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會實踐點助力李渡鎮暑期“三下鄉”
盛夏時節,依托青少年社會實踐點這一堅實平臺,南昌師范學院師生走進李渡鎮,開展為期三天(6月26日—28日)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聚焦安全教育、民生服務與文化傳承,為千年古鎮帶來了知識與溫暖,也讓青年學子在基層實踐中收獲成長。
安全教育進校園,守護少年成長路
在李渡中學,防溺水宣傳、應急救護培訓與交通文明勸導共同織就了一張嚴密的安全防護網。課堂上,大學生們結合江西本地真實案例,用生動的視頻、圖片向孩子們講解野外水域的危險,手把手傳授溺水自救互救技巧。在應急救護培訓環節,模擬人、包扎教具輪番上陣,學生們在志愿者指導下練習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不少孩子課后說:“原來急救沒那么難,以后遇到危險我也能幫忙了!”在校門路口,身穿馬甲的隊員們同樣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志愿者們微笑著講解交通法規;發現未佩戴頭盔的電動車駕駛員,他們主動上前普及安全知識,為孩子們的暑期安全加上了多重“防護鎖”。
暖心服務進敬老院,敬老愛老情意濃
李渡中心敬老院里,洋溢著陣陣歡聲笑語。大學生志愿者們為老人們量身定制了適老化急救課程,針對老年人常見的跌倒、噎食等情況,耐心講解處置方法,還現場演示了簡易包扎技巧。課程結束后,一場溫馨的互動活動拉開帷幕。志愿者和老人們圍坐在一起,你揉面、我搟皮,一起包出暖心餃子;廚房里,養生蘋果紅棗茶咕嘟作響,清甜的香氣飄散開來;烈日炎炎,甘甜的西瓜送到老人手中,大家邊吃邊聊,其樂融融。83歲的王奶奶拉著志愿者的手說:“娃娃們來了,敬老院比過年還熱鬧!”
文明實踐趣味多,非遺傳承潤童心
在李渡鎮焦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安全知識+”系列活動精彩紛呈。防溺水、交通安全宣講摒棄枯燥說教,以趣味問答、情景模擬等形式,讓孩子們在游戲中輕松掌握知識要點。其中,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剪窗花非遺體驗課,由三下鄉的隊員們化身“非遺小老師”。活動現場手把手教孩子們折紙、裁剪。在隊員們耐心指導下,不一會兒,精美的窗花就在孩子們手中誕生。“原來剪紙這么有趣,我要把作品貼在家里窗戶上!”小學生樂樂舉著窗花興奮地說。這場活動既播撒了安全的種子,又讓傳統文化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實現了安全教育與文化傳承的有機融合。
探秘千年酒文化,感受古鎮新魅力
在李渡鎮元代燒酒作坊遺址,大學生們開啟了一場沉浸式文化之旅。跟隨講解員的腳步,隊員們沉浸式探究古法釀酒技藝,觸摸古老的釀酒器具,感受地缸發酵的神奇。探究元明清古窯技藝,在古釀作坊親品原漿與酒糟蛋。在酒庫中,志愿者們聆聽相關的紅色故事,體驗傳統封壇儀式,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此次暑期“三下鄉”活動,依托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將豐富的教育資源精準對接基層需求。志愿者們帶來的安全教育、文化體驗等服務,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而青年學子們在深入基層的實踐過程中,也進一步了解了鄉村發展現狀,錘煉了自身本領。未來,李渡鎮將持續發揮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的平臺作用,吸引更多高校學子走進古鎮,開展多樣化惠民活動,讓青春力量為古鎮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供稿:李渡鎮)
---架橋鎮開展“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為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近日,架橋鎮積極對接江西科技職業學院開展“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在架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江西科技職業學院建筑與藝術學院“知行合一”社會實踐服務隊通過知識講解、互動問答、視頻播放、現場操作演示等方式,詳細講述消防安全、防溺水、雷雨安全、應急救援等知識,不斷提高青少年學生和家長的安全意識。
在架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踐隊成員們為小朋友們發放防溺水小知識宣傳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解防溺水的重要性、野外水域的危險性以及如何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
“防溺水‘六不準’大家記住了嗎?”“記住了!”實踐隊成員們通過互動問答的方式,不斷增強小朋友們的安全意識,同時為參與問答的小朋友贈送鉛筆等小禮品,不斷提高小朋友們問答積極性。
此外,實踐隊成員們還和小朋友們一同玩游戲,教小朋友們繪畫,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和小朋友們友好互動,解放天性。孩子們在實踐隊成員們的溫情陪伴中笑容滿面。
下一步,架橋鎮將繼續夯實安全教育,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多角度筑牢安全防線。(供稿:架橋鎮)
---駐村選調生變身“志愿填報導師”
