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彈是基于氫彈改出來的。氫彈是比原子彈還猛的那種核武器,靠核聚變放出巨大能量。鈷彈呢,就是在氫彈外面裹上一層鈷-59。這鈷-59是自然界里常見的金屬元素,平時挺老實,但在氫彈爆炸的高溫高壓下,它就變身了。
爆炸時,氫彈釋放出海量中子,這些中子撞上鈷-59,把它變成放射性很強的鈷-60。鈷-60可不是啥好東西,它會放出伽馬射線——一種特別厲害的輻射,能穿墻透地,直接打到你身體里。這種射線威力大到什么程度呢?1.17 MeV和1.33 MeV的能量,聽著可能沒啥概念,但簡單說,就是能輕松破壞細胞里的DNA,讓人得癌癥或者直接掛。
鈷彈的殺傷力,主要不是爆炸那一下有多響,而是它能搞出持久的污染。普通核彈炸完,輻射過幾天、幾周就消得差不多了,可鈷彈不一樣。鈷-60的半衰期是5.27年,也就是說,它一半的放射性得過五年多才消失,全部清干凈得幾十年。爆炸后,鈷-60會變成塵埃,飄到天上,再被風吹得到處都是,落在地上、水里,哪兒都跑不了。
要是真有一顆鈷彈在高空炸了,那些鈷-60塵埃能繞著地球跑,污染全球。伽馬射線會一直放,土地不能種莊稼,水不能喝,空氣都有毒,幾十年里人類壓根沒法正常活下去。這不光是炸死人,而是要把整個生態系統都搞垮,地球直接變“死星”。
原子彈靠核裂變,爆炸力強,輻射衰得快;氫彈是裂變加聚變,威力更大,但輻射也主要集中在爆炸后短時間內。鈷彈呢,它是故意設計來制造長期污染的,爆炸只是個開頭,后面才是真正的“慢性殺手”。
理論上,一顆夠大的鈷彈,能讓地球表面全被鈷-60蓋滿,哪兒都逃不掉。不過說實話,要真造出來,技術上挺麻煩,比如鈷-59得用一大堆,加工也費勁,散布均勻更難。而且,誰用這玩意兒,自己也得跟著遭殃,壓根不劃算。
鈷彈這東西,最早是1950年一個叫利奧·西拉德的科學家提出來的。這哥們兒不是一般人,匈牙利裔美國物理學家,當年參與過曼哈頓計劃,幫著造出了原子彈。但他后來特別反對核武器升級,覺得這玩意兒遲早毀了人類。
那年2月26號,他在芝加哥大學的廣播節目里說了鈷彈的設想:把鈷-59包在氫彈上,炸了之后鈷-60到處飄,五年內就能讓地球上的人死光。
西拉德不是想造這東西,他是想嚇唬人,讓大家別瞎搞核軍備競賽。他的想法很直接:你們再這么玩下去,真能把自己玩死。可惜,他這警告雖然聽著嚇人,但沒真攔住冷戰那會兒的軍備狂熱。
西拉德一說鈷彈,科學界炸了鍋。有人開始算,要造多大的鈷彈才能真把地球搞廢,結果發現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操作太難。1957年,英國人在澳大利亞馬拉林加搞了個核試驗,試著加點鈷看看效果,結果鈷-60沒生成多少,污染壓根沒理論上那么夸張,實驗就擱置了。
冷戰那會兒,美蘇都在比誰的核彈更牛,但鈷彈沒啥人認真研究。為啥?一是造起來太費勁,二是有這技術還不如多造幾顆氫彈來得實在。1971年,蘇聯在挖運河時不小心弄出點鈷-60,但那也不是故意造鈷彈。所以說,鈷彈更多是個嚇人的概念,真干的人不多。
鈷彈聽著牛,但實際有好多攔路虎。鈷-59得用好多,成本高得嚇人;爆炸后鈷-60咋均勻散出去,也是個大問題。最關鍵的是,誰用這玩意兒,自己也得跟著倒霉。冷戰時大家比的是威懾力,不是真想同歸于盡,所以鈷彈就一直停在紙面上,沒真變成現實。
鈷彈要是炸了,最大的麻煩是環境污染。鈷-60塵埃飄到哪兒,哪兒就完蛋。土壤被輻射搞壞,莊稼長不了;水源有毒,喝了就死;空氣里都是伽馬射線,吸口氣都危險。更別提森林、草原啥的,全得崩塌。食物鏈一斷,動物死光,生態系統直接歸零。
而且這污染不是一天兩天,鈷-60半衰期5.27年,意味著幾十年里地球都得這么熬著。到時候別說種地養魚了,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問題。有人算過,要是鈷-60真鋪滿地球,人類可能得躲地下好幾代,等輻射散了才能出來。
對人來說,鈷-60的伽馬射線就是個噩夢。這玩意兒能穿透身體,直搗DNA,短時間大劑量照射,直接得急性輻射病,吐血、掉頭發,沒幾天就沒了。長期小劑量呢,就是癌癥、基因突變,生出來的孩子可能畸形,人口得狂降。
社會也得亂套。醫院治不過來,經濟停擺,政府管不了,搶吃的搶喝的到處都是。想想都覺得慘,人類文明可能倒退到石器時代,甚至更糟。
鈷彈要真造出來,國際局勢肯定更緊張。誰有了這東西,其他國家不得嚇得趕緊也搞一套?軍備競賽再升級,擦槍走火的風險更大。最要命的是,這玩意兒沒啥戰略意義,誰用誰死,大家一塊完蛋,壓根沒法打仗用。倫理上也說不過去,炸個城都算殘忍了,這直接毀地球,誰敢擔這責任?
鈷彈聽著嚇人,但真造沒那么容易。先說原料,鈷-59不是隨便弄點就行,得工業級規模開采加工,成本高得離譜。再說技術,氫彈本身就夠復雜了,還得保證鈷-60均勻散出去,難度不是一般大。還有個問題,誰用這玩意兒,自己也得被輻射波及,完全違背軍事邏輯。
國際上也有法律管著。《日內瓦公約》啥的,早把這種滅絕人性的武器列為禁區。誰敢造,誰就是全世界的敵人,政治上也玩不轉。
冷戰那會兒,鈷彈的概念讓大家意識到,核武器再這么搞下去,真得出大事兒。1954年,聯合國開始推核軍控,1958年美蘇英在日內瓦開會,聊怎么禁核試驗。折騰了好幾年,1963年簽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說只能地下試,地面上的不許搞。這條約沒直接提鈷彈,但把核試驗框死了,鈷彈這種怪胎自然沒啥發展空間。
鈷彈這東西,讓人不得不反思:科技到底是干啥用的?西拉德當初提出這概念,是想讓大家清醒點,別老想著造更狠的家伙。可現實是,軍備競賽還是沒停過。鈷彈沒造出來算人類走運,但它留下的教訓挺深刻:科技得有底線,不然真能把自己玩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