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國訊(馬澤川)叫賣聲此起彼伏的喧鬧巷道,如今變成了暢通清爽的通道——祁東縣城一場持續十年的馬路市場治理,正書寫著城市管理新篇章。
清晨的林興巷,曾經是祁東縣最具煙火氣也最令人頭疼的地方。63家臨街店鋪與上百個流動攤位擠滿巷道,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緊鄰的加油站車輛進出困難,玉河小學的學生們在人群中穿梭,消防通道被攤販完全占據。
“每天早高峰就像打仗一樣”,家住巷口的老住戶陳阿姨回憶道,“買菜方便是真方便,但消防車進不來,救護車也開不動,誰家有個急事,心都提到嗓子眼。”
今年五月,這條自2015年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終于迎來徹底蛻變。
多部門聯合攻堅:十年頑疾一朝除
在祁東縣政府統籌調度下,周泉副縣長親自部署,城管局局長劉文勇帶領團隊聯合商務局、市場監管局、住建局等八個部門組建聯合整治專班,向十年頑疾發起總攻。
“整治不是簡單取締,而是民生與安全的平衡。”在整治現場,市政工作人員一邊安裝隔離護欄一邊介紹。硬件升級是基礎工程——治安監控攝像頭全天候覆蓋,隔離護欄實現人車分流,安全護欄守護行人安全。針對核心的占道經營問題,工作專班創新采用疏導與規范并舉的策略。
(圖:整治后的祁東縣街道,人行道暢通有序,實現人車分流)
劉文勇局長指揮城管隊員逐戶走訪,耐心解釋政策:“我們不是斷了大家的生計,而是提供更好的經營場所。”專班人員引導菜農前往新建農貿市場,同時協調市場方出臺優惠入駐政策。對于暫時不理解政策的攤主,執法人員采用“首違不罰+警示教育”的柔性執法方式,讓管理更有溫度。
從占道堵心到還路于民:馬路市場整治的“周泉方案”
這場整治行動背后,是祁東城管近年來創新治理模式的集中體現。在劉文勇局長的推動下,城管系統建立起一套精細化管理體系。網格化管理:將轄區劃分為責任網格,永昌執法中隊通過該模式實現重點區域全天候巡查,在水果市場、建設南路等區域累計整治占道經營44起;門前三包制度:洪橋中隊與沿街商戶簽訂責任書100余份,明確商戶責任范圍,激發共治熱情;多元共治機制:每月開展“環境整治開放日”,邀請市民代表參與監督評議,推動管理從“政府主導”向“多元共治”轉變。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市十亂”問題,城管隊員以“逐路清除,不留死角”為原則,僅永昌街道就清理門窗廣告、跨街條幅38個。這些“繡花功夫”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馬路市場變通途!城管局的民生答卷……
經過一個月的集中整治,林興巷煥然一新。曾經被堵得水泄不通的巷道,如今已變成暢通無阻的通道。人行道上的隔離護欄整齊劃一,車輛有序通行,學生上學路變得安全便捷。
在洪橋街道,類似的整治也在同步推進。城管與街道組織人員在轄區內三大集市規范攤位擺放,糾正電動摩托車未戴頭盔等違法行為,有效凈化了道路交通秩序。居民王女士指著暢通的巷道感慨:“現在接送孩子上學,再也不用在菜攤里擠來擠去了。特別是看到加油站門口暢通了,心里踏實多了。”
祁東縣城的改變不止于市容秩序。數據顯示,經過系列整治行動,永昌街道攤點占道經營類投訴數量明顯減少,信訪投訴辦結率達到100%。城市管理的提質增效,讓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城市治理新風尚:從執法到服務
祁東城管的轉變,不僅體現在市容整治上,更體現在服務理念上。五月初的一個夜晚,黃花公園內一名五歲女孩走失,城管局市政公用中隊工作人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過廣播尋人、分組搜尋、監控追蹤等方式展開地毯式搜索,最終在童趣園找到走失女孩。
“這面錦旗不僅是感謝,更是對我們服務理念的認可。”收到錦旗的城管隊員如是說。如今在祁東,城管不僅守護著城市秩序,更守護著市民的安全與安心。
當再次走訪林興巷時,正值放學時分。玉河小學的學生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出校門,沿著新安裝的護欄安全回家。巷口的加油站車輛進出有序,曾經被攤位堵得嚴嚴實實的消防通道清晰可見。
“馬路市場整治只是起點,”縣委常委、副縣長周泉表示,“我們將繼續做好后續管理,讓整治成效長效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