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權威發布|東營市召開東營職業學院2025年招生工作新聞發布會

0
分享至

6月26日,東營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東營職業學院2025年招生工作新聞發布會,邀請到東營職業學院黨委委員、學生工作處處長趙云華,東營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周秋紅,東營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招生負責人張全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趙云華介紹:東營職業學院成立于2001年7月,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東營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高校,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山東省優質高職院校、國家“雙高校”。獲評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資源50強、產教融合50強、服務貢獻50強。2024年學校以全省第3名的優秀成績通過首輪國家“雙高計劃”評價驗收,辦學實力躍升至全國高職院校第一方陣。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9萬人,教職工1070人。設有石油與化學工程學院、能源裝備制造學院、智能建造工程學院、數字財金與管理學院、信息與未來技術學院、生態與生物學院、文旅康養與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教育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學院等9個二級學院和1個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的航空學院。

一、建設智慧人文校園,育人環境大幅提升

學校坐落于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東營,東營市是勝利油田主產區,是全國最大的煉化基地、人均GDP連續多年位居山東省第一位,全市有13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蟬聯山東第一,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堅強保障。東營職業學院位于東營市城市中心區,學校擁有12000㎡大學生就業創業賦能中心、大學生事務與發展中心。學校聚焦學生成長全過程,構建入學、學習、生活、成長、就業、成才的評價鏈條,為每名學生量身定制“一生一庫”智慧評價系統。建成“東職即時辦”平臺,創新微網格治理模式,獲評高等職業教育治理現代化典型院校。實施學校全光網改造提升,獲評國家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桿校建設單位。

二、堅持以產定教,專業與產業精準對接

錨定服務端牢“能源飯碗”“糧食飯碗”,與黃三角生態治理和高效發展相適應、與山東省“十強”優勢產業相匹配、與東營“8+20”產業體系精準對接,建成石油化工技術、鹽堿地現代農業技術等10大專業群。匯集多方資源聯合開發核心課程和優質教材,建設實踐基地,依據工作場景建設教學場景,依據生產項目重構教學內容。一體推進教育教學與現代產業文化、現代信息技術、真實生產場景“三項融合”,開展國家級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與海克斯康等開展省級現場工程師項目,深化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培養齊魯工匠后備人才1017人。獲評全國資源建設優勢學校。

三、聚焦國家戰略,打造高水平專業集群

一是聚焦服務勝利油田和東營萬億級石化產業,建成山東省化工類首輪“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牽頭建設高端化工聯合體共同體4個,建成萬華等產業學院3個、產業創新研究院3個,為區域286家規上化工企業培養了50%以上技術骨干。瞄準戰略新興產業,建有氫能產業創新研究院、新能源電池與材料產業創新研究院。全面提升實驗實訓條件,建成全國石化行業示范性實訓基地、省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二是聚焦服務黃三角國家農高區和山東900萬畝鹽堿地綜合利用,建成全國首個鹽堿地特色農業專業群,入選山東高校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項目。深耕鹽堿地辦學30年,11名教師入選國家鹽堿地中心院士工作團隊。

四、提升教師能力,鍛造高素質“雙師”團隊

學校大力實施“五項工程”,開展“三說”活動,全員入企實踐鍛煉,特聘大國工匠等技能人才416名。獲評全國技術能手等66人次,建成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省級教學創新團隊等12個。擁有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博士等100余人,高級職稱教師380人。建成省級博士創新工作站14個、省級以上研發平臺18個,聯合開展生產性實踐項目30余個。

五、聚焦新質生產力,開辟產教融合新賽道

秉持“產教融合立校、科教融匯強校、創教融通興校”的發展理念,深入構建“引企、引產、引技、引匠”入校、“送教、送生、送技、送訓”入企的“四引四送”發展體系,努力提升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能力。建設首個區域高校新質生產力協同創新示范園,與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卓越工匠人才培養相結合,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提級數智化發展水平,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央企共建“班·墨學院”、海外工程技術學院、山東-老撾職業教育共同體。

隨著學校辦學水平的提升,生源質量也在逐年提高。2025年,我校設置招生專業44個,面向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招生計劃5800人,其中春季高考招生1200人。

目前,學校瞄準“十五五”高質量發展目標,堅定“三步走”戰略,實施“五年行動計劃”,堅持特色、乘勢而上,全力創建高水平技能型職業技術大學。


東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問:東營職業學院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從適應性、滿意度等方面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談談學校就業工作情況?


