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2025年了,居然還有造車新勢力要擠進這片紅海。
前幾天,河南本土造車企業金魚汽車在鄭州國際新能源車展高調亮相,其聲稱擁有行業頂尖的“固態電池技術”,還公布了未來三年的造車計劃。
妥妥一種要顛覆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節奏。
可令人吃驚的是,這家車企去年才成立,注冊資本一千萬,實繳資本才六百萬。
在燒錢以“億”為單位計算的新能源汽車領域,這家造車新勢力憑什么擠上牌桌?
鄭州車展上,這家名為金魚汽車的汽車展商格外引人注目。
它展出的是一輛醒目的蛙眼大燈紅色跑車,主打概念“年輕人的第一臺跑車”。
可乍一看,這不是“保時捷911”嗎?
除了展車是保時捷的高仿外,它的技術更是炸裂,標榜汽車全系搭載固態電池技術,電池能量密度高達320Wh/kg,可實現超500公里續航。
現場主播更是強調公司使用的是小米和特斯拉的同款技術,一體壓鑄全鋁車身,絕對的硬核技術。
金魚汽車還喊出了未來的發展戰略:三年推出五款車型,目標銷量35萬臺。
擁有“固態電池技術”,那可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天花板”,多少世界巨頭都無法實現量產。
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行業大佬在固態電池領域早已深耕多年,量產計劃也排到了2027年后,金魚汽車這是要掀翻新能源牌桌,洗牌重來嗎?
其實,去年六月份,金魚汽車就在車展上亮相,并聲稱該車型2024年將量產上市,走的是汽車下鄉路線。
據紅星資本報道,金魚汽車在上市時間、市場售價、銷量以及車輛相關性能參數等方面均查不到任何對外公開數據。
難道2024年的金魚汽車,只是喊了個口號就造車了?
搜索工信部的“車輛生產企業信用管理系統”和“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信息查詢系統”,均沒有顯示有關“金魚汽車”的任何信息。
實控人朱欽澎表示:“公司在新能源領域已深耕十余年,對整車的研發、系統集成有多年經驗。”
而天眼查數據顯示,河南金魚汽車有限公司去年四月份才成立,至今一年不到兩個月,“深耕十余年又從何說起”?
難道是指公司有資深的車企相關經驗的大股東?
可從股權結構來看,除了實控人朱欽澎外,只有一位執行董事,沒有與任何汽車產業鏈或大型車企相關聯的信息。
更值得一提的是,金魚汽車今年4月份才開始申請商標,目前尚處審核階段。
沒有商標,也查不到相關造車資質,更沒有億級的資本投入,金魚汽車拿什么造車?
曾經的拜騰雖然被嘲“PPT造車”,可好歹人家資質齊全還砸了幾十個億,金魚汽車難不成是“用嘴巴造車”?
或許在金魚汽車眼里,自己是有資質背書的,那就是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去年,海馬汽車為了盤活公司存量資產,優化資源配置,將旗下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委托給鄭州航空港新能源汽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全權管理,并約定托管期限五年,托管保證金近兩億元。
今年年初,為了重啟海馬新能源的生產線,鄭州航空港高層曾下廠考察,金魚汽車也是這次考察活動的參與者。
不僅對海馬新能源的復工復產計劃做了陳述報告,還指明了海馬新能源未來在復產和市場開拓方面的戰略性方向。
此后金魚汽車在官微上宣布公司與海馬新能源深度合作,將在產品開發、生產、營銷等方面多維度合作。
正當外界都以為金魚汽車將入駐海馬新能源,盤活生產線的時候,反轉來了。
眾多海馬汽車股東紛紛在深交所互動平臺留言關于海馬汽車與金魚汽車的合作事宜,海馬汽車給出了正面回應,否認與金魚汽車有合作。
11日晚,當事車企海馬新能源也發布澄清聲明,關于媒體報道金魚汽車與公司有合作關系等消息屬不實信息。
隨著合作方的辟謠,金魚汽車的造車資質更是撲朔迷離,實控人朱欽澎則表示:“公司會一步步按自己的節拍走,將來會統一對外說明。”
比起金魚汽車的造車實質,它的合伙人招商計劃更值得推敲。
展臺上,金魚汽車招商政策明晃晃地寫著:
交一萬元成為“車主合伙人”,發展下線獎勵兩千元,發展一個縣區代理獎勵六萬元,推廣十萬元車一臺即可獲得傭金數千元。
為了讓“合伙人”沒有后顧之憂,更是承諾“0風險”,車輛上市前可無理由退款。
實車尚未下線,招商已迫不及待,還是以發展下線的形式,是不是有種熟悉的味道?
