的康復環境,獲得最佳康復效果,康復機構一經選定,原則上一個救助年度內不得變動。
來源:成都殘聯
編輯:龍泉驛殘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