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7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今天,由廣東省委宣傳部主辦的IP Guangdong形象傳播全資源平臺、INFO Guangdong對外資訊服務平臺、LIVE Guangdong國際形象慢直播平臺、GO Guangdong國際參訪服務平臺等四大國際傳播平臺上線。現場,2025年《Go Guangdong夠廣東》形象片同步發布。
廣東四大國際傳播平臺上線儀式現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攝
“推動國際社會從了解廣東到感知廣東,到體驗廣東,再到分享廣東。”廣東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大國際傳播平臺的上線,是廣東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創新國際傳播模式,構建“人人可參與、人人能傳播”新生態的重要舉措。
四大平臺既各具特色,又互聯互通、成為一體:IP Guangdong激發“人人外宣”,傳播視覺符號;INFO Guangdong精準服務用戶,沉淀情感連接;GO Guangdong打造參訪體系,創造沉浸體驗;LIVE Guangdong提供真實見證,靜享大美南粵。
該負責人表示,四大平臺將致力推動民眾由“受眾者”變為“傳播者”,將對來粵在粵外籍人士的“服務力”轉化為“傳播力”,將廣東故事的“單次傳播”變為IP化的“集裝出海”,將省級平臺“旗艦店”發展為全省國際傳播“連鎖店”。這是“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的創新方案——用真實打敗偏見、用參與擊破“繭房”、用人心鏈接人心,讓世界通過廣東看見并愛上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IP Guangdong是全民創作、傳播Guangdong IP的舞臺,民眾不再是傳播的受眾,更是傳播的‘主人公’。”平臺運營負責人、南方國際傳播中心、South總編輯趙楊表示,平臺面向全球創作者開放注冊、投稿與協作功能,搭建全球創作社群。優秀作品將獲海內外多渠道分發、版權交易、展覽展示等機會。目前,已有712位個人創作者和76家機構入駐IP Guangdong。
當天,雕塑家許鴻飛、“小林漫畫”林帝浣、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李潔軍、中國攝影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會長陳炳忠、澳門攝影學會會長黃明輝、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劉平云等受聘為“特約創作者”,入駐平臺。“粵來粵好百千萬”系列100短視頻也宣布陸續上線IP Guangdong平臺。平臺同時啟動了“激情十五運CHILL好看”全民征集活動。
INFO Guangdong致力于為在粵外籍人士打造“無感切換”的友好環境,提供“一站式”多語種服務。平臺通過多終端渠道提供涵蓋省情、政務、法律、投資、文旅、求學、就醫等精準實用信息,解決外籍人士來粵、在粵的工作生活痛點;通過“老外講故事”等活動,將服務對象轉化為傳播伙伴,共同講述廣東故事。
GO Guangdong平臺旨在打造服務中外游客、訪客的智慧“全景地圖”,依托南方新聞網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接住這波文旅新流量。平臺運營負責人、南方新聞網副總編輯張純青介紹,平臺將啟動對實體參訪點的標準化建設,目標到2027年,這些參訪點都將配齊清晰的中英文標識、豐富實用的雙語解說材料,提升廣東熱門參訪點的國際化服務水平。
LIVE Guangdong國際形象慢直播平臺依托廣東廣播電視臺專業團隊,對廣東全域進行24小時不間斷、無解說、沉浸式4K超高清直播。平臺正分步建設覆蓋全省的慢直播網絡,目標到2027年建成500個直播點位,廣泛呈現“百千萬工程”示范村鎮及城市地標風貌。平臺運營負責人、廣東廣播電視臺對外傳播中心主任林慶堅介紹,未來平臺還將圍繞“春、夏、秋、冬”季節主題以及重大活動、重點主題,對直播內容進行“精選剪輯”和“二次創作”,通過海量的日常生產生活場景呈現,豐富用戶對廣東的鮮活感官體驗。
據悉,廣東四大國際傳播平臺將發揮“旗艦店”的示范牽引作用,著力構建“1(省級平臺)+21(地市)+N(省市各部門各媒體)”傳播格局,努力孵化衍生更多“IP”“INFO”“LIVE”“GO”城市“連鎖店”,推動形成主流媒體“強音”、人民群眾“交響”、市場主體“和鳴”、外籍人士“共舞”,機制化、國際化、IP化、常態化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和廣東故事的生動局面。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