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傾全黨之力推動的“大罷免”將于7月26日進行首輪投票。為助攻“大罷免”,賴清德近期親自上場展開“團結十講”。但據臺媒觀察,賴清德“團結十講”前四講內容不但未達到給“大罷免”催票的效果,反而加劇島內政治分歧,離“團結”的主題越來越遠。
圖源:臺媒
賴清德“團結十講”第一講談猛犸象、第二講喊“打掉雜質”、第三講稱“表決不是多數就贏”,被島內輿論批為“亂講”,藍白陣營抓到把柄也展開猛批。昨晚(7月1日)“第四講”, 賴清德談臺灣防務,指責“在野黨”砍“防務”預算,被藍營反批“惡性不改,又再造謠”,只會操作“大罷免”怪罪藍白,是真正削弱臺灣安全的罪人。
島內民調顯示,自賴清德開講以來,“大罷免”聲勢反而受挫,綠營內部憂心其亂講持續給藍白陣營提供彈藥,會使中間選民與本來不想投票的藍營支持者為“教訓民進黨”出來助攻反罷免投票率,因而希望賴清德盡快停止亂講。
據臺媒報道,一位民進黨籍民代坦言,賴清德“團結十講”前三場他一場也沒聽完,因為內容非常不對焦,讓他聯想到“柯建銘上身”,恐怕對中間選民缺乏號召力——
黨內高層既然勒令柯建銘“大沉淀”,盼賴清德也別犯同樣的錯誤。
另有綠營人士說,“團結十講”當初沒有經過黨內討論,令許多人都感到突然,認為對于助攻罷免效果有限;另外,“十講”內容也并非罷團需要的火力。
“臺獨”分子蔡丁貴指賴清德的“文膽”是草包,“完全不懂罷免團體的心思”,認為“團結十講”不會達到“招魂”的效果。
政治立場偏綠的島內媒體人也難以為其護航,出身綠營的政治評論員陳淞山2日分析,從“美麗島電子報”6月最新民調可以看到,賴清德的“雜質說”引發不少中間選民的不滿,也讓反對陣營找到突破口;親綠名嘴溫朗東批評賴清德“團結十講”是嚴重的戰略錯誤,影響“大罷免”,宜盡速調整、喊停。
賴清德應該沒想到,“團結十講”還沒團結臺灣,卻先讓自己陷入“雙輸”的境地。而反觀藍營政治人物及反綠名嘴,對賴清德的亂講則反諷“叫好”,希望賴清德繼續“二十講”“三十講”。
臺北市長蔣萬安指出,臺灣民眾關心的議題是用電、關稅等,而不是只搞政治不做正事,他“希望賴清德繼續講”。
新北市長侯友宜2日表示,盼賴清德能夠根據事實,減少不必要的爭議,不要把“團結十講”變成“分裂十講”,這是不好的。
不然就多做事、少說話,努力讓臺灣更好才是目標。
中國國民黨籍民代柯志恩2日在臉書發文痛批賴清德的“團結十講”“謊言依舊,自毀人格”,并質疑其背后暗藏“大罷免”的政治盤算,企圖通過仇恨動員催出基本盤。她更質疑——
7月26日投票之前不知還會有多少抹黑攻勢、政治操作,甚至是否再出什么陰招手段,實在難以預料。
針對賴清德的所謂“團結十講”,國臺辦今天再批其在“賣臺”“毀臺”的邪路上一條道走到黑,是不折不扣的“和平破壞者”、徹頭徹尾的“戰爭販賣者”、名副其實的“麻煩制造者”,并宣示大陸對任何“臺獨”分裂行徑決不容忍、決不姑息。
來源 | 海峽新干線
讀完點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