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信仰堅定的黨員
她們是英勇無畏的抗戰英雄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
AI還原了她們的影像
看著看著就哭了
在那些戰火紛飛的日子里
無數女性黨員
以非凡的勇氣與堅定的意志
投身到抗戰的偉大事業中
她們用柔弱的身軀抵擋殘酷的腥風血雨
站在爭取國家民族解放的前沿!
女戰士
20世紀30年代,神州大地已處于烽煙之中,在國事蜩螗之際,女性戰士們也同無數仁人志士一樣擔負起時代給予的重任,投身戰場,保家衛國,以閃光的人生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
女戰士
趙一曼
趙一曼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11月,趙一曼為掩護部隊突圍,不幸被捕。趙一曼被捕后,敵人對她施以酷刑,逼其招供,她寧死不屈,痛斥日寇的侵略罪行。1936年8月2日,在黑龍江珠河被敵殺害,犧牲時年僅31歲。
女戰士
李貞
李貞,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游擊隊,是新中國的第一位女將軍,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婦女學校校長,一二零師直屬政治處主任,參加了雁門關伏擊戰、百團大戰,協助白求恩開展工作,參加南泥灣大生產運動,被師部授予“勞動模范”稱號。
女戰士
李林
李林是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印度尼西亞歸國華僑。1929年回國后,她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來,她隨晉綏邊區工作委員會到雁北抗日前線,宣傳和組織工人、農民、學生參加抗日武裝;1938年春,率部馳騁雁北、綏南與日偽軍作戰,屢建戰功。
藝術家
在民族興衰與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文藝作品發揮了宣傳抗日、鼓舞士氣的重要作用,女性文藝工作者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她們揮灑著青春,在抗戰大后方的廣闊舞臺上,勇敢地開辟了另一番戰斗天地。
藝術家
田華
田華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1928年,田華出生于河北唐縣的一個貧困家庭。她12歲參軍,16歲入黨,在“帳篷舞臺”上為群眾演戲,在抗日戰爭的血雨腥風中迅速成長。回憶起當年,田華說:“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部隊打到哪兒,我就跟隨劇社演到哪兒。”
藝術家
秦怡
秦怡,中共黨員,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1922年,秦怡出生于上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1938年,武漢保衛戰打響,16歲的秦怡毅然離家,登上了由上海駛向武漢的郵輪,一心投奔抗日前線。經受著抗戰烽火洗禮,秦怡在中國南方各地輾轉。在重慶、成都的8年里,她加入到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文藝工作中,成了話劇舞臺上的“四大名旦”之一。
醫護人員
在硝煙彌漫的抗戰歲月中,女性醫護人員雖然無法像戰士們一樣親臨前線戰場,但她們卻以另外一種方式,運用自己精湛的醫學知識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救國于危難之間。在后方這片無形的戰場上,她們用自己的專長和愛心,書寫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救死扶傷傳奇。
女醫護
王琇瑛
王琇瑛,中共黨員,是我國第一位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一名從協和護校走出來的護理專家,曾任第五屆全國婦聯副主席。1942年國內持續戰亂,協和醫院被日軍占領,王琇瑛隨協和醫院部分師生輾轉遷往四川成都,在華西大學醫學院的協助下,開始籌備復校事宜。在華西壩的校園里,王琇瑛一面教授公共衛生護理課程,一面進行公共衛生護理的社會調查。她在培養公共衛生護理人才與宣傳衛生保健知識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
穿越歷史長河,這些杰出女性在硝煙戰火中挺身而出,自覺擔負起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的重任,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不朽的巾幗傳奇。她們英勇無畏的精神力量和高山仰止的理想信念,已然成為鼓舞我們不斷攻堅克難的強大精神動力,永遠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
今年是
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
1921—2025,歷史長河奔涌不息,奮斗征程波瀾壯闊。一艘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勠力同心、艱苦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今天
山河無恙、人民安康
背后有無數個“她”的奉獻
向她們致敬!
來源:中國婦女報、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公眾號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現在只需三步:
喜歡就給我個“在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