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群眾新聞
7月2日,記者從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獲悉,近日教育部致函陜西省人民政府,同意以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基礎設立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學校標識碼為4161010828;同時撤銷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建制。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為公辦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由省教育廳主管。學校首批設置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動化技術與應用、計算機應用工程、應用化工技術、建筑工程等6個職業本科專業。學校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20000人。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的前身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1950年,1999年作為西北地區首家改制升格舉辦高職教育,2010年與陜西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合并組建成新的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辦學75年矢志工業強技,扎根西部、鑄魂精技,踐行服務裝備制造業辦學使命,因裝備制造而生、依裝備制造而立、隨裝備制造而強。先后兩次榮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是全國文明校園、全國高校黨建工作示范校、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全國機械行業骨干職業院校。2019年,作為西部唯一入選國家“雙高計劃”A檔建設院校;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在“軟科”全國高職院校榜單中排名理工類院校第一,辦學實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據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校長劉永亮介紹,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現有渭城(先進制造職教區)、經開(服務型制造職教區)、高新(產教融合示范區)三個現代化校區,全面開啟“一校三區”融合發展格局。背靠裝備制造行業,聚焦陜西增材制造、數控機床等重點產業鏈,開設了12個專業大類的67個專業,專業布局與陜西省34條重點產業鏈高度對接。
學校積極承擔全國教學診斷與診改等首批建設項目25項,率先填補陜西職教空白31項,近兩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數量位居全國第二,累計培育出二級教授10人、三級教授23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國家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等名師良匠競相涌現。
積極融入陜西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和咸陽市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開創了產教科城賦能新質生產力的全新模式,“柔性玻璃”等一批重大成果成功轉化。未來,學校將繼續傳承紅色匠心,堅守技能報國的初心使命,奮力擎起中國職教發展大旗,立足陜西、扎根西部、依靠行業、服務地方、放眼國際,在建設中國一流職業技術大學的新征程上接續奮斗。(來源:群眾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