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織密健康網 就醫有“醫”靠
近年來,定西市積極探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新路徑,以“基層首診牽引、縣域醫共體支撐、支付方式保障”為三大抓手,著力構建分級診療新格局。通過制定首診病種標準、加強評估管理、推進雙向轉診,完善醫共體建設實現資源共享,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減輕群眾負擔,一系列舉措讓醫療服務更高效、群眾就醫更便捷。
基層首診牽引。制定定西市醫療機構首診病種基本標準。基層醫療機構首診目錄標準60種、婦幼保健機構首診目錄標準75種、中醫類醫院首診目錄標準201種、綜合醫院首診目錄標準250種。根據各類醫療機構首診基本標準,各醫療機構制定了基層首診目錄(一院一目錄)。加強基層首診評估管理。制定了《基層首診管理評估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動態評估機制。各醫療機構均對接了“甘肅省雙向轉診系統”,并成立了“轉診中心”,優化轉診流程,規范轉診秩序,對本級首診病種目錄內符合轉診標準的患者,在雙向轉診系統內提供轉診服務。通過雙向轉診,即節約了醫療資源,又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
縣域醫共體支撐。各縣區結合實際,制定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方案》,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多部門參與的縣域醫共體管理委員會,組建醫共體15個,依托牽頭醫院內設科室和人員,優化建立人力資源、財務管理、醫保管理、醫療質控、公共衛生和信息化、藥品耗材管理等中心,初步實現醫共體內行政、人事、財務、業務、藥品、信息系統等“六統一”管理。醫共體內落實“鄉檢查、縣診斷、鄉治療”模式,結合基層派駐服務、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優質服務基層行等,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著力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讓病人在醫共體內有序流動,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支付方式保障。修訂完善市級統籌辦法,提高待遇保障水平。并將全市城鄉居民60個門診慢特病病種和職工36個門診慢特病病種統一擴大到68個病種;將職工產前檢查相關醫療費用納入門診保障,提高住院分娩生育醫療費用保障水平;持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了醫保數據工作組、意見收集反饋、談判協商、特病單議、預付金撥付等工作細則,建立了相應的五大工作機制,積極穩妥推進DIP付費改革。推動醫保基金向基層傾斜。大力推進“大病重病在本省解決,一般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在鄉鎮、村里解決”,發揮醫保資金杠桿作用,拉開不同級別醫療機構住院起付標準和報銷比例,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醫保報銷比例,引導群眾“小病”在基層就醫,引導患者和基金向基層有序流動。(劉富琪)
安定區開展慢性病管理專項業務培訓
為提升基層慢性病綜合防治能力,扎實推進12種重點慢性病的全面排查與精準管理,安定區疾控中心按照區衛生健康局工作安排,近日,安定區成功舉辦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慢性病管理)及12種慢性病排查起底工作業務培訓會議,參訓人員覆蓋全區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相關科室負責人、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管領導、公衛科主任、慢性病管理業務人員。
會議通報了省、市、區級第一季度基本公共衛生網絡監測結果、區級第一季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疾控項目督導考核結果,對通報現存問題按照分片包抓職責進行現場提問,剖析問題原因,制定工作措施。同時,對照發現的問題和近期工作區疾控中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現場培訓。培訓內容涵蓋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健康管理、12種慢性病排查起底工作方案解讀等。
