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鄒 芳、劉 虎、李萬豪
歷史深處,總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穿越時空,喚醒初心。近日,駐京某部組織官兵們走進北大紅樓,開啟一場“尋寶”之旅,感受跨越百年的信仰力量。
走進紅樓,聆聽歷史的“心跳”
靜靜矗立的紅磚樓里,藏著無數動人的故事。跟隨講解員,官兵們仿佛打開了歷史的收音機,調回那個風起云涌的頻道。
▲1921年的北大紅樓
▲如今的北大紅樓
在李大釗同志的辦公室,那些舊桌椅老書柜,見證了他為傳播真理奮筆疾書的日夜。在青年毛澤東工作過的閱覽室,官兵們感受偉人探索救國之路的艱難歷程。
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前,大家神情專注,時而低聲交流,時而凝神思索。這些老物件,不再是冰冷的展品,像一顆顆跳動的心,讓人真切感受到“追求真理”“敢為天下先”的熾熱。那份為理想燃燒的激情,穿越百年時光,依舊滾燙。
誓言回響,擦亮心中的“明燈”
在濃郁的革命氛圍中,重溫入黨誓詞儀式莊嚴舉行。“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 熟悉的誓言再度響起,飽含深情,字字千鈞,在古老的磚墻間回蕩。
這不僅是念誦,更是在擦拭心中那盞名為“初心”的燈,校準那顆名為“使命”的羅盤。
百年前,先輩們在此吶喊;百年后,我們在此承諾。這誓言,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是我們繼續前進的底氣。
接過“火種”,照亮前路
歷史的“電波”激蕩起內心的澎湃“電流”。在隨后的分享環節,幾位年輕同志敞開心扉,將內心的感悟轉化為鏗鏘有力的“時代心聲”。
薛韜
站在先輩們奮斗過的地方,那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如此清晰可感。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本無聲卻深刻的教材,提醒著我們“從哪里來”的精神原點。
周宇
以前總覺得“信仰”這個詞有點大,今天在紅樓里,它變得特別具體、特別親切。看到那些泛黃的書信、簡陋的用品,我明白了,信仰就是實實在在的付出和堅守。
王譯正
先輩們播下了革命的種子,我們的責任就是讓這棵大樹長得更茂盛。我們要把黨的優良傳統和奮斗精神傳承下去!
永不消逝,讓信仰的“電波”薪火相傳
走出北大紅樓,大家心潮難平。這座樓,就像一座巨大的精神燈塔。李大釗先生“鐵肩擔道義”的呼喊,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思想光輝,穿越時空,依然在為我們指引方向。
行程有終,精神永續。這次紅樓之行,是一次精神的“充電”。官兵們紛紛表示,將以更踏實的腳步、更飽滿的熱情,在戰位發光發熱,用實際行動證明:那份源自紅樓的信仰力量,永遠在我們心中跳動,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
主 編 |陳一凡
編 審 |張少波
編 輯 |王石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