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嫖不動了,每月1萬夠花”。
見過手撕前任的,還是頭次親兒子開直播手撕親爹的。
75歲的老藝術家何慶魁,曾是春晚上的“金子招牌”。
如今“退休”多年后,又被兒子在直播間來了個致命暴擊,將他再次推到了輿論的頂端。
親兒子直播 “背刺”
何樹成并非第一次在直播中爆料自家丑事。
之前,他就講過跟著父親去趙本山那兒借錢的尷尬經歷,當時年少不懂事的他,在趙本山辦公室隨意拍照,最后錢沒借到還挨了批。
他還爆料稱,當年范偉為了給自己加戲,對父親各種討好,拍完戲后卻立刻刪了聯系方式。
如今看來,何樹成似乎已經習慣了用這種爆料家人隱私的方式來吸引流量,只是這次,他的話對父親的傷害實在太大。
可有一些網友好奇,何樹成到底是何慶魁和誰的孩子,怎么說話這么口無遮攔的。
三個女人的愛恨糾葛
說起何慶魁的感情,那可稱得上是一部非常坎坷的感情戲。
何慶魁出生在吉林松原扶余市的一個貧困小村子,家里靠在松花江邊捕魚為生。
小時候的他體弱多病,干不了重活,后來被送進村里劇團,從此與文藝創作結下不解之緣。
1968 年,在農安縣菜市場賣魚的何慶魁,遇到了下鄉知青張艷茹。
張艷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地嫁給了這個窮小伙。
結婚時,他們連個像樣的房子都沒有,只能擠在生產隊倉庫,用木板搭床,貼個喜字就算完成了終身大事。
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何慶魁一心撲在創作上,家里家外全靠張艷茹操持。
最艱難的時候,家里連買鹽的錢都湊不出來,張艷茹就偷偷去給人縫補衣服掙點零錢。
1989 年,何慶魁創作的拉場戲《包袱》在吉林省文藝匯演中斬獲創作一等獎,事業終于有了起色。
可就在這時,另一個女人走進了何慶魁的生活,打破了原本的平靜。
1992 年,扶余藝術團副團長高秀敏偶然來到何慶魁的魚攤,隨口問他會不會寫劇本,并表示寫一個給 200 塊錢。
何慶魁抓住了這個機會,連夜趕寫出《誰娶誰》,這個劇本大獲成功,高秀敏的表演也獲得省級大獎,二人由此開啟了長達 20 年的合作。
何慶魁為高秀敏寫了許多優秀劇本,如《兩枚戒指》《賣拐》《賣車》《心病》等,他們的作品登上春晚舞臺,讓高秀敏成為家喻戶曉的 “小品女王”。
在合作過程中,何慶魁與高秀敏的關系逐漸超越了工作搭檔,發展成了戀人。
彼時,他們都已有家庭,可感情的事往往不受控制。
高秀敏為了何慶魁選擇凈身出戶,而何慶魁卻沒有立刻與張艷茹離婚。
于是,一段復雜的 “三人關系” 持續了 12 年之久。
在這期間,高秀敏陪著何慶魁擠在出租屋,熬夜創作劇本,他們是事業上的靈魂伴侶;而張艷茹則獨自在老家拉扯孩子,默默承受著丈夫不在身邊的孤獨。
何慶魁在兩個女人之間搖擺不定,既放不下與高秀敏的藝術激情,又對張艷茹和孩子心懷愧疚。
直到 2005 年,命運給了何慶魁沉重一擊。大兒子何樹春遭遇車禍身亡,僅僅 10 天后,高秀敏又因心臟病突發猝然離世。
接連失去至親的何慶魁,在雙重打擊下,終于回到了張艷茹身邊。
可這段被傷害過無數次的婚姻,早已千瘡百孔,即便何慶魁想要彌補,也無法完全修復曾經的裂痕。
2015 年,張艷茹也因病去世,何慶魁再次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人。
晚年新戀情
在張艷茹去世僅一年后,何慶魁再婚了,新娘是一位比他小二十歲的女子。
這本是他的個人選擇,卻再次引發了家庭矛盾。
何樹成在直播中展示母親生前用過的補了三次的布錢包,里面還夾著父親早年的退稿信,言語中滿是對父親的不滿。
他認為父親把 “老來深情” 都給了新妻子,而母親為這個家操勞一生卻沒能享過福,如今父親給后老伴每月五千塊零花錢,與曾經他們艱苦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在何樹成心中,父親的這一行為讓他難以接受,多年來積累的對父親的怨恨,也在這一刻徹底爆發,最終通過直播的方式宣泄出來。
何樹成與父親何慶魁之間的矛盾,并非一朝一夕形成。
父子關系
早年,何慶魁為了和高秀敏在一起,常年拋下妻兒,這讓何樹成從小就缺失父愛。
母親張艷茹獨自在菜市場起早貪黑,辛苦賺錢供三個孩子讀書,而父親卻與高秀敏在外面過著相對光鮮的生活,甚至住進央視春晚休息室。
何樹成曾醉酒痛罵父親,他永遠忘不了母親半夜哭醒的樣子。
雖然何慶魁晚年曾懺悔自己對不起張艷茹,但那些被傷害的歲月,已經在何樹成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
如今,何樹成掌握著父親的百萬稿費,每月只給父親一萬塊生活費,美其名曰 “夠花”。
從他在直播中的表現來看,言語間充滿了對父親的嘲諷和不滿。在這場父子矛盾中,網友們看法不一。
一部分人指責何樹成不孝,無論如何都不該如此對待自己年邁的父親,更不該在直播中公開爆料,讓父親難堪。
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何慶魁年輕時的行為傷害了家庭,如今落得這樣的下場,也是他曾經種下的因所結的果。
而何慶魁面對兒子的種種行為,始終保持沉默,或許他也明白,自己曾經的選擇,給家庭帶來了無法挽回的傷害,如今的局面,他也只能默默承受。
雖然說,何慶魁的家庭生活一團亂,但是他是“金牌編劇”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
編劇事業
趙本山憑借他寫的《賣拐》《賣車》等小品封神,“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是伙夫” 等臺詞更是成為全民流行語。
何慶魁與趙本山、高秀敏組成的鐵三角,為觀眾帶來了無數歡聲笑語,他們的作品至今仍被視為春晚小品的經典之作。
除了春晚小品,何慶魁還創作了許多其他優秀作品,他的才華得到了業內的廣泛認可。
然而,隨著高秀敏的離世,何慶魁的事業也受到了巨大沖擊。他失去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作品數量和影響力都大不如前。
再加上后來家庭矛盾不斷,他逐漸淡出公眾視野,曾經在春晚舞臺上閃耀的光芒也漸漸黯淡。
如今,當人們再次提起何慶魁,更多的是因為他那充滿爭議的家庭生活,而他曾經輝煌的編劇事業,似乎也被這些負面新聞所掩蓋。
結語
兒子的直播爆料,將他的家庭矛盾徹底曝光,也讓我們看到了這位老藝術家背后不為人知的一面。
在這場家庭紛爭中,沒有真正的贏家,無論是何慶魁還是何樹成,都在這場情感糾葛中受到了傷害。
對于這件事,你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