會議要求,各單位要強力推進起底排查工作落地,嚴格依據規范,全面鋪開12種重點慢性病的拉網式排查登記工作。要狠抓服務規范與質量,將培訓內容作為日常督導與績效考核的核心依據,持續提升隨訪管理、健康干預、信息錄入等關鍵環節的規范化水平與服務效能。要健全長效培訓與支持機制。定期組織復訓、工作研討,建立常態化學習與問題解決渠道,確保持續賦能基層隊伍。(劉 明)
新集鄉衛生院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系列活動
近日,安定區新集鄉衛生院走進新集初級中學積極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系列活動。
活動現場,該衛生院醫師通過舉辦食品安全知識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師生們廣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同時,授課醫生還闡述了食品安全的重大意義,強調其對于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都至關重要,尤其對于處在成長發育關鍵階段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隨后,借助生動的實物圖片和具體的實際案例,詳細講解了如何準確辨別偽劣食品,讓師生清楚地認識到“三無”食品、過期食品以及假冒偽劣食品的顯著特征及其危害,提醒大家在購買食品時,要仔細查看食品的包裝、生產日期、保質期以及食品標簽等關鍵信息,務必選擇正規渠道購買食品。
此外,還重點介紹了食物中毒的預防方法以及應急處理措施。逐一剖析了常見的食物中毒原因,如細菌污染、農藥殘留、食物過敏等,并給出相應的預防舉措,包括保持食品清潔、做到生熟分開、確保煮熟煮透等。同時詳細講解了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后的應急處理方法,如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時進行催吐以及盡快就醫等。
該衛生院醫師耐心解答師生們提出的關于食品安全的各種問題,積極引導師生們踴躍參與食品安全監督。此次“食品安全進校園”系列活動,共計發放宣傳資料80余份,受益師生達100余人。(白建新)
李家堡鎮衛生院:急救知識進養老院 助力老人安全健康
近日,李家堡鎮衛生院組織醫師走進轄區養老院,開展急救知識技能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該院醫師采用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首先細致講解了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常見急救知識的原理、適用場景及關鍵操作要點,特別針對老年人易出現的噎食、心臟驟停等突發狀況,進行重點說明。隨后,醫師利用模擬人進行現場演示,以心肺復蘇為例,清晰展示判斷患者意識、呼叫急救、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等一系列標準操作流程,每一步都詳細闡釋動作要領與注意事項。同時,還為現場人員發放急救知識手冊,便于他們后續鞏固學習。(馬麗亞)
近日,安定區香泉鎮中心衛生院的中醫骨干團隊帶著“耳穴壓豆”中醫適宜技術,走進了西寨村,開展了一場集基礎健康監測與中醫特色服務于一體的綜合義診活動。( 陳麗娟 攝)
鳳翔鎮衛生院:“背包隊”入戶為老人免費體檢
近日,安定區鳳翔鎮衛生院組建的“公衛背包隊”正式“出征”,隊員們肩背醫療設備與藥品包,走進行動不便及偏遠山村老年人家中,開展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服務。
醫護人員攜帶便攜設備,進行量血壓、測血糖、身高、體重、心電圖、B超檢查等相關檢查,并開展健康咨詢及宣講工作,將體檢服務從衛生院“搬”到老人家門口,讓老年群體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專業醫療檢查。針對高血壓患者,“背包隊”還同步開展免費送藥服務,耐心講解用藥規范與日常健康管理要點。“背包一背,健康相隨!免費體檢送上門,降壓藥品送到家!”這句樸實的口號,正是團隊服務的真實寫照。
截至目前,“公衛背包隊”已累計入戶服務700余人,足跡遍布鳳翔鎮多個偏遠村落。(姚茜林)
寧遠鎮中心衛生院:急救知識進校園 安全技能護成長
近日,安定區寧遠鎮中心衛生院組織骨干醫護人員,走進轄區小學,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生動實用的急救知識培訓課。
