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家棟 編輯/高莘)
據《日經亞洲》當地時間7月1日報道,小米汽車正準備擴大產能,并通過在工廠部署的1000臺機器人來應對其電動汽車的超高銷量需求。
小米汽車工廠 小米汽車官網
目前,小米汽車擁有的唯一電動汽車工廠位于北京,占地72萬平方米,廠區內還包括一家銷售門店、一個交付中心和一條測試跑道。工廠內部設有沖壓、壓鑄、車身制造、噴涂、電池組裝和整車裝配六大工藝流程。
日媒著重強調了小米的一體化壓鑄技術,該鋁合金壓鑄工藝能夠一次性制造出大型的車身部件。例如,在傳統制造工藝下,安裝在后輪上方的一個大模塊需要由72個部件焊接而成,焊接點多達840處。相比之下,壓鑄工藝則可以一次性壓鑄出一個大型部件,生產時間縮短近一半。
小米方面介紹稱,該公司與特斯拉是國內目前僅有的兩家擁有此類巨型壓鑄機的企業。同時,被壓鑄后的部件將會被輸送到貨架上接受高性能激光雷達傳感器的檢測,并以AI技術協助檢測缺陷。
其間的運輸送檢環節則通過自動引導車完成,從壓鑄到檢測,再到組裝,小米工廠均通過高度的機器人自動化實現。
小米工廠機器人組裝車身框架 小米汽車官網
《日經亞洲》表示,小米工廠選擇由自動導引車將成品部件運送給機器人,再由機器人組裝車輛的方式,替代了傳統工廠在巨大的傳送帶上裝配的流水線作業。得益于這種高度的自動化能力,小米工廠可以實現每76秒完成一輛新車下線,從而達到約1000輛日產量。
但這一銷量仍不足以覆蓋目前交付周期長達30周以上的小米SU7訂單,并且在6月末小米第二款車型YU7上市后,其創紀錄的訂單量也進一步對小米的產能提出了挑戰。
小米汽車APP截圖
6月19日,北京市政府表示,小米已斥資約6.4億元人民幣購置了約50萬平方米的土地,這也意味著,在即將竣工的第二家小米工廠之外,小米已經計劃打造第三家工廠來擴充產能。
外媒表示,按照小米YU7的上市后訂單表現,預計該車型有望成為比肩Model Y的爆款產品。根據數據統計,去年小米SU7在不到9個月的時間中,共售出25.6萬輛新車,而特斯拉Model 3的在華銷量為20萬輛。
按照小米汽車創始人雷軍的表述,小米YU7依舊將特斯拉同級車型作為對標產品,并在售價上稍低。面對該車型3分鐘20萬輛的訂單量,外界普遍認為影響小米汽車進一步增長的關鍵在于工廠產能。
作為對比,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公布的最新數據為40秒下線一臺整車,該工廠在2024年的交付量為91.6萬輛,年產能則為95萬輛。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