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和龍
是金達萊的故鄉
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的星星之火
燃起的地方之一
這里涌現出無數英雄兒女
蔡洙恒就是其中的一位
蔡洙恒,朝鮮族,1906年出生于吉林省和龍縣德新鄉金谷村的地主家庭。少年時,他先后在本村私塾和私立小學讀書。1923年,考入龍井東興中學,接受新思想的影響,經常參加學生運動。
20世紀30年代的關東大地,陰霾密布,年輕的蔡洙恒肩負起中共和龍縣委第一任書記的重任。縣委駐大砬子,下轄4個區委、35個基層支部,360名黨員的信任像火焰,在他胸中燃燒。不久,九一八事變的炮聲震碎了山河,他晝夜兼程穿梭于各區,在白色恐怖里點燃抗日救國的火種。
1931年秋,東滿特委發動“秋收斗爭”的決議傳來,蔡洙恒帶著干部們深入村屯。在金谷村自家地頭,他將新收的糧食分給貧苦農民,第一把火就此點燃。英東村的農民搶收莊稼,城巖屯的群眾沖進地主大院,開山屯兩千農民扛著木棒、鐮刀示威,“三七減租”的吶喊響徹山谷。他帶領群眾從零星斗爭到全區聯動,讓和龍大地燃遍反抗的烈焰。
上級曾指示他勸說父親辭去偽職,當父親提出利用身份掩護革命時,他如實匯報,卻因左傾思想被誤解為“界限不清”,免去縣委書記職務。孤身到異國岳母家的日子里,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黨會看清我的心。”當組織撤銷錯誤決定,他立刻返回金谷村,到咸樸洞發動群眾。同志們勸他避風頭,他卻笑道:“怕犧牲還干革命?”
1931年冬的一天,蔡洙恒與戰友路過平頂山找水喝,剛進門就聽見敵人搜查的腳步聲。他讓戰友和村民躲進小客屋,自己藏在門后。偽兵推門瞬間,他大喝一聲踢出一腳,趁敵人慘叫時奪過長槍向外沖。戰友脫險了,他的腿卻被子彈穿透,鮮血染紅雪地。當敵人圍上來,他拄著帶刺刀的槍撲向敵群,終因寡不敵眾被捕。
審訊室里,偽兵頭目咆哮:“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他昂首答:“我姓共,叫共產黨。有無產階級的地方,都是我的家。”酷刑讓他數次暈厥,誘降更被嗤之以鼻。一個風雪交加的傍晚,他被押往大砬子偽警署,在崎嶇山路上,背后突然射來罪惡的子彈。這位忠誠的革命戰士倒在漫天飛雪中,年僅25歲……
如今
和龍的群山還記得那個雪夜
一個青年用生命回答了什么是信仰
是他們血灑疆場,捐軀報國
為收復寸寸河山留下光輝的足跡
并為后人銘記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維
圖片來源 中共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
可參與優惠購票福利!
來源:中國吉林網
編輯:劉星彤
主編:曲翱 監制:陳尤欣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