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籌備訪華,在名單中排除了哪兩個人呢?在大而美法案通過之后,特朗普和馬斯克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馬斯克爆發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這兩天,關于特朗普來華出席九三閱兵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不過,不管特朗普出席與否,他訪華這件事已經被正式提上日程。根據媒體透露的消息,白宮已經開始制定特朗普訪華計劃,屆時他將率領美國一眾政府官員和企業高層來華。不過,最新消息,特朗普訪華名單生變了,因為他必須要排除兩個人。
首先,就是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大家都知道,魯比奧是一個反華政客,一直以來,在對華立場上,魯比奧都是非常強硬的。在就任美國國務卿不到一周的時間,魯比奧就牽頭召開了美日澳印四國外長會,在外長會過程中,他們在涉華問題上又大放厥詞。就在前不久,在美國政府開始對在美留學生下手的時候,魯比奧也是非常狂妄地要吊銷中國留學生簽證。也正因為他長期以來的反華立場,目前,魯比奧依然躺在中國制裁的名單當中。只要中國不取消對他的制裁措施,魯比奧想要登陸中國,只存在于想象當中。
要知道,在特朗普的內閣中,魯比奧只是眾多對華鷹派中的一位。如果特朗普訪華成行的話,也就意味著特朗普政府中的反華派勢力已經無法成為對華主流。這說明,特朗普意識到對華強硬帶來的后果正在反噬美國自身,中國打出的“稀土牌”已經證明美國擺脫不了對華依賴,在這個時候,保持對華溝通,或許是特朗普最穩妥的維護美國利益的方式。
而對于魯比奧來說,屆時如果被排除在訪華團隊之外,他勢必會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如果特朗普訪華之行取得眾多合作成果的話,在對華問題這塊,魯比奧很可能會被邊緣化。特朗普不會允許再有嚴重破壞中美關系的事情發生。
其次,就是特朗普競選時的金主馬斯克。在特朗普競選美國總統過程中,馬斯克為了支持特朗普,花費了大量金錢。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后,也讓馬斯克體驗了一把“一字并肩王”的感覺。就在馬斯克躊躇滿志,想要借助特朗普將事業做大做強的時候,特朗普的所作所為讓馬斯克徹底“破防”了。
兩人之間的導火索是特朗普前段時間推出的“大而美”法案,按照該法案,美國在未來十年的債務總額將增加超過三萬億美元。這無疑跟之前縮減政府開支是相互矛盾的。換句話說,馬斯克擔任政府效率部帶頭人期間,節省下來的費用,全部都被特朗普揮霍掉了。所以,在特朗普剛開始推出大而美法案的時候,馬斯克就進行了憤怒抨擊,同特朗普掀起了罵戰。最終,上一次罵戰以馬斯克道歉告一段落。
就在這兩天,美國參議院最終以51張贊成票的投票結果宣布通過了大而美法案,這無疑又讓馬斯克破防了,他公開表示,只要“大而美”法案通過,他就要組建新政黨。這無疑再次導致他與特朗普的矛盾升級,對于馬斯克的言論,特朗普公開發出威脅,不僅要審查馬斯克的企業,甚至還會考慮將其驅逐出境。這里,我們就會發現,之前媒體披露的馬斯克向俄羅斯尋求政治庇護的消息絕不是空穴來風。這也就意味著馬斯克想要跟隨特朗普來華看閱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其實,馬斯克跟特朗普在大而美法案上出現的矛盾,根源不在于政府赤字的增加,而在于特朗普對電動汽車補貼的取消。要知道,因為特朗普上任之后的種種表現,讓馬斯克以及他旗下的汽車產業成為民眾的眾矢之的。不僅馬斯克公司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受到影響,股票也是接連受到重挫,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特朗普再取消新能源汽車補貼的話,每年馬斯克至少會損失十多億美元,這些接二連三的壞消息讓馬斯克焦頭爛額。所以,他必須要向特朗普發泄不滿,讓特朗普能夠適可而止。
只不過,特朗普非常固執,選擇了跟馬斯克針鋒相對。對于現在的馬斯克而言,估計腸子都要悔青了。在他的計劃中,特朗普上臺是他事業更上一層樓的起點,沒想到,這卻是他事業上的“滑鐵盧”。不過,馬斯克后悔也已經晚了,現在他能做的,就是想盡辦法減少損失。但是,這個時候,他又有什么好主意呢?
不過,不管特朗普和馬斯克之間有什么矛盾,對于中美關系來說,已經開始出現新情況了。在近日的公開采訪中,特朗普對于中美關稅問題,表示“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來進行回應。這說明了特朗普對于中國的立場正在進行調整,但究竟能持續多長時間,我們還需要繼續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