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福建衛生報》社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福醫附一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濱海院區)(簡稱:華山醫院福建醫院)及福清市醫院,共同舉辦“紅色義診八閩行暨健起海絲——腫瘤規范化診療活動”。
活動現場,黨建共建簽約儀式成為焦點,標志著多方將以黨建為引領,全面深化醫聯體建設,為提升福建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注入強勁動力。
機制創新激活三級醫療協同效能
簽約儀式上,福清市醫院黨委書記何光表示,此次共建是探索跨區域、高水平醫院黨建協同發展新路徑的關鍵一步。通過黨建聯動,將深化兩院在醫療、學科、人才、管理等領域的全方位協作,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福醫附一醫院、華山醫院福建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錢峰強調,醫院始終將“紅色基因”深度融入醫療服務體系。此次黨建共建簽約,將進一步推動雙方在多維度協同發展。依托華山醫院的優質資源,助力福清市醫院提升??平ㄔO水平,聯合開展惠民義診、遠程會診等活動,切實提升當地群眾就醫獲得感。
福清市委衛健工委副書記、衛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娟紅指出,此次合作是推動福清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華山醫院福建醫院在醫療技術和管理方面具有優勢,福清市醫院要抓住合作機遇,通過黨建共建,促進醫療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區域醫療服務能力。
隨后,錢峰副院長與何光書記代表雙方正式簽訂黨建共建協議,標志著在黨建引領、醫療合作等方面邁出新步伐。
座談共商管理協同與技術下沉路徑
在隨后的行政管理座談會上,華山醫院福建醫院醫院服務管理處執行主任林迎春分享了一站式醫療服務體系經驗,福清市醫院黨委副書記陳忠介紹了院內標識系統優化、便民設施增設(如咖啡廳、便利店、按摩椅等)的改進舉措,同時提出導診流程和檢查沖突等問題,期望借鑒華山醫院福建醫院經驗,用信息化手段優化服務。
福清市醫院副院長黃立建議,希望設立專門對接部門,建立24小時上下轉診機制,簡化流程;同時梳理患者分類,做到“分層服務、分級診療”。
華山醫院福建醫院黨政綜合辦執行主任盧瑛、福醫附一醫院工會副主席林雯、華山醫院福建醫院醫務部副主任顏丹蓉還就輿情防控工作展開交流,結合醫療行業特點,分享了輿情監測、應急處置、信息發布等方面的經驗。
多學科專家義診 守護群眾健康
與此同時,一場暖心的義診活動在福清市醫院同步開展。來自福醫附一醫院康復醫學科、放療科、骨科與手外科、核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等12個科室的專家,為當地群眾提供免費診療服務。
義診現場,福醫附一醫院急診醫學中心行政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陳錫得接診了一位左側面部麻木腫脹疼痛,伴有口腔潰瘍及風濕癥狀的患者。盡管該患者此前已預約華山醫院福建醫院風濕科門診,但陳錫得醫生綜合評估后認為,其病情需多學科協作診療,當即為他協調預約了多學科會診。
此舉不僅避免了患者反復奔波,更體現了醫聯體在優化診療流程、提升服務效率方面的優勢。
學術講座賦能 提升診療規范化水平
主題講座環節,顏丹蓉副主任主講《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情況》,核醫學科行政副主任鄭山分享《PET-CT-MR的臨床應用》。隨后,胃腸外科行政副主任楊樹鋼、甲狀腺乳腺外科行政副主任張惠灝分別就《腹膜轉移癌的診療新進展》《甲狀腺癌規范化診療》作專題報告。
當天,與會專家集體赴福清僑鄉博物館開展黨建活動,重溫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朱曉潔
編輯:李子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