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公眾號:綠行太行之路
前言
2025年6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山東省發現,淄博、德州等市大氣污染防治部分重點任務落實不到位,違法排污問題較為突出。其中,督察發現,德州市錦冠冶金公司未經審批和產能置換,建成并投運2臺50噸和1臺80噸煉鋼電爐,新增煉鋼產能137萬噸/年。2022年以來共違規生產粗鋼67萬余噸[1]。
2013年,《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頒布,在持續加嚴的高壓態勢下,鋼鐵行業違規新增產能問題始終“屢禁不止”。同時,自2015年開始的中央環保督察,每輪督察都能發現產能問題。綠行太行最近整理了部分中央環保督察中發現的鋼鐵行業違規產能問題,范圍涉及河北、江蘇、河南、山東、山西、安徽、湖北、廣西八個省份。我們發現,被查處的違規產能問題主要表現為違規新建、擅自擴容、批小建大、重復使用淘汰產能指標用于產能置換等4個方面。此外,我們還關注到仍有5家企業存在僅發布整改措施而未實際落實整改或整改尚未公開、仍需持續監督的情況。
違規
類型
01. 違規新建
案例一:許昌市鑫金匯不銹鋼公司
督察情況
2023年11月22日至12月22日,中央環保督察發現,2017年以來,許昌市鑫金匯不銹鋼公司沒有實施產能置換,違規新增鋼鐵產能90萬噸/年。2017年,長葛經開區的鑫金匯不銹鋼公司在未實施產能置換、未辦理相關審批手續的情況下,違規新建1臺50噸AOD爐,新增不銹鋼產能達45萬噸/年。2023年,該公司又以技改名義,仍未實施產能置換、未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再次違規新建1臺75噸電弧爐和1臺50噸AOD爐,至少新增不銹鋼產能45萬噸/年。
整改措施
對許昌市鑫金匯不銹鋼公司實施整合重組,落實產能來源,2025年12月底前依法依規完成產能置換。
公開整改情況
小鐵觀察
因《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政策暫停,目前尚未看到公示。
我們關注到安陽匯鑫特鋼有限公司2臺40噸轉爐120萬噸/年煉鋼產能出讓給河南亞新鋼鐵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11月16日公告的河南亞新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節能降碳綠色技改示范項目(一期)產能置換使用安陽匯鑫特鋼有限公司其中的24萬噸/年煉鋼產能,留作亞新鋼鐵備用的96萬噸/年煉鋼產能擬出讓至河南鑫金匯不銹鋼產業有限公司,用來建設《河南鑫金匯不銹鋼產業有限公司200萬噸精品不銹鋼項目》,公示期2024年3月13日至2024年3月21日,與違建項目無關。
違規
類型
02. 擅自擴容設備
案例二:西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
督察情況
2017年8月10日至9月10日,中央環保督察發現,濱州市、聊城市放任新增鋼鐵產能項目建設和投產,濱州市西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違規將一座1080m3高爐擴建到1280m3,新增36萬噸煉鐵產能。
整改措施
2018年1月19日,濱州市西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2號高爐停爐進行爐襯改造;1月20日,1號高爐停爐進行爐襯改造。1月26日,2座高爐均完成改造,壓減違規新增36萬噸煉鐵產能。
公開整改情況
整改完成。 2018年1月,西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將2座已擴建至1280m3高爐恢復至原1080m3,違規新增的36萬噸煉鐵產能完成壓減。
小鐵觀察
根據公開整改情況來看,該企業擴建的36萬噸產能已經整改完成,但是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21年4月21日發布的一文章中顯示[2]:“堅決淘汰一批”任務清單 <鋼鐵> 中西王特鋼有限公司(西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退出高爐設備依然為1280m3,且對應產能為118萬噸。
注:該文件的官方發布未檢索到,退出時間2022年
2024年10月,西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名下鋼鐵產能指標被拍賣。2024年9月4日第一次拍賣的設備是1280m3高爐,對應產能指標為118萬噸[3]。9月6日將設備修改為1080m3高爐,但是產能對應的仍然為118萬噸。拍賣價值未發生變化[4],這導致有可能會讓違規新增的36萬噸產能重新進入市場。
違規
類型
03. 批小建大
案例三:武漢鋼鐵有限公司
督察情況
2023年5月至6月,《2023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指出:2013年以來,國家明確要求嚴禁鋼鐵行業新增產能。2023年5月現場調察發現,湖北省部分鋼鐵企業批小建大,違規新增鋼鐵產能問題突出,相關部門審核把關不嚴。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獲批開工建設的7號3200m3煉鐵高爐也存在批小建大問題,該高爐2022年11月建成投產后實際爐容約3900m3,新增煉鐵產能約45萬噸。
整改措施