周秋紅說,孩子的未來發展,是每位家長最關心、最牽掛的事情,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成立了由書記、校長任組長的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全員參與,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重點幫扶困難群體畢業生。

建校以來,學校為社會培養輸送畢業生近10萬人,畢業生就業率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三年,考取專升本均在千人以上。我們與煙臺萬華、TCL格創東智等行業領軍企業、科研院所共建產業學院,與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推進現場工程師項目,開展訂單式培養,實現學生精準就業。石油化工專業畢業生進入中國500強企業等優質單位的比例達到25%,14名學生入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25屆畢業生已有20多位入職央國企,包括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商飛等。連續兩年獲評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學校獲評山東省就業工作“綠燈”先進單位。

學校創新創業氛圍濃厚,今年1.2萬平省級大學生就業創業賦能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有省級眾創空間,提供金種子培育、導師輔導、政策對接等全方位支持,畢業生連續6年獲評山東省十大創業之星,學校獲評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記者問:不少學生和家長通過各渠道向我們咨詢有關學生資助方面的政策問題,請問東營職業學院在這方面是怎么做的?


周秋紅介紹,為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我校構建了完善的、具有東職特色的“獎、助、貸、勤、補、免”六位一體資助體系,覆蓋獎勵、救助、助學貸款等多重渠道,既能緩解學生的經濟壓力,又能激勵學業發展。

一是獎學金:包括國家獎學金,每生每年10000元;山東省政府獎學金,每生每年6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每生每年6000元;山東省政府勵志獎學金,每生每年5000元。學校獎學金有兩類,其中,校長獎學金每生每年2000元,綜合獎學金每生每年1000元。

二是助學金:包括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700元,分為2—3檔;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學生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700元;學校助學金,每生每年800元。

三是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金融機構向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的信用貸款,優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間學費和住宿費,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20000元,在校期間利息由國家承擔。山東省國家助學貸款為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有貸款需求的學生可向戶籍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咨詢辦理。

另外學校還設有勤工助學崗、高校特殊困難學生免學費等多項補助政策,實現了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準幫扶和全方位保障。

記者問:山東省今年的高考成績于6月25日發布,許多考生和家長非常關心貴校2025年招生的相關情況,請詳細為我們介紹一下。


張全慶介紹,近幾年來,隨著我校辦學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我校招生錄取分數逐年上升,很多專業的錄取最低分都在400分以上。

今年,我校設置招生專業44個,面向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招生計劃5800人。其中,省內5384人,省外416人。省內計劃中,夏季普通類4337人,夏季藝術類220人,夏季專項計劃43人,春季高考1193人,春季高考專項計劃7人。

招生類型包括春季高考、夏季高考;招生科類包括普通類、藝術類、春季高考等。其中,藝術類招收美術與設計類、音樂類考生;春季高考招收化工與環境、機電技術、機械制造、車輛維修、建筑、財稅、電子商務、軟件與應用技術、數字媒體、網絡技術、現代農藝、畜牧養殖、藥學、學前教育、護理、旅游管理、藝術設計、酒店管理等18個類別考生。

我校的錄取原則是:對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的省區,根據考生高考總分,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按專業招生計劃數從高分到低分進行錄取,對未完成計劃的專業,進行征集志愿錄取。未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的省區,根據各省級教育考試主管部門按投檔比例提供的投檔考生名單進行錄取,對所有進檔考生,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錄取。

7月20日,我校將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歡迎廣大考生到校咨詢。

黃三角早報記者:我們了解到,東營職業學院設置了7個“3+2”專本貫通專業和3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請詳細介紹一下這兩類專業招生的具體情況。


張全慶說,山東省3+2專本貫通培養和中外合作辦學招生計劃都是面向山東省內夏季高考普通類考生。

我校與臨沂大學、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山東女子學院等6所本科院校開展專本貫通培養招生,涉及石油化工技術、應用化工技術、大數據與會計、現代物流管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園林技術、畜禽智能化養殖等7個專業,招生計劃共260人。考生進入我校專本貫通專業后,完成前三年專科階段教學計劃且考核合格者,進入本科院校學習兩年,畢業后由本科院校按規定頒發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往年專本貫通培養招生的最低錄取分數在一段線以上30分左右。

我校與俄羅斯烏法國立石油技術大學聯合開設石油化工技術和建筑工程技術等兩個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招生計劃180人;與馬來西亞世紀大學聯合開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招生計劃80人。學生畢業后,可以選擇到俄羅斯或馬來西亞攻讀本科和研究生,也可以選擇在國內專升本,或者選擇直接就業。

東營職業學院招生處聯系電話:0546-8060069

(來源:東營職業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齊魯壹點 incentive-icons
齊魯壹點
找記者,上壹點!
544713文章數 8185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桂阳县| 岳阳市| 保德县| 梅州市| 营山县| 丹江口市| 鹤峰县| 祁连县| 邵东县| 灵山县| 台江县| 行唐县| 阿图什市| 集安市| 涪陵区| 平江县| 阿坝县| 翁源县| 崇明县| 辽源市| 靖宇县| 鸡泽县| 神池县| 曲周县| 崇仁县| 如皋市| 马公市| 澳门| 光泽县| 尚义县| 吉木乃县| 嘉定区| 泸定县| 清水县| 太和县| 双峰县| 内丘县| 独山县| 德清县|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