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 記者 賈曉靜)“臺灣問題關乎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沒有談判和妥協的余地,中國就是要統一,這沒有什么好商量的?!敝袊榜v美大使崔天凱今天在北京出席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時說。
崔天凱發言(圖/北京日報客戶端)
崔天凱是在談及臺灣問題和南海問題性質不同時作出上述表態的。和臺灣問題相比,崔天凱指出,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和部分鄰國確實存在領土爭議。中方有自己的主張,且認為是完全合理的。中方也認識到,這是中國與一部分東盟國家之間的問題,而非中國與東盟整體的問題。這些爭議可以通過談判和協商來解決。
2002年,中國和東盟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DOC),目前雙方正在推進“南海行為準則”(COC)磋商。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它們的領土和管轄權爭議,而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是雙方談判期間遵循的基本準則之一。崔天凱說:“在南海問題上,美國并非直接相關國家,那么,美國為何如此高強度地介入南海問題,為何不斷增加軍事存在?我認為這是美國的問題?!?/p>
“相互尊重一直是我們與美方打交道中堅持的原則。我們講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始終將相互尊重放在首位。沒有相互尊重,后續就無從談起?!贝尢靹P隨即自問自答道:“相互尊重什么?尊重彼此的文化、歷史、發展階段,最重要的是尊重各自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崔天凱指出,中方一直強調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至今依然如此。如果美國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問題很容易得到解決。
今年73歲的崔天凱曾于2013年4月至2021年6月擔任中國駐美大使,8年任期也使他成為目前任期最長的中國駐美大使。履職期間,他曾與美國奧巴馬、特朗普和拜登3屆政府有所接觸。在這位資深外交官看來,中美之間客觀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競爭,甚至不可避免,但中國從未將與美國競爭作為發展目標。他指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才是中國明確的發展目標。如果認為中美競爭就是中國與美國在爭霸,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中國不想與任何人爭霸,也反對任何人稱霸。
正是基于此,談到美國總統特朗普本人因素對中國對外政策的影響時,崔天凱表示,中方希望與所有國家發展正常、合作、友好的關系,包括美國、歐洲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國。其他國家選出什么樣的領導人,并不取決于中方,中方也不能將希望寄托于此。
“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果愿意對話合作,我們的大門始終敞開;如果要搞遏制打壓,我們會堅決反制?!贝尢靹P說。
延伸閱讀
港媒:央視披露疑似新型"石墨炸彈"武器,或用于打擊臺灣地區電力系統
據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6月29日報道,央視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段動畫視頻,展示了一種疑似新型石墨炸彈的武器,據稱可摧毀敵方發電站和指揮系統,并導致目標區域“全面斷電”,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發布于6月26日的動畫視頻顯示,這款名為“衛士600”(WS-600L)的武器最小射程80千米,最大射程290千米,可由陸基或海基平臺發射,還可選擇多種戰斗部,包括侵徹爆破戰斗部(主要打擊指揮中心建筑物、機場跑道、加固機庫等目標)、半穿甲戰斗部(主要打擊海面艦船)、殺爆戰斗部(主要打擊有生力量、雷達陣地等),以及導電纖維戰斗部。
其中,導電纖維戰斗部質量490千克,內含90枚子彈藥,用于破壞軍用變電站、發電站等供配電系統,最大拋撒面積不小于1萬平方米。
視頻畫面顯示,導電纖維戰斗部釋放出90枚子彈藥
畫面顯示,這種戰斗部的子彈藥會在落地后彈起,并在空中爆炸,釋放出經化學處理的碳纖維細絲,從而令高壓電力基礎設施短路。
不過央視沒有提供有關該武器系統更多信息,僅稱其為“一種神秘的國產導彈”。目前尚不清楚該武器處于何種研發階段,或者是否已在中國軍隊服役。
報道稱,盡管央視沒有明確指出該武器是石墨炸彈,但其特征與已知石墨炸彈高度吻合。視頻下方很快就有不少網友評論,猜測該武器可能會被用于打擊臺灣地區的電力系統。
石墨炸彈是一種癱瘓敵方電力系統的武器,有著“斷電炸彈”“電力殺手”之稱。其彈頭內裝有大量細小、經化學處理的碳纖維石墨絲,在空中爆炸后散布,附著并短路高壓電力設備,導致大范圍斷電。它不依靠爆炸破壞實體設施,而是通過電力癱瘓,干擾敵方的指揮、通信和控制系統,可用于在不開戰或低損毀的情況下實現戰術壓制。
半官方的《現代艦船》雜志編輯陳春弟2017年發表了一篇評論,將石墨炸彈描述為解放軍在未來沖突中“改變游戲規則”的非常規武器。他指出,攻擊敵方電力基礎設施一直是戰爭中的戰略重點。
陳春弟表示,現代戰爭策略正逐漸從摧毀敵軍有生力量轉向癱瘓其作戰系統,特別是打擊“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與偵察”(C4ISR)網絡。石墨炸彈提供了一種繞開重點防御設施、間接實現系統癱瘓的新方法。
他還表示,該類武器已進入中國軍隊服役,但當時的是較早期、較低級的版本,彈頭重量和覆蓋范圍大約為現在的一半。
他提到,石墨炸彈可以配備“風偏修正彈藥布撒器”(WCMD),這是一種安裝在彈藥尾部用于提高精度的引導裝置。他說該裝置未來可整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而進一步提高打擊精度。
“未來,這種武器很可能會被整合到中國的巡航導彈中,在戰爭中發揮毀滅性效果。”陳春弟說。
《南華早報》還注意到,美軍已多次在實戰中使用石墨炸彈。
美軍裝備的BLU-114/B石墨戰斗部,裝有大量碳纖維細絲 資料圖
比如在伊拉克,美軍裝備BLU-114/B石墨戰斗部的“戰斧”巡航導彈曾癱瘓了伊拉克全國85%的電網,使對手的軍事指揮、空防和政府機構陷入黑暗。
在科索沃戰爭中,美國F-117隱形戰斗機投擲了配備石墨戰斗部的CBU-102炸彈,癱瘓了塞爾維亞約70%的電力系統,迫使貝爾格萊德接受北約的要求。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日也注意到了這款中國新型武器。報道援引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的話說:“此類武器的工作原理是將高導電性的石墨粉塵沉積在電力設備的開放元件上,以引發短路?!?/p>
卡申介紹,石墨炸彈的目標并非發電廠,而是電網設施,例如輸電線和變電站變壓器,但此類武器的使用高度依賴于氣候條件。
“石墨炸彈是一種制導式航空炸彈,它會向目標上方發射一定數量的子彈藥。這些子彈藥會釋放出一團石墨粉末,落在電力系統設施上。這種武器的使用取決于天氣條件——在高濕度,尤其是降水天氣下,這種武器將失效,因為粉末會迅速粘在一起并落到地面?!?/p>
他補充道,石墨造成的短路通常可以在24小時內解除,因此,根據美軍在1991年海灣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及1999年科索沃戰爭的經驗,需要使用石墨炸彈定期重復攻擊才能保證敵方電網持續癱瘓。
卡申說,如果交戰方試圖對敵方基礎設施造成長期破壞,使用常規炸彈和導彈更有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