培訓中,醫護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合現場演示,重點講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針對氣道異物梗阻)和基礎急救常識。他們手把手教孩子們遇到緊急情況如何正確呼救,并通過“剪刀石頭布”等形象口訣,幫助其輕松記住關鍵動作要領。老師們則系統學習了心肺復蘇(CPR)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要點。
現場氣氛活躍,“理論+實操+互動”的方式讓師生們聽得懂、記得住、敢動手。醫護人員耐心解答疑問,確保大家真正掌握這些關鍵時刻能救命的技能。
此次培訓是寧遠鎮中心衛生院延伸服務觸角、普及急救知識的重要舉措。通過“小手拉大手”,不僅提升了校園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也增強了師生自救互救的意識,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多添了一份安全保障,織密了校園生命守護網。(李永強)
通渭縣人民醫院舉辦職工職業素養提升培訓會
近日,通渭縣人民醫院舉辦全院職工職業素養提升培訓會,醫院領導班子及全院干部職工參加培訓。
本次培訓特別邀請到了CVCC國家一級禮儀指導師、CVCC國家服務禮儀指導師、CVCC現代服務質量管理師、CVCC高級形象美學講師、CVCC銀行服務指導師、國際認證ACIC禮儀培訓師、國際認證ACIC形體儀態講師楊麗,為全體醫護人員奉上一場關于禮儀的饕餮盛宴。
培訓以《服務創造價值,醫禮提升品質》為題進行了授課,講述了禮儀在醫療服務中的重要性,授課過程中,講師把護理人員的自我認知與陽光心態對患者的影響表述得淋漓盡致;同時,還講解了職業形象要求、文明語言規范、站坐禮儀等相關內容,讓大家對日常工作與生活禮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整個培訓過程輕松愉悅、現場氣氛良好。
整場培訓,輕松幽默,互動交流的課堂形式很快將參會人員的熱情推向高潮。大家紛紛表示,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收獲良多,在工作、生活中將進一步提高個人的修養、素質與內涵,更好地展示白衣天使良好的職業風范。
此次培訓,旨在引導醫護人員將禮儀文化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真正成為一名既專業又有溫度的醫護人員,從而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消除醫患之間的陌生感與恐懼感,為患者創造更加舒適的醫療環境,共同推動醫院醫療服務質量不斷向著標準化、規范化、高品位化發展。(張孜寒)
符家川鎮衛生院切實打通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
近日,安定區符家川鎮衛生院聯合定西市安定區第二人民醫院開展“公共衛生宣傳+中醫科普義診”活動。本次活動依托醫共體資源共享機制,將中醫診療、公共衛生宣傳與居民健康管理深度融合,切實打通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
本次活動以“醫共體牽頭、衛生院落地、群眾受益”為核心,由安定區第二人民醫院專家團隊聯合鄉鎮衛生院公衛人員組成服務小組,實現“三個聯動”:安定區第二人民醫院選派骨干醫師駐點鄉鎮,與基層醫生“結對帶教”;通過醫共體健康信息平臺,實時更新居民健康檔案,對義診中發現的慢性病、亞健康人群,由安定區第二人民醫院專家遠程指導,鄉鎮衛生院跟蹤隨訪;公衛人員同步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慢性病篩查,對需進一步檢查的居民,開通醫共體“綠色轉診通道”,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無縫銜接。
活動現場醫務人員圍繞中醫養生、季節性疾病預防等主題,結合針灸、艾灸等療法,講解穴位保健知識;為居民提供體質辨識服務,根據體質類型(如陽虛、痰濕、氣虛等),制定飲食、運動及中醫調理方案;針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產婦等重點人群,免費提供血壓、血糖檢測,同步更新健康檔案,納入醫共體動態管理。
在中醫義診區,“一根銀針治病痛”的場景成為活動亮點:針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面癱等常見疾病,專家通過針灸、推拿、中藥貼敷等療法現場施治,累計服務10余人次;設置“中醫體驗角”,居民可在醫師指導下嘗試艾灸、耳穴壓豆等操作,直觀感受中醫“簡、便、驗、廉”的優勢。(郭 敏)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定西醫院:開展職業健康宣講活動