依規完善產能置換整改方案。按照項目建設時的產業政策要求,根據項目實際建成產能,武鋼有限公司、大冶特殊鋼公司運用市場化方式購買合規鋼鐵產能指標,補充完善產能置換方案,確保項目建成產能與公告產能置換方案一致。已完成產能置換整改方案公告的項目,須按整改公告產能規模對設備進行優化改造,達到整改標準要求。
公開整改情況
小鐵觀察
2024年11月23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公開了關于《武鋼有限七號高爐環保提升大修改造(重新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檢索公開信息,未見落實產能置換方案。
違規
類型
04. 已使用過的淘汰產能指標
用于產能置換
案例四:湖北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督察情況
2016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中央環保督察發現,經濟和信息化部門產能置換工作不嚴不實。2015年6月,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將荊州群力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大元分公司、宜昌市福龍鋼鐵有限公司兩個已使用的淘汰產能指標再次作為咸寧金盛蘭鋼鐵項目產能置換指標來源,弄虛作假。
整改措施
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嚴控違規新增產能;建立從嚴從實的產能置換工作機制。
公開整改情況
完善修訂《湖北省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細則》;產能過剩行業建設項目嚴格執行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產業發展布局規劃和行業規范準入條件;省紀委和省監察廳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依法依紀進行了調查處理。
小鐵觀察
從湖北省制定的整改措施和公開整改完成情況來看,內容模糊不清,看不到實際的行動方案,據公開信息顯示,湖北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確實沒有相關的實質性整改內容,直至2023年1月,國家長江辦通報了2022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5],又指出咸寧市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產能問題,明確該企業有2座1350m3煉鐵高爐未落實產能置換指標,新增煉鐵產能260萬噸,2臺120噸轉爐所用部分產能置換指標實際已被用于其他項目,在2022年6月現場調研發現,未落實整改,且2021年8月又建成1座120噸脫磷轉爐,一直違規用于煉鋼,變相新增煉鋼產能140萬噸。
截止發稿日,我們查到該企業2023年5月30日,在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公開了產能置換整改方案公告[6],對比2015年6月13日《省經信委關于湖北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建設項目產能置換方案的公告》,發現整改方案中對煉鐵部分的產能指標進行了公示,煉鋼產能部分僅對宜昌市福龍鋼鐵有限公司的30萬噸的產能置換指標作了替換,已使用過的荊州群力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大元分公司的產能并未替換,產能整改方案存疑,同時,也未見1座120噸脫磷轉爐(煉鋼產能140萬噸)的產能置換方案或者其他相關整改措施。
案例五: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第一輪督察
1
督察情況
第一輪督察。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督察發現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執行國家環評批復要求,至今未落實環保部2009年環評批復中“上大壓小”的要求;且未執行邯鄲市政府及邯鄲市環保局要求淘汰相關設備的決定。
2
整改措施
對900m3高爐及其他生產設施深入調察,按要求采取關停、封存、完善手續等措施,確保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到位,切實落實有關環境保護要求。
3
公開整改情況
1座900m3高爐已于5月27日(2016年)停止生產并封存,目前已取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和工業和信息化部核準,在手續完善前不得恢復生產。
“回頭看”督察
1
督察情況
2018年5月31日至6月30日,中央環保“回頭看”督察發現,邯鋼公司作為大型“城中鋼廠”,2016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指出其存在違規高爐淘汏不到位問題。督察發現,邯鋼公司雖于2016年5月對該高爐進行封停,但一直尋求為該高爐補辦有關環保手續;邯鋼公司西區鋼鐵項目“上大壓小”要求落實不到位、批建不符,2018年5月前長期違法生產。
2
整改措施
徹底封停,永不復產。強化監管,依法依規生產。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指出的邯鋼公司西區鋼鐵項目“上大壓小”要求落實不到位、批建不符,2018年5月前長期違法生產問題。邯鋼公司于2018年5月完成了驗收,完善了相關環保手續。