“平行志愿怎么沖?沖、穩、保梯度如何設置?”“位次匹配是關鍵,招生簡章要重視,專業計劃看條件,熱門專業莫盲追,服從調劑需謹慎。”日前,在鐘陵鎮田南村,駐村選調生們正在為13名高考學子及家長提供“面對面”指導,幫助他們志愿填報“劃重點”“避雷區”。
高考結束后,鐘陵鎮田南村選調生在開展“陵”距離“上門聽”大走訪工作中了解到,轄區很多考生都希望在填報志愿時得到指導和幫助。駐村選調生廖宇波、李雅薇遂向學子和家長發放他們制作的志愿填報指南,圍繞“政策+技巧”展開深入講解,并結合本省往年案例,用通俗語言拆解核心規則,引導大家理性規劃志愿。
“一對一輔導填報”環節成為活動焦點。選調生們根據學科類別,將學子分為物理類和歷史類兩組,結合學生個人興趣、地區傾向,現場進行實操填報指導。在他們的耐心講解下,原本空白的志愿表逐漸填滿,學子們的目標也愈發清晰。
“志愿是起點,成長更重要。大學是探索期,哪怕專業不完美,也能通過轉專業、考研調整;哪怕選了熱門專業,也需持續努力。”活動尾聲,選調生給學子發放“專屬志愿清單”,上面標注了“沖穩保”院校、專業限報提醒和錄取概率評估,并附上寄語,引得家長們頻頻點頭贊許。
“以前總覺得填志愿是‘一錘子買賣’,今天才明白,它更像人生規劃的第一課。”考生家長胡大叔感慨道
自今年2月底鐘陵鎮開展“陵”距離“上門聽”大走訪以來,這批駐村選調生聽民意,訪民情,陸續開展了“電影進村”“愛心義診”等10余場民生服務活動。此次志愿填報指導,是他們在教育幫扶、人才振興領域的服務深化,既為幫學子圓夢,也是為田南村鄉村振興儲備“本土力量”。(供稿:鐘陵鎮 廖宇波)
---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暑期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暨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
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近日,溫圳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走進溫圳中心學校,開展“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暨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通過知識講解和互動問答等形式,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實用的安全教育課。
活動中,大學生志愿者結合真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們講解了防溺水的重要性、野外水域的危險性以及如何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志愿者們強調,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同學們要牢記“六不準”:不準私自下水游泳,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準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準不熟悉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志愿者們通過趣味問答、情景模擬等方式與學生們互動,鞏固防溺水知識。同學們踴躍舉手發言,分享自己對防溺水的理解和應對措施。“今天我學會了怎么救溺水的人,也知道了不能去河邊玩水,回家后我還要告訴我的弟弟妹妹。”一名參與活動的學生說道。
此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提高了學生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讓孩子們認識到防溺水的重要性。下一步,溫圳鎮將繼續夯實防溺水安全教育,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供稿:溫圳鎮)
---“快樂假期 安全‘童’行”
為豐富留守兒童暑期生活,增強安全防范意識,筑牢假期安全防線,近日,宋家村駐村工作隊聯合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本科生黨支部黨員志愿者,在宋家村“童心港灣”開展“快樂假期,安全‘童’行”主題活動。
活動中,志愿者們精心設計了多個互動環節。在“趣味英語小課堂”中,孩子們通過游戲學習簡單英語單詞,激發語言學習興趣;在“手工創意賽”上,大家和小朋友一起用彩紙、吸管制作創意作品,鍛煉動手能力。在防溺水宣傳環節,志愿者用動畫視頻和情景演示講解安全知識,并帶領孩子們模擬求救、互救場景,確保他們真正掌握避險技能。工作隊和志愿者還為每位孩子送上文具盒、彩筆等學習用品,鞋子、帆布包等生活物品,以及跳繩、拼圖等玩具。活動結束后,孩子們意猶未盡,村民家長們也對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贊不絕口。
下一步,宋家村駐村工作隊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交通安全、防溺水知識教育、文體娛樂活動,并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鄉村兒童幫扶,助力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供稿:池溪鎮 宋家村駐村工作隊)
進賢縣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
jx5622461@163.com
來源:進賢縣融媒體中心綜合
編輯:萬明
初審:楊春華
復審:萬朝暉
終審:周勇
請下方點一個“在看”
生活愉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