近日,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定西醫院醫師團隊走進甘肅騰遠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堅持預防為主,守護職業健康”的健康宣講活動,為企業職工送去溫暖的健康守護。
建材行業勞動者長期接觸粉塵、噪聲、高強度體力勞動等職業性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防護尤為重要。活動中,該院醫生結合企業實際工作環境,講解了職業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并針對常見職業病的預防、識別和控制進行了專業科普,幫助職工增強健康意識,掌握科學的防護方法。同時還設置了輕松實用的健康體驗環節。醫師團隊現場教學中華傳統養生功法——八段錦,耐心示范每一個動作要領,講解呼吸配合技巧,帶領職工們感受傳統功法的獨特魅力。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定西醫院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把更多實用、有溫度的職業健康知識和中醫特色服務送到勞動者身邊,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貢獻堅實的中醫力量。(牛 蕓)
通渭縣中醫醫院:愛心義診進基層 健康服務暖民心
日前,通渭縣中醫醫院組織省中醫院幫扶專家及本院醫療骨干組成的多學科專家團隊赴醫共體分院隴山鎮衛生院開展義診幫扶活動。
活動中,專家團隊深入病房開展教學查房活動,針對住院患者疑難病例,通過病史詢問、體格檢查、結合輔助檢查進行病例討論等方式,系統梳理診療思路,提出規范化治療方案,并結合臨床經驗,向衛生院醫護人員講解疾病診斷要點、治療原則及最新診療進展,為今后規范診療,提升臨床思維能力提供了重要指導。
義診結束后,省中醫院幫扶專家為衛生院全體醫護人員作了《高血壓的診斷治療》專題授課,通過案例分析、理論講解,深入淺出地分享了高血壓臨床診療的新理念、新技術,闡述了如何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預,強調了綜合治療和長期規范管理對控制病情、預防并發癥的重要性。
義診活動延伸到隴山鎮何山村,專家團隊通過“望、聞、問、切”詳細了解患者病情,耐心解答疑問,開具量身定做的中藥處方,針對高血壓、糖尿病、頸肩腰腿痛等常見病、慢性病的預防診治、正確用藥給出專業指導和建議,普及慢性病管理、中醫養生保健等知識,引導群眾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理念。同時,針灸專家運用針灸、推拿等適宜技術,現場對頸肩腰腿痛進行治療,讓群眾直觀感受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
通渭縣中醫醫院將以群眾健康需求為導向,持續發揮醫共體總醫院的“傳幫帶”作用。通過醫療資源下沉、技術幫扶等“醫共體+義診”模式,不斷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讓優質醫療服務惠及更多基層群眾。(南 麗)
隴西中醫院:獻血義診雙護航
近日,隴西縣中醫醫院積極參加該縣紅十字會在鼓樓廣場開展的“無償獻血服務百姓健康”主題志愿服務義診活動,將愛心獻血與中醫診療服務相結合,為群眾提供生命救助與健康關懷雙重保障。
活動現場劃分為無償獻血區與中醫義診區兩大功能板塊,以“生命救助+健康服務”雙主線同步開展。在無償獻血區,工作人員嚴格依照采血規范,設置信息登記、健康評估、血液初篩、采血留觀等標準化流程,志愿者們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引導下有序排隊。參與獻血的人群中,既有中醫醫院臨床醫護人員、行政職工主動帶頭,也有周邊社區居民、商戶聞訊而來。
義診區內,該院組織了由內科、針灸科、推拿科等科室專家組成的志愿服務醫療團隊,為群眾提供中醫體質辨識、疾病咨詢、針灸推拿體驗、測血壓等服務。志愿者們通過“望、聞、問切”,耐心解答群眾關于慢性疾病、亞健康調理等方面的疑問,并針對高血壓、頸椎病、腰腿痛等常見病、慢性病提供個性化診療方案,同時科普獻血后身體恢復注意事。活動現場,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參與。醫護人員同步發放中醫基本知識、傳染病等宣傳資料200余份普及中醫藥知識和健康生活理念。(王維維)
監制:杜金植
編審:李欣君
責編:張隴霞
編輯:李姿霖
法律顧問: 甘肅瀛運律師事務所 曲瑋 18693220999
版權說明:本公眾號轉載或發布的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