3
公開整改情況
第二輪督察
1
督察情況
2022年3月23日至4月23日,第二輪督察發現,第一輪督察及“回頭看”指出河鋼集團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違規建設的1000m3高爐淘汰不到位。該高爐2011年就應關停,一直違規生產,督察指出后才封停但未拆除。 此次督察發現,河北省和邯鄲市已將其列入2018年鋼鐵行業去產能任務,其產能不能用于置換,但企業仍于2019年違規將該1000m3高爐用于舊廠區搬遷產能置換,作為正在建設的新廠區置換產能指標來源之一,相關部門和上級公司審核把關不嚴。
2
整改措施
制定與邯鋼公司1000m3高爐等量產能退出方案,按規定程序履行審批手續,2022年12月底前完成相關工作。邯鄲市健全機制、完善制度,壓實行業和屬地監管責任,加強建設項目審批信息共享,定期開展聯合檢查,重點整治去產能不力、虛假置換產能以及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建不符等違規建設問題和隱患,嚴防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3
公開整改情況
制定整改方案。邯鄲市全面梳理化解產能工作,重點排查去產能不力以及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建不符等違規建設問題和隱患。
小鐵觀察
河北省邯鄲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歷經2016年封存、2018年"回頭看"、2022年三輪督察仍未能徹底解決1000m3高爐問題,甚至又用于產能置換了。
第二輪督察中,整改措施中提到的制定與邯鋼公司1000m3高爐等量產能退出方案,截止目前,公開產能置換信息中未見相關公示或者公告。
總結
從歷年中央環保督察情況來看,中央環保督察幾乎每次都能發現鋼鐵產能問題,而問題整改存在多次督察仍未整改、整改實質難落實或整改情況模糊不清等問題。這凸顯了整改監督的長期性和復雜性。為確保整改到位,我們建議中央環保督察組對整改落實進展情況進行持續跟進,堅決杜絕企圖敷衍了事的行為。同時,應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提高企業違規成本。此外,建議整改完成公開信息要詳實全面,將整改問題、整改措施、整改進展及整改材料等一并公開,便于社會監督,確保整改工作真正取得實效,推動鋼鐵行業綠色發展。
中央環保督察存在違規產能問題的部分企業附錄
點擊看大圖
參考資料
[1]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2025.06.23, 山東省淄博德州等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短板
https://www.mee.gov.cn/ywgz/zysthjbhdc/dcjl/202506/t20250623_1121759.shtml
[2]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2021.04.20, 山東“堅決淘汰一批”任務清單煤礦共27處 合計產能3400萬噸
https://www.coalchina.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id=128443
[3] 阿里資產, 2024.09.04, 【第一次拍賣】西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名下鋼鐵產能指標
https://sf-item.taobao.com/auction_his.htm?spm=a213w.6688509.0.0.586e7ff0EOOdfG&id=831648892330&version=0
[4] 阿里資產, 2024.09.06, 【第一次拍賣】西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名下鋼鐵產能指標
https://sf-item.taobao.com/auction_his.htm?spm=a213w.6688509.0.0.3c367ff0PVGpZH&id=831648892330&version=1
[5]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2023.01, 《省長江辦關于印發2022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湖北省問題整改方案的通知》鄂長江辦〔2023〕1號文件
[6]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2023-05-30, 湖北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優特鋼項目產能置換整改方案公告(2023年第8號)
https://jxt.hubei.gov.cn/fbjd/zc/qtzdgkwj/gsgg/202305/t20230530_4684465.shtml
本項目由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會竹溪計劃和長江流域生態保護慈善信托提供資助。
長江流域生態保護慈善信托由合一綠色公益基金會·成蹊計劃進行支持,推動信托目的“長江流域中下游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恢復”實現。文中內容不代表支持方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