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一個孩子的字跡,往往能反映出他的精神面貌。
每年高考成績公布之時,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不知你是否留意到,每年高考出分后,網上總會掀起一波對“神仙卷面”的熱議。
這絕非偶然,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中,賞心悅目的書寫早已成為隱形的加分項。
今年遼寧省考生林汐禹,高考獲得715分的高分,出分瞬間,全場沸騰,他在接受采訪時電話不斷,甚至差點掛斷北大招生組的電話。
林汐禹高考語文134分,英語143分,他表示自己特別重視中英文的書寫,從初中開始便自覺持續練字。
還有湖北省考生李家慧,以660分的優異成績位列黃石地區第一名,其中英語成績144分,她的英語筆跡工整,答題卷面如印刷,連標點符號都工整如一。
筆記一經曝光,便迅速引發網友們的贊嘆:“這種字,分不高都說不過去!”,多位老師也在高考結束后將她的學習筆記精心收藏,用作教學參考資料。
的確,在一分壓倒一片人的激烈競爭下,寫字好的孩子真的很占優勢,而且不難發現的是,這些高分試卷的背后,是考生日復一日對書寫細節的打磨。
這樣的日常積累,讓孩子得以擁有一手漂亮的字跡,在高考的答卷上落筆生花,金榜題名。
01
2025年高考再次警示:
再不練字,孩子將無緣好大學
武漢新洲考生李森睿,高考獲高分保護,他目前已鎖定清華大學,而他的逆襲密碼就藏在日常習慣中。
高中三年,他一直堅持摘抄好詞好句,筆記收獲了老師們“賞心悅目”的一致評價。
福建省一考生高考總分665分,其中語文140分!憑借著語文成績拉分,位列全省文科第26名!
可見,在2025年這場高考大戰中,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已經把卷面優勢煉化成了殺手锏,在毫厘之間奠定勝局。
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卷面分嗎,至于這么夸張?但事實就是如此殘酷。
曾經看到過某省高考閱卷組組長曾透露一個事實:兩位作文水平相當的學生,字跡工整者平均比字跡潦草者多得5-8分。
這相當于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中,憑空多出上萬名的排名優勢。
如今高考采用電子閱卷系統,每個閱卷老師每天要看上千份卷子,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下,老師在每份試卷上停留的時間極為有限。
有高考閱卷老師曾調侃道:
“改卷的時候,遇到字跡潦草的卷子,我感覺自己像在破譯密碼,猜來猜去頭都大了;但要是碰上字跡工整漂亮的,眼睛瞬間就亮了,打分都忍不住‘手下留情’!”
就拿語文作文來說,同樣的內容,字寫得好的,輕輕松松上50 分;字寫得差的,40 分都懸。這近 10 分的差距,在高考中,能拉開的人數差距超乎想象。
很多家長們急于提升孩子的學科成績,卻忽視了培養其書寫能力,最終,反而錯過了最易提分的關鍵環節。
殊不知,在學業競爭中,真正吃暗虧的并非成績暫時落后的孩子,而是那些字跡潦草的學生。
孩子辛苦學習,為的就是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考上理想的大學,然而,如果因為字跡潦草而導致失分,實在是太可惜了。
再不練字,孩子或許真的將無緣好大學。
而書寫與成績的正相關性,不僅在2025年高考有所體現,歷屆高考高分學生中,也有不少人的字都寫的非常好。
2024年湖北武漢考生黃鄭煊語文成績145,學習筆記字跡清秀、整齊美觀。
被語文老師稱為“學神”的唐楚玥語文拿到146分,她從小就愛好讀書、練字,她的筆記還被學校作為典范進行陽光義賣。
曾掀起“卓越體”潮流的溫卓越同學,更是摘得深圳市文科第一名,作文得了滿分。
看到這些“神仙卷面”,如果你是閱卷老師,舍得扣分嗎?
他們筆下的字跡不僅是知識輸出的載體,更如同精心打磨的答卷門面。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
“卷面是知識的外交官,字跡是思維的說明書。”
欣賞他們的字跡,如同品鑒墨寶,一筆一劃都寫得工整有度,令人悅目;而細看他們的答卷,便能感覺到他們做題時思維清晰,每一步都想得很細致。
還記得火爆全網的“衡水體”嗎?
