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尚未敲定訪華行程,美方就先給中方一個“下馬威”?事關中俄合作,美議員發出警告,敢買俄羅斯的石油就對中國加稅。那么,在出訪中國這件事上,美方都做了哪些準備?美議員為何警告中方不許買俄羅斯石油?
特朗普宣布中美進一步達成貿易共識后,外媒透露了他訪華計劃的最新進展。《日經亞洲》報道稱,美國官員正為特朗普的訪華行程制定具體計劃,預計今年晚些時候,特朗普就將率領由數十名CEO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
考慮到中美元首通話結束后,兩國高層間的溝通較之前密切了不少,特朗普本人更是如愿以償地拿到了訪華邀請函。有分析指出,主張對華接觸的觀點,正逐漸在華盛頓中占據主導地位,特朗普也更傾向于以協商而非對抗的方式同中方“打交道”。
事實上,美方態度的轉變,與其前期脅迫計劃未能奏效存在聯系。要知道,重返白宮后,特朗普政府一直在用“關稅大棒”逼迫中方讓步。然而,面對美方的威脅,中方不僅沒有妥協,反而還對美方祭出了反制措施。在施壓失敗的情況下,美方也只能轉向對話這條路,以此來降低雙邊關系中存在的風險。
只不過,以美財長貝森特為代表的“溫和派”占據上風,并不代表特朗普政府中的鷹派政客會就此善罷甘休。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就宣布了一則重磅消息,那就是他正在推動一項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的新法案,特朗普對此也表示了支持。格雷厄姆表示,如果中印兩國在法案通過后,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支持“普京的戰爭機器”,那么美國將對進口的中印產品加征500%的高昂關稅。
那么,格雷厄姆此舉究竟有何用意?有分析認為,從當前的俄烏局勢來看,美方不希望俄羅斯獲得更多外部助力,在戰場上繼續擴大戰果。據報道,在美方專注于中東局勢這半個月時間里,俄軍對烏克蘭境內的軍事設施、煉油廠等目標發動了大規模空襲,這讓兵源短缺、武器裝備不足的烏克蘭難以招架。
在此背景下,美方謀求對俄羅斯進行強力制裁,威脅中印買俄羅斯就報復,顯然是為了借此施加關稅壓力,阻止中印與俄羅斯在油氣方面的合作,進而讓中俄關系、俄印關系出現一定的裂痕。
而從中美經貿合作的角度來看,格雷厄姆這番威脅,大概也有敦促中國購買美國石油的考慮。以色列和伊朗停火后,特朗普就曾呼吁中方購買美國石油。如今,美議員禁止中國買俄羅斯石油,一旦該法案通過,那么美國石油就有望大規模登陸中國市場。總的來說,無論是為了盡快促成俄烏和談,還是為了離間中俄經貿合作,亦或是為了給后續遏華行動找一個借口,特朗普政府都極有可能通過該法案,屆時,緊張的中美經貿關系必將雪上加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