更不可思議的是,為了讓參與者完成邀約任務,金魚汽車要求他們簽署“軍令狀”,若完不成指標,要當著眾人面“自扇耳光20下”。
如此激進的招商模式,不得不讓人懷疑金魚汽車的發展初心。
去年的車展上,金魚汽車如出一轍,與今年的“車主合伙人”不同,它推出的是“百千萬財富計劃”,聲稱要打造百千萬個不同財富級別的富翁。
每年換湯不換藥,比起造車,金魚汽車更像是下著一盤“創富”的大棋。
作為實控人的朱欽澎更是多領域涉獵,并不單單扎根于新能源行業,居然以前還賣過殺鼠劑。
據天眼查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朱欽澎名下除金魚汽車外,還存續著另外三家公司。
包括河南大衛科技有限公司、順加能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藍天綠野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相關聯企業查詢中,有家企業的實控人朱和豐,他所備案的手機號碼和郵箱居然與金魚汽車實控人朱欽澎的一模一樣,它就是北京鴻遠藍翔電動汽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鴻遠”)。
翻閱北京鴻遠的相關資料,發現北京鴻遠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發展歷程與今天的金魚汽車有異曲同工之處。
按朱欽澎的表述,他2010年左右就開始涉入新能源領域,電池技術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發展的,這剛好與北京鴻遠相吻合。
北京鴻遠成立于2013年,曾搶注汽車商標“斯諾登”,用于他們研發的一系列新能源新技術命名。
實控人朱和豐表示,公司的獨家新能源技術能實現車輛“一次充電,行駛里程500公里以上,勝過當時的特斯拉”,直接實現彎道超車。
后面的技術宣傳更是逐年升級,從“超長續航”到“抗極寒電池技術”,推廣方面也是費盡心思,不僅推出公證過的“保值回購”,消費者還可以“隨時裸退”,以此證明公司的技術實力。
推廣期間多次公開表示,公司與海馬汽車將達成合作共識,而海馬方卻始終回應無具體合作方案。
四年后,實控人朱和豐及北京鴻遠公司悄無聲息,逐漸淡忘于江湖,它的“斯諾登”商標也為無效狀態。
可謂是開場一聲雷,后面連水花都沒有。
回看金魚汽車,它就是北京鴻遠的翻版,同樣用顛覆性的硬核科技為自己“鍍金”,甚至用同一家車企——海馬汽車為自己的“技術藍圖”背書,為投資者“喂定心丸”,車未量產,招商先行。
是巧合?還是故技重施?
話說回來,若金魚汽車真能實現固態電池技術,那將是顛覆整個汽車行業的巨大突破,成為新能源汽車的行業翹楚。
若只是以造車為道具,蹭新能源的熱度,構造“創富”神話的話,最終只會一地雞毛。
也提醒各位想入伙的“合伙人”,理性投資,在弄清楚車企是否有生產資質、完整生產供應鏈以及是否有實體車下線之前,不要輕易入伙,謹防新型資金盤騙局。
參考資料:
1.中國能源網 《無商標、無備案、海馬汽車否認合作,金魚汽車什么來頭?》
2.紅星資本局 《調查|無商標、無備案、海馬汽車否認合作,金魚汽車什么來頭?》
3.瀟湘晨報 《現在還有新勢力入局,“金魚汽車”又是何方神圣?》
4.財聯社 《起底海馬新能源“接盤俠”金魚汽車:從A00級小車到“保時捷911” 曾注冊“斯諾登”商標》
作者:彩伊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