衡水中學為提升學生高考成績,獨創了“衡水體”書寫規范。
這種手寫印刷體橫豎一排、深淺統一、干凈整潔,能有效幫助學生在卷面書寫環節獲得高分。
堅持練字的孩子,未來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因為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今天每一筆的認真練習,都是明日考場上分數的保障。
當別人在考試卷面上因字跡丟分懊悔,你筆下的從容,正是對曾經堅持的最好回信。
02
字跡漂亮的孩子
人生永遠多一張底牌
表姐的兒子浩浩,小學時數學常考90 多分,成績穩居班級中上游,可升入初中后,他的成績卻直線下滑。
為了找到原因,我和表姐帶著試卷向班主任朋友求助。
班主任朋友翻看試卷時頻頻皺眉,最后指著數學卷說:“你看,浩浩的解題思路其實是對的,但這卷面實在太亂了”,她建議,想要提升浩浩的學習成績,得從練字入手。
起初,浩浩連基本筆畫都寫不穩,表姐一直監督他練習,平時寫作業時也讓他放慢速度,注意書寫規范。
三個月后的期中考試,浩浩的卷面煥然一新,更驚喜的是,練字讓他學會了靜心,審題時不再急躁,錯誤減少,成績也跟著提升了不少。
練字看著是練手,其實也是在練心。
寫好一個字,得全神貫注,一筆一劃慢慢來,很能鍛煉專注力,每天抽出十幾分鐘練字,慢慢就能沉下心,專注力上來了,寫作業、聽課的效率也會跟著提高。
當練字成為習慣,耐心與細心便融入了學習日常,難題也會在沉穩應對中迎刃而解。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從小便寫得一手好文章,但在參加年末歲試時,試卷被考官批評“書寫潦草,字不可辨”,判為三等。
于是,他開始發憤練字,每日臨摹《千字文》數十遍,堅持三十年埋頭苦練從不間斷。
剛開始,他只是模仿別人的字;后來,他不再盲目跟隨任何人,而是吸收各家之長,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經過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練習,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最終成為著名書法家,躋身“吳門三家”之列。
文徵明的習字毅力與書法造詣,雖然不是普通人能輕易達到的,但堅持每日十分鐘的練習,潦草的字跡也能得到很大改善。
而把字寫好,受益的不只是當下的考試,更是終身受用的珍貴技能。
在學生時代,字跡漂亮的孩子,更容易獲得老師的青睞,步入社會后,一手好字同樣能讓人脫穎而出。
在一些重要的場合,如商務會議、簽名留念等,漂亮的字跡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畢竟,能寫得一手好字,往往意味著這個人做事認真、有耐心、有毅力,這些品質正是很多企業所看重的。
國學大師曾仕強也曾強調過:
“從孩童,到成人,練字都是終身修行,年幼時培養專注力,成年后提筆盡顯修養。”
練字不僅僅是為了寫得一手好字,更是在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和品質,為孩子的未來人生增添一張有力的底牌。
請告訴孩子,現在一筆一劃的認真,他日收獲的不只是工整字跡,更是貫穿整個人生的隱形競爭力。
03
學習語文老師力薦的高效練字方法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曾說:
“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
他認為,練字時的筆法和了解字型結構很重要,光靠苦練而不懂技巧,往往效果不佳。
這一觀點,與現代書寫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下面為大家分享語文老師推薦,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的高效練字方法。
只要孩子能夠堅持練習,假以時日,一定能練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1.掌握基本筆畫與結構:
在開始練字之前,孩子首先要了解漢字的基本筆畫以及字的結構。
語文老師建議初學者頻繁練習基本筆畫,并逐步學習常見漢字的結構,筆畫要穩、要放松,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導致字形變形。
只有把基本筆畫寫好了,才能為寫出漂亮的漢字打下堅實的基礎。
2.保持正確的坐姿、握筆姿勢:
練字時,保持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才能確保書寫流暢、發力自然,避免養成難以糾正的錯誤習慣。
正確的坐姿要注意“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沿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正確的握筆姿勢要注意“三指執筆法”,握筆時力度要適中,不能過緊或過松。
長期堅持下去,書寫速度和質量都會顯著提升,也能減少孩子因姿勢不適導致的分心和疲勞,讓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3.確保安靜的練字環境:
練字不僅是手指的運動,更是視覺與思維的結合,因此,創造一個寧靜且舒適的練字環境十分重要。
環境安靜可以使孩子更加專注,而合適的桌椅高度則可以避免駝背現象,使手腕自然放松,保證書寫的舒適度。
家長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專門的練字空間,讓孩子在舒適的環境中享受練字的過程。
4.制定合理的練習計劃:
孩子的練字計劃應該科學合理,切忌急于求成。
可將練字分解成幾個階段,分階段對字形、筆畫進行專門練習,逐步提高孩子的寫字水平。
比如,第一階段可以重點練習基本筆畫,第二階段練習簡單漢字的結構,第三階段再練習復雜漢字和篇章書寫。
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地練習,孩子能夠穩步提升書寫能力,避免因為目標過高、進度過快而產生挫敗感。
5.借助范本與視頻教材:
互聯網時代,獲取書寫資源也很方便。
家長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聽課學習,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進步會更加明顯。
6.適度給予表揚與反饋:
在孩子練字過程中,及時給予積極的反饋與表揚,讓他們感受到壓力與成就感的平衡。
當孩子取得進步時,哪怕只是一點點,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
可以把孩子的作品放在家中顯眼的位置,作為一種藝術展示,孩子會產生強烈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對練字的興趣。
高考,是人生的一場大考,每一分都至關重要,而書寫,就是我們能牢牢把握在手中的“加分利器”。
家長們,從現在開始,重視孩子的書寫訓練,讓孩子學習高效的練字方法,相信通過努力,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令人羨慕的“神仙卷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