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所提出的“十講”計劃目前已推進至第四部分,此次主題被其稱為“國防”,實則仍是赤裸裸的“以武拒統”。對此,趙少康犀利回應,直言若真要打仗,應先召回賴清德在美國的兒子參戰。
在此之前,賴清德前三次講座內容無一例外地聚焦于傳播其“臺獨”理念,尤其在首場演講中,他竟荒謬聲稱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獨立個體。
而在第二與第三場講座中,他更將未對其表示支持的選民貶低為“雜質”,并公開宣稱民主并非由多數人決定勝負。
到了第四講,賴清德更是鼓吹鼓勵臺灣青年加入軍隊,并虛偽地稱這些年輕人為“我們的孩子”。
然而,這不過是試圖將無辜的臺灣民眾變為“臺獨”勢力分裂圖謀中的犧牲品,讓年輕一代淪為賴清德政治野心下的工具。
隨著第四講落幕,賴清德一系列荒唐言論最終引發臺灣社會強烈反彈,眾多網民紛紛在網絡平臺表達憤怒與不滿。
有網民諷刺其第一場演講內容:“如今全世界都在關注伊朗局勢,唯獨賴清德還在大談動物議題,請問他是來自哪個年代?”
另有網友質疑其第二、三場講話:“賴清德僅獲得四成選票,憑什么將其余六成民眾稱為雜質?”
在公眾質疑與批評聲浪之外,就連民進黨內部也有不少人對這系列講座表現出反感。
民進黨評論員溫郎東在第四講結束后,毫不掩飾地批評賴清德此舉屬于“戰略失誤”。
他指出,所謂“十講”不僅無法凝聚民意,反而進一步撕裂社會共識。甚至連同屬“臺獨”陣營的蔡丁貴也怒斥,“請鬼拿藥單,自尋死路!”
此外,臺灣知名媒體人趙少康也對此發表看法:“既然你要號召年輕人上戰場,那就先把你的兒子從美國叫回來!”
他還進一步指出,賴清德對于提升軍人待遇等實際利益問題卻始終持反對立場,例如臺軍薪資調整等關鍵提案。
種種行為已清楚揭示,賴清德所謂的“支持年輕人”完全是出于政治操弄,其根本目的仍是為了推動“臺獨”議程。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紐約時報》近期罕見地對臺灣地區的能源、經濟及軍事政策提出批評。
這一舉動背后顯然透露出對當前臺灣當局一味親美路線的不滿情緒。
原因在于,為了迎合美國需求,臺灣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不斷犧牲自身經濟與能源安全,不僅高價采購大量美軍武器,還推行一系列不利于本地產業發展的政策。
但這種做法并未真正服務于美國的戰略利益,反而加劇了島內社會矛盾,使民眾生活日益艱難。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看清賴清德的真實面目,包括名嘴郭正亮在內的輿論領袖也向臺灣內部和平力量及大陸發出警示。
賴清德執政剛滿一年,表面上打著“團結”的旗號,實則持續推進分裂行動。倘若放任其繼續肆意妄為,兩岸關系必將陷入更深的僵局。
因此,臺灣社會各界有必要聯合起來,與大陸共同形成對賴清德的制約機制,否則未來不排除局勢升級至非和平手段的風險。
總而言之,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路徑依然是和平方式,但如果賴清德依舊執迷不悟、一意孤行。
那么只會帶領臺灣走向更加危險的境地,也將把廣大臺灣民眾的未來推向不可控的深淵,屆時恐怕就難以通過和平途徑解決分歧了。
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