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廣元
您觸手可及的朋友圈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自西部計劃實施以來,無數志愿者用腳步丈量廣元的每一寸土地,用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廣元現代化建設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期主人公的故事吧~
2024年西部計劃志愿者秦剛強
服務于蒼溪縣白鶴鄉人民政府
一、加快轉變角色,主動融入基層工作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2018-2020兩年的軍旅生涯充滿挑戰與榮耀,在部隊中,我學會了堅韌不拔、勇于擔當,深刻理解了責任與使命。拉練和演練不斷考驗著身心極限,而這些經歷鍛造出我鋼鐵般的意志和堅定信念。退役之后進入大學繼續深造,2024年大學畢業之際面臨未來選擇,我毫不猶豫地投身西部計劃,期望將在軍隊中錘煉出的品質帶到更需要的地方,為國家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
崗前培訓期間,結識了許多來自五湖四海且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們懷著建設西部的美好心愿來到“紅色蒼溪,最美梨鄉”這片土地。
籃球場上的汗水,澆開了異鄉的友誼花。到崗第一天恰逢全縣籃球賽,我作為鄉籃球隊隊員參賽,通過一場場比賽逐漸融入白鶴鄉這個大集體。
到崗后我主要負責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告訴我“應急管理工作要時刻牢‘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對我而言,這不僅是工作,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從參與制定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到災害發生時的緊急救援、物資調配,每個環節都不容馬虎。
二、以練為戰,筑牢森林“防火墻”
作為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我有幸參與了白鶴鄉開展的森林防滅火演練,這不僅是守護生態的實戰預演,更是我融入這片土地、踐行使命的重要一課。
演練現場,模擬了森林突發火情的場景。隨著警報聲響起,各應急小組迅速響應,按照應急預案奔赴“火場”。滅火隊員們熟練操作風力滅火機、滅火水槍等設備,對“火勢”進行精準撲救;疏散組有序引導周邊群眾撤離至安全地帶;后勤保障組及時調配物資,確保救援工作順利進行。整個演練過程緊張有序,各環節銜接緊密,達到了預期效果。
這次演練,讓我深刻認識到森林防滅火工作的艱巨性和重要性。每一個環節都容不得半點馬虎,每一次配合都需要心有靈犀。作為西部計劃志愿者,我愿以青春為筆,以汗水為墨,在日常宣傳中傳遞防火知識,在巡查監管中筑牢安全防線。未來,我將繼續與白鶴鄉的干部群眾攜手,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
三、田間“志愿紅”,助農暖人心
在這個小麥豐收的時節,我跟隨同事走進了田間地頭,幫助脫貧戶搶收小麥。
站在金黃的麥田里,看著沉甸甸的麥穗在微風中搖曳,我既興奮又緊張。大家迅速分工,有的揮舞著鐮刀,熟練地割下麥子;有的將割好的麥子扎成捆,整齊地碼放在一起;還有的忙著把麥捆搬運到車上。盡管烈日炎炎,汗水濕透了衣衫,但沒有一個人喊累。
脫貧戶大爺大媽們臉上洋溢著感激的笑容,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這讓我心里暖烘烘的。我深知,對于他們來說,這一季的小麥是生活的希望,我們的幫助或許微不足道,但卻能讓他們少一些辛苦,多一份安心。
這次搶收活動,不僅讓我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與快樂,更讓我明白了志愿服務的意義。未來,我會繼續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始終牢記志愿者身份,在完成本職崗位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社區助老、校園助學、道路交通安全勸導等志愿服務活動,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400余小時,這些經歷讓我更深刻體會到志愿服務的價值——以點滴行動傳遞愛心,用真誠付出溫暖他人。
有人問我退役后為什么選擇西部計劃,我總想起新兵連第一次站崗,班長說:"哨兵的眼睛要像雷達,盯緊祖國的每寸土地。"現在我的"雷達"轉向了鄉野田壟,看炊煙升起的方向,聽溪水流動的聲音——這迷彩綠與志愿紅交織的歲月,正把"為人民服務"五個字,寫成沾著泥土味的詩。
- End -
編輯 | 徐韓丹
校審 | 陳 嵐
初審 | 蒲洪旭
值班編委 | 董 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