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鳳凰山美景。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
龍江森工通北局公司高標準農田。
龍江森工樺南局公司標準化苗圃。
□文/攝 劉賀 本報記者 馬一梅 李健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龍江森工集團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政治建企”方針,以黨建“紅色引擎”驅動改革發展巨輪破浪前行。2024年,龍江森工集團營業總收入實現121.68億元,同比增長10%;利潤2.58億元,同比增長120%,主要經營指標均實現正向增長,用硬核數據彰顯了大型國企“頂梁柱”的使命擔當。
鑄魂 鍛造生態鐵軍 凝聚向心偉力
龍江森工集團黨委聚焦黨的政治屬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標、政治能力,切實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融于心、踐于行。
“第一議題”深入學、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舉辦讀書班研討學……集團黨委通過多種學習形式,堅持以上率下、示范帶動,深學細悟、汲取營養,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集團上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走基地、進林場,看亮點、學經驗,在觀摩中提升、在比較中趕超,傾聽拔節之音、感觸發展脈動……龍江森工集團黨委組織中層以上干部開展現場拉練觀摩活動,實地學習,爭創一流、加快發展已成為森工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思想的力量,總能標定前行的方向。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一場“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主題大討論持續在森工廣袤林海中發酵,頭腦風暴衍生的“蝴蝶效應”不斷向外延展輻射,“遠學塞罕壩,近學北大荒,管理學一重”的行動足跡亦同步遍及省內外,錨定目標、加快節奏、追求效率的思想意識一次次滌蕩更新著森工人的思想觀念,以學鑄魂、以學增智的濃厚氛圍正在形成,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向上力量在森工大地不斷匯聚。
開展特色宣講、舉辦專題黨課、舉行主題黨日……龍江森工集團黨委把“28字”建企方針、“135”發展戰略、“樹人樹木、開物成務”企業核心文化、“36字”生態鐵軍標準等一整套治企思路貫穿企業發展始終,形成林區廣大干部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
強基 激活紅色細胞 筑牢戰斗堡壘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黨建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紅色引擎”,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面對改革發展的時與勢,龍江森工集團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加速駛入發展快車道。
以提升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核心,全力構建森工“大黨建”工作格局,深入實施“林海先鋒”黨建品牌創建,持續規范黨組織設置,推進標準化黨支部建設,集團上下形成了載體統一、上下貫通的黨建品牌創建氛圍,黨建引領力和融合力不斷提高,龍江森工走出了一條“黨員爭先鋒、工作創品牌”的黨建新路徑。
持續深化中央、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常態化開展集團黨委內部巡察工作,通過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集團上下黨風廉政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全面從嚴治黨持續向縱深發展;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鞏固黨紀學習教育成果,一體推進學查改,確保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以作風建設新成效不斷贏得職工群眾信任擁護。
全面鍛造森工生態鐵軍,舉辦十四期鐵軍培訓班,分批次對集團中層以上干部、紀檢干部、林場場長進行封閉集中輪訓,針對黨員干部隊伍存在的“七種病癥”,開出“七治良方”,真正做到淬煉黨性、提升素質,強化作風養成。
人才培養堅持政治標準與價值導向一體落實,業績考核堅持黨建與業務考核評價緊密銜接,生態資源保護堅持“林長+”工作機制,生態產業堅持“黨建+生態+產業”……互融互通的大黨建工作格局已逐步建立,黨建引領為推動龍江森工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組織引領和保障,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龍江森工集團黨委堅持跳出森工看森工、跳出龍江看森工、站在全國看森工,始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的有機統一,在推進改革發展進程中,把出了正確方向、管出了發展大局、保證了堅決落實,集團發展動力和活力得以充分釋放。
黨建領航,鐵軍擔當。龍江森工集團一路披荊斬棘,一路凱歌行進,以一項項部署描繪發展藍圖,以一個個堡壘夯實基層基礎,以一面面鮮艷旗幟增添發展動能,不斷助推森工黨旗飄“紅”、產業透“綠”、民生添“彩”、改革增“勁”、發展提“速”。
躍升 先鋒引領突破 迸發綠色勢能
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龍江森工集團圍繞我省“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認真踐行“兩山”發展理念,探索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轉換路徑,深入實施“一場一品”“一局一業”戰略,扎實推進鵝、蜂、麻、籽、樹、藥、參、果、蔥“九個一”產業項目,高質量構建現代化生態產業體系,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建工作成效,做到黨建與中心工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在生態建設方面重點抓提升,切實履行生態保護和資源培育的主體責任,全面推進生態建設“專業化”“工程化”“智能化”和“大保護”“大修復”,統籌開展“護林658”和“森林經營234”行動,強化“林、田、河湖三長”協同工作機制,重點推進“數智森工”建設,搭建“數字森工云計算”架構體系,建成生態調度指揮中心和森林防滅火指揮中心,組建23支無人機應用中隊,形成“空天地”一體化生態監控網絡,連續15年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在生態產業方面重點抓突破,積極構建營林綠化、森林農業、森林食品、森林旅游康養、中藥材、林業碳匯、生物經濟等為主導的現代化生態產業體系,“一網兩庫四園百圃”建設工程初見成效,森林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30億斤,“森”標品牌產品包裝設計榮獲美國“繆斯創意設計獎”金獎,加快實現綠水青山高“顏值”向“金山銀山”高價值轉化。
在轉型發展方面重點抓創新,全力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2024年科技研發投入1.51億元,中國雪鄉獲評2024中國企業ESG優秀案例,樺南局公司農盛園食品公司獲評第二批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企業,東京城局公司與哈工大聯合研發的新型6MF-20-46背負式風力滅火機實現量產;積極探索“試點先行+標準引領+綠色金融賦能+碳匯產品開發+碳匯市場拓展”為一體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森林“碳庫”變“錢庫”;開辟生物經濟新賽道,林茂生物公司生物質加工生產線正式投產,年消耗生物質1.2萬噸。
與此同時,龍江森工集團不斷強化黨建賦能,持續在企業管理、民生福祉等方面聚焦發力,集團全級次企業虧損面、虧損額同比“雙下降”,三項制度改革獲評省屬企業第一,“瘦身健體”取得明顯成效。通過整合服務項目,組建民生服務中心、國營食堂、國營超市等務實舉措,實現了服務資源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將以改善民生為本的社會治理實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林區治理效能。
初心永擎,方可照亮前路;使命在肩,更需勇毅前行。新時代新征程,龍江森工集團黨委將繼續堅持黨建領航,持續答好時代之問、人民之問,書寫更加恢